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园地

时胜勋 | 《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的论题构成与热点趋向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4-05



《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的论题构成与热点趋向

 

时胜勋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

 

 

摘要:姜夔《续书谱》是南宋重要书论,至今对它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但它们具有怎样的论题构成与热点趋向,尚未有较好的梳理总结。本文在《续书谱》书法美学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续书谱》书法美学性质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倾向性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主题定位、《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若干热点问题四个方面,对南宋以来姜夔《续书谱》书法美研究的论题构成做了学术总结和思想提炼,以期为《续书谱》的后续研究提供参照,进一步促进姜夔《续书谱》研究。

关键词: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论题构成;热点趋向

作者简介:时胜勋,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文艺美学与书法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3)阶段性成果。

 

姜夔《续书谱》是南宋重要书论,至今对它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但这些研究究竟有怎样的总体成果,有何经验,有哪些热点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说明。本文在《续书谱》书法美学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从南宋以来姜夔《续书谱》书法美研究的论题构成加以学术性总结和思想提炼,为《续书谱》的后续研究提供参照。大体来说,关于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论题展开:

一、《续书谱》书法美学具有何种性质

这一问题可以表述为《续书谱》究竟是理论性的著作,还是非理论性的纯技法类的著作?或者二者兼顾?是一种理论性的技法类著作,或者以技法为主的理论性著作?

就古代而言,对《续书谱》理论性的定位最早是由南宋谢采伯做出的,即议论精到,其后这样的论断不断被提出,如李日华、朱彝尊等,尽管也有人持批评态度,比如赵必晔、郑杓、冯班等,但总体上其理论性是被历史所认可的。现代以来,大多数论者的看法是认为《续书谱》是关于技法类的著作。但这里的技法并不止于实用性的技法,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所以《续书谱》准确说是一部关于书法技法的理论著作。

其实,如果不是坚持一种绝对的观点话,对《续书谱》的性质可以进行多元定位。《续书谱》是一部理论性的著作,是有姜夔的理论思考的,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风神一条。这与此前其他著作只是一笔带过相比,姜夔是重点列出来的,显示了姜夔的理论自觉。况且除了风神之外,《续书谱》中关于整体与局部以及其他富有辩证性论述等,都具有较强的美学意味。因此,它是一部书法美学著作应该是有较强依据的。此外,还可以将《续书谱》定位为书法批评著作,姜夔对前代书家的批评材料很丰富,并且也引发了新的争论。

相比零星的书法题跋、语录,或者书法史,姜夔的《续书谱》整体上是偏重理论的,他的论说方式是理论性的,具体所针对的问题则主要是技法问题。除此之外,还涉及书法批评等。如果考虑到书法批评背后的美学标准,技法背后的理论预设,说《续书谱》是一部书法美学著作要更为合理一点。

二、《续书谱》书法美学具有何种倾向性?

如果前面是关于《续书谱》的定位,不涉及价值观,那么《续书谱》书法美学倾向性的定位就涉及价值观问题。这是问题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书法美学史上的倾向性,即是进步的还是保守的。这种划分有时代特色,但也有二元对立的意味。就进步而言,主要是《续书谱》有尚意的因素,有区别于唐代的新的内容。由于北宋尚意论是相对唐代的创新,所以坚持或肯定尚意论一般被视为进步的,反之就是保守的。对《续书谱》持否定意见的一般都是参照尚意论而言的。就保守而言,主要是其有复古的因素,就是反对尚意论。姜夔明确反对黄庭坚草书,还引用唐太宗的话,认为其草书无骨。可是,姜夔在另一处又引用了黄庭坚的话: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至少说明姜夔并非全部否定黄庭坚。此外,姜夔对苏轼、米芾的行书很认可。就此而言,不能说《续书谱》的书法美学史倾向是保守的乃至落后的,只能说姜夔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趣味和批评立场。

第二个方面是书法观念史上的倾向性,宗唐还是贬唐。这里面的突出问题就是把是否肯定唐代作为评价倾向性的标准。由于唐代书法特别是唐楷在宋代及以后的强大影响,这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书法观念的重要依据。显然,在这里姜夔遭遇了挑战。因为《续书谱》明确崇晋贬唐,标举钟、王古法。但是,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崇尚魏晋的,包括宋代的苏、黄、米,不能说一说崇尚魏晋就是保守。虽然姜夔对唐代的贬低几乎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唐楷,批评了学欧、颜、虞、永、徐会稽所带来的弊端,但姜夔也明确肯定欧阳询小楷用笔,柳楷的偏旁,颜、柳的行书,张旭、怀素的狂草,应该说姜夔对唐代的评价不是一边倒的,但为何还会遭遇批评呢?大体上,有两派将姜夔视为保守,一派是法度派,特别是郑杓等人。另一派是宗唐派(主要是颜、柳),实际上宗唐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度派。姜夔崇尚魏晋,被坚持更古(汉魏乃至先秦上古)的法度派批评,姜夔贬低唐人,又被宗唐派批评,有时候遭遇两者同时的批评。姜夔对技术的偏重,又为尚意派所不满。姜夔流露个性,则又被法度派批评。由此而言,似乎采取任何立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除了是否尚意、是否宗唐外,姜夔《续书谱》却是复杂的,既有肯定宋代的地方,也有肯定唐代的地方,既有批评宋代的地方,也有批评唐代的地方。姜夔的书法批评是多元立体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具体书法家的批评,如王献之,欧,虞,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这部分争议最大。今天看,这一部分就书法美学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了。二是针对具体书法风气的批评,并不涉及具体书家,比如唐人科举习气,尽仿古人,少神气,专务遒劲,俗病不除,极意欧、颜,专师虞、永,徐会稽之病,王子敬之风,等等。这部分争议较大。这是对书风的批评,就是学习大家名家所带来的问题,有些源自书家本身,但多数都偏一家,导致极端化。这一点仍有价值。三是一般性的批评,创作过程中的规律性的批评,比如太密、太疏、太肥、太瘦等等,有些是前述针对性批评的更间接的表达,大多数都是技法经验,这部分争议不很大,价值也最突出。

三、《续书谱》书法美学有怎样的主题

就书法美学主题自身而言,有不同的定位。这里的定位主要是指行文中明确以某种概念来统领姜夔书论或《续书谱》,或侧面涉及这种定位。这里又分为两个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分为一元和多元,第二种情况是分为整体和局部,两种情况有时是重合的。就笔者所见,曾经被提及或讨论的说法有20种,最早提出时间及主要持论者如下:

1、法度说,或尚法说(南宋):赵孟坚1-1[1](序号为该论者涉及主题的总次数与次序),陈方既、雷志雄6-1,[2]曹宝麟3-1,[3]姜寿田6-1,[4]朱友舟6-1,[5]陈硕3-1,[6]王世征7-1。[7]

2、人品说(明):李日华2-1,[8][法]熊秉明6-1。[9]

3、自然说,或天然说(明):李日华2-2,章荑荪3-1,[10][法]熊秉明6-2,[日]中田勇次郎5-1,[11]王镇远4-1,[12]陈方既、雷志雄6-2,赵晓岚6-1,[13]尹旭6-1,[14]郑晓华3-1,[15]朱友舟6-2,陈硕3-2,刘禹鹏3-1,[16]时胜勋3-1。[17]

4、风神说(1935):章荑荪3-2,[日]中田勇次郎5-2,王镇远4-2,姜寿田6-2,陈方既、雷志雄6-3,姚淦铭1-1,[18]朱兴邦1-1,[19]黄君4-1,[20]冯亦吾2-1,[21]赵晓岚6-2,尹旭6-2,郑晓华3-2,陈望衡3-1,[22]文师华1-1,[23]王世征7-2,张甘霖3-1,[24]刘元良1-1,[25]甘中流1-1,[26]谭宏熙1-1,[27]闵文新2-1,[28]刘禹鹏3-2,时胜勋3-2。

5、情性说(1935):章荑荪3-3,[日]中田勇次郎5-3,陈望衡3-2,朱友舟6-3。

6、飘逸说(1958):邓散木1-1,[29][法]熊秉明6-3。

7、尚意说(1980):[法]熊秉明6-4,陈方既、雷志雄6-4,黄君4-2,赵晓岚6-3,尹旭6-5,郑晓华3-2,王世征7-3,张甘霖4-2,时胜勋3-3。

8、气韵说,或尚韵说(1980):[法]熊秉明6-5,冯亦吾2-2。

9、生命说(1994):[法]熊秉明6-6,陈方既、雷志雄6-5,陈望衡3-3,王世征7-4。

10、客观说(1983):[美]林顺夫1-1。[30]

11、中和说(1984):[日]中田勇次郎5-4,姜寿田6-3,曹宝麟3-2,黄君4-3,赵晓岚6-4,尹旭6-3,朱友舟6-4,王世征7-5,陈硕3-3,张甘霖4-3,刘禹鹏3-2。

12、复古说,或古典说、传统说、崇古说(1984):[日]中田勇次郎5-5,姜寿田6-4,曹宝麟3-3,黄君4-4,尹旭6-4,朱友舟6-5,王世征7-6。

13、综合审美说(1990):王镇远4-3。

14、求变说(1990):王镇远4-4。

15、调和说(1992):姜寿田6-5,郑晓华3-3,王世征7-7。

16、意境说(1992):姜寿田6-6。

17、形象说(1994):陈方既、雷志雄6-6,尹旭6-6。

18、时空关系转换说(1997):陈振濂1-1。[31]

19、纯艺术说,或(艺术)本体说(2001):赵晓岚6-5,朱友舟6-6,张甘霖4-4,闵文新2-2。

20、个性说(2001):赵晓岚6-6。

从以上所列,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从南宋至清代,古人研究很少从理论上对姜夔《续书谱》进行定位,只有赵孟坚、李日华明确提到姜夔书论的法度说与人品说、自然说,这些定位在后世都有体现。此外,对《续书谱》的定位绝大部分都是在2000年之前做出的,2001年以来几乎没有再提出全新的定位,似乎预示着学术研究已进入瓶颈期。

其二,从风神角度界定《续书谱》的共识性最高,与此相关的还有情性说、自然说、飘逸说、气韵说、生命说、综合审美说、求变说、人品说,都与风神接近,或都强调与风神的密切关系,只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风神。第二大类是尚意说,但说法不一,大体上姜夔的尚意是中低程度的尚意,而非北宋苏黄米那样中高程度的尚意。第三类是纯艺术说,包括艺术本体说、客观说、形象说,重视字本身,又和自然说有交叉。这一类现代意味比较浓厚一点。第四类是中和说,包括调和说,这一类既包括书法内部的中和,不偏不倚,也包括思想史外部的调和,在创新和复古之间调和。第五类是法度说,认为姜夔重视法度。对法度的理解有不同的方向,如果是只是关乎字本身,可能就走向了纯艺术,如果背后是伦理道德,可能就走向了伦理批评,如果背后是古法,可能就是复古说了。第六类是复古说,这一类主要考量到姜夔是从尚意论的后撤,持论更为保守,但姜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古说,姜夔的复古至多是魏晋,但魏晋本身又是风神萧散的,有法度,但又超出法度,追求自然。

其三,从复杂性而言,中田勇次郎、熊秉明、姜寿田等人同时涉及至少5种说法,其中有些还是矛盾的,这说明《续书谱》自身思想的复杂性,不能仅仅着眼于一隅,否则就简单化了。因此,从整体角度来说,姜夔《续书谱》的美学定位就是以风神为主,同时涉及尚意说、本体说、中和说、法度说、复古说等,这种定位较为稳妥。

四、《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的若干热点趋向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一些属于热点问题,代表着学界研究的某种趋向性,而且有一定争议,这也是《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中最有特色的地方,说明《续书谱》引发的学术空间较大。

其一,魏晋、唐、宋优劣论。就是说魏晋、唐、宋究竟孰高孰低,姜夔的批评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从书法史角度而言,魏晋、唐、宋都是有价值的,魏晋尚韵、隋唐尚法、宋代尚意。而就《续书谱》本身,就涉及魏晋、唐、宋优劣了。大部分学者都能总结出《续书谱》的崇晋贬唐倾向,但各自的解释不同。实际上,不能说姜夔是崇晋的,他对晋代书法也是有批评的,比如对王献之的批评。也不能说姜夔是贬唐的,他对唐代是有认可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续书谱》对孙过庭的认可,孙过庭书论本就是唐代书法观念的重要标志。此外,姜夔还认可了欧、颜、柳、张、怀等。关于晋代,姜夔在批评王献之的同时,对王献之也是认可的,尽管没有体现在《续书谱》中。对宋代书法,姜夔也并没有一笔抹杀,对苏、黄、米均有认可。如果要说魏晋、唐、宋优劣论,比如探讨姜夔的终极理想,就是张芝、钟繇、王羲之、索靖、皇象,五人几乎没有任何负面评价,特别是钟繇、王羲之。

其二,尚意归属问题,这实际涉及两宋优劣论问题。由于北宋苏黄的创新在《续书谱》中并没有被特意强调,所以大部分的论者并不认可《续书谱》属于尚意,但《续书谱》自身的确含有尚意的因素,把它排除出尚意也属不公平。总体上,《续书谱》不属于北宋典型意义上的尚意论,不是苏轼、黄庭坚书论的直接体现。我们也不能过于苛求姜夔,好像苏、黄没有系统的书论,就一定要姜夔来承担这样的任务。姜夔《续书谱》有自己的时代成因和内在逻辑,不能用尚意来规范《续书谱》,但《续书谱》的确含有尚意的因素,无论是实质上的,还是表面上的,或者承续式的,或者余波衰落式的。

其三,真态与私意的定性问题。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唐楷和魏晋楷书之优劣,二是平正和萧散之优劣,二者又纠缠在一起。从后者来说,萧散要优于平正。问题在于,姜夔将唐楷之失定义为平正是否适当?进而真态究竟是就字体而言,还是就字的自然形而上依据而言?从科举习气来说,姜夔的定位是合理的,但就伟大的唐代书家而言,则不尽然。姜夔这里有两层论证,一是科举,二是字体。就字体而言,姜夔提出天然说,即造字之时,字体长短、大小、斜正、疏密不同,就此而言,姜夔这里很难说直接是讨论字体的,而更多的是讨论的字体形而上依据。姜夔还认为,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而不要一律。姜夔得出结论是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客观而言,如果排除姜夔对唐代的过苛评价,他对唐代楷书流行书法(非颜、柳大家)的科举习气和魏晋书法的潇洒纵横的评价,基本是合理的。姜夔对那种一味追求方正、匀圆、稍扁、萧散书风,都给予了批评。真态之说应该源自天然,而天然就蕴含着某种更大的汉字起源的形而上依据。就此而言,真态有其价值,但对私意的批评就过苛了。

其四,书体(笔法)界限是否可以打破的问题。姜夔是正体论者,姜夔认为楷书、草书、行书各自有自己的态度。从宏观而言,各个书体都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这是一级标准,但也不排除书体之间的跨界和融合,但这是第二级原则。宋代尚意书风也没有在书体上有混淆。大体上,姜夔的立论主要是从正体的观念出发,重点维护了体制的规范性,但不能一概视为保守,因为书体的规范、纯粹本身也是历史事实,大部分的书家创作还是在特定书体规范下的创作。客观来说,正体论与变体论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只要不是非此即彼,都是值得认可的。姜夔所论也并非十全十美。

其五,《续书谱》与《书谱》关系论。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续书说,接续孙过庭的主旨,第二种看法是没有实质关系,只是偶然的关系,或者没有逻辑上的联系,第三种看法比较折中,既有继续的意思,也有变化、发展的方面。大多数论者都指出《续书谱》在语言风格、逻辑构架上与《书谱》的明显差异,有些论者还分析这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此外,有些学者认为《书谱》严密,而《续书谱》则松散,缺乏逻辑性,有些论者则正好相反,认为《续书谱》更有逻辑性。关于《续书谱》和《书谱》的关系还是要看问题的主要意思,在文本细读上发掘二者的关系,这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

以上通过对南宋以来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学术史的概要梳理和评论可以看出,《续书谱》的理论价值是得到认可的,其内容也不断被丰富,一些热点问题也引发了学界的深入讨论。当然,任何理论研究都不可能是终极的,《续书谱》书法美学仍然富有学术前景,尤其在建立中国书法学学科这一背景下。立足时代,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还需要研究者们的持续努力,把包括《续书谱》在内的中国书法美学遗产发扬光大。

 


[1] 赵子固《赵子固书法论》,见明汪珂玉撰《珊瑚网》卷二十三下,《钦定四库全书》本,第19-20页。

[2] 陈方既、雷志雄著《书法美学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354-360页。

[3] 曹宝麟著《中国书法史 宋辽金元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322页。

[4] 姜寿田著《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版,第78-81页。

[5] 朱友舟评注《姜夔·续书谱》,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6] 陈硕评注《书谱 续书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7] 王世征著《历代书论名篇解析》,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152页。

[8] 李日华撰《紫桃轩杂缀》卷二,明末刻清康熙间李瑂重修本,第35-36页

[9] 熊秉明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

[10] 章荑荪《姜夔》,《金陵大学文学院季刊》,1935年第2卷第1期。

[11] 中田勇次郎著《中国书法理论史》,卢永璘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0-81页。

[12] 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93页。

[13] 赵晓岚《论姜夔〈续书谱〉的书法美学批评思想》,《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14] 尹旭著《中国书法美学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123页。

[15] 郑晓华《复古与创新的调和——姜夔〈续书谱〉》,收入王世征主编《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122页。

[16] 刘禹鹏《从〈续书谱〉看姜夔书论审美取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2期。

[17] 时胜勋《宋代姜夔<续书谱>书法艺术境界论》,王岳川主编《简明中国书法理论史》,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93-124页。

[18] 姚淦铭《姜夔的风神说》,收入金开诚、王岳川主编《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259页。

[19] 朱兴邦《<续书谱>浅探》,《南京高师学报》1996年第1期,第13-17页。

[20] 陈振濂主编、姜寿田执行主编《中国书法批评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196页。

[21] 冯亦吾编著《书谱续书谱解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14-215页。

[22] 陈望衡著《中国古典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55-660页。

[23] 文师华《论姜夔〈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观》,《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4] 张甘霖《尚意风神:姜夔书法思想研究》,《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5] 刘元良《姜夔<续书谱>对孙过庭<书谱>的改写和深化》,《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26] 甘中流著《中国书法批评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300-304页。

[27] 谭宏熙《姜夔〈续书谱〉书学思想浅论》,《山东艺术》2019年第3期。

[28] 闵文新著《宋姜夔〈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中国书店2019年版,第229-230页。

[29] 邓散木著《续书谱图解》,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引言,第1页。

[30] Lin Shuen-fu. Chiang Kʼueiʼs Treatises on Poetry and Calligraphy.ˮ In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ed.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p.304-314.

[31] 陈振濂主编、姜寿田执行主编《中国书法批评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4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