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园地

文化书法的精神魅力三人谈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10-01



文化书法的精神魅力三人谈

 

“书法”离我们多远

张丰

 

通过两年多北大书法研究生班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书法既民族的独特艺术表现,也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象征,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书法源于自然。大自然中间处处都是书法。聪明智慧的先人们用审美的眼光捕捉到了这一点,用最简洁的符号将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刻画下来,这便成了早期的文字,也是书法的起源,可谓硬笔书法。当然,由于个体对自然的感受程度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表现在文字的形态上也出现了丰富的变化。我们看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风格,既有雄强一路的,也有相对秀美一路的。但总的说来这个时候的书法是处在一种朦胧的孕育期,稚拙淳朴,和早期人类的气息也是最接近的。我们现在看甲骨文,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原始苍茫气象,而这种气象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不是矫揉造作。

文字的出现让人们觉得写字比结绳记事便捷的多,而且更准确,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无障碍地交流,它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这是先人智慧的地方。所以先人将文字的地位看的很高,在最初,是由高级的占卜师来完成文字的刻写任务,也只有氏族部落里的高层人事方有资格来接触了解文字,这样的传统一直从奴隶社会延续到整个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书法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无论是王侯还是文人士大夫,不懂书法简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整个封建社会,书法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统治阶级精神导向的一种直接体现。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所很难持续做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通过书信来彼此较量彼此书法水准的高低。孙过庭的《书谱》里讲了一个故事:“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那个时候,文人之间,收到来信,如果书法遒劲,必要击节赞叹,并当作法书惠存,时刻观摩。如果字写的不好,就会不屑一顾。不过谢安在信纸的反面直接回信,做法是过了一点。不知是不是这一点刺激了王献之,他更加发奋努力临池学书,后来终于成为与他父亲王羲之齐名的伟大书法家,书法史上誉为“二王”,他后来的成就远远超越了谢安。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统一了文字,出现了规范的篆书,史上称为小篆。小篆较之之前的象形文字,从结体上更加容易辨识,同时也更加美观、匀称,成为官方文字,但是它的艺术性却比先前的甲骨文、金文大大降低了。虽然多了一些庙堂之气,却遗失了最为本真的艺术趣味。这和唐代的楷书有些相似。唐楷的出现是有它的历史必然的,直到今天,我们使用的电脑字体几乎和唐楷没有本质的变化。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超越了它的艺术功能,并逐渐地形成了两条鲜明的路。一条就文化之路,一条就是艺术之路。从汉代开始,智慧的人们觉得一部分有艺术追求的文人士大夫自觉地进行艺术的探索、交流,不断地总结书写的美,成就了一大批书法名家。在汉以前,书法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到了魏晋,开始成为一种自觉,书法也是文人找寻精神自我、进行精神娱乐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时期,书法的所有表现形式几乎全部形成,无论是楷书、行书、隶属、草书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实用的角度来讲,书法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简牍、碑刻、手札文稿、题跋奏章、批文、契约等等都离不开实用,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艺术品,而是为了用。只不过古代没有钢笔,没有电脑,只能用毛笔、用刻刀来体现这些功能。可以,在古代,书法其实是生活中,尤其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素,就像一日三餐那样平淡无奇,所以古代也没有专业的书法家,因为大家都会拿起毛笔写字,不像今天,见谁拿了毛笔写字,就投以奇异的目光,并赐以书法家、书法大师的称号,这是很怪的一种现象,也是不健康的。纵观几千年法史,每个朝代称家的寥寥数十人而已,能开宗立派、成为里程碑的大师级人物更是屈指可数。但为什么几千年的薪火能够盛传不?恰恰是因为书法的文化性,它是文人身份的象征,比如一个文人不会书法,恰如一个中国人不会使用筷子一样,会被怎样看?最现实地说,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举个例子。明代大书法家,华亭人(今松江)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到:“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名传绪,与于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奋临池矣。初师颜平原碑,又改虞永兴……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祝希哲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入处,徒守格辙耳!以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观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评标,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砚矣!”他的这段自序给后世学习书法的人很多启示,可以说是他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因为字写得差被主考官由第一名降到二名,尽管功名保住了,但在文人中丢尽了脸面,他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大大刺激了他发奋学书的欲望。他非常勤奋,非常智慧,也非常自负。转益多师,学了三年,就自认为可以比肩古人,不把同时期书法家苏州文征明、祝允明放在眼里的。直到到嘉兴旅游,看到好朋友项子京的丰富家藏,到南京公差,看到王羲之的真迹。才深深地触动了他,认为前面自己把自己标得太高,现在看了古人真迹,自己情愿把笔砚焚毁了,就像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原一生做粥饭僧。书法本是小道,是文人必须的基本功,是小技巧。所谓熟能生巧只要肯下功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大家知道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必须用毛笔小楷,那真见功夫。金山古代书家影响最大的当属沈度,金山卫人。被明成祖朱棣誉为“我朝王羲之”,他的小楷精美,举子仕人模仿体成风,史上称为“馆阁体”,可以说,尽管从艺术上来说少了些许性情,但极功夫,但能开一代之先河,足见其伟大,故能青史留名。金山当代书家,影响最大的当属白蕉,张堰人。沙孟海在《白蕉题兰杂稿卷跋》对他评价很高:“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较之沈度,白蕉的书法不仅体现了极的功夫,更表现了潇洒风雅的才情,从格调上来说,更具性情,更有艺术性。白蕉沈度不同,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实用功能已逐渐削弱,逐渐成了文人自觉的一种艺术探求,他们可以完全从功利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依自己的个性写。是时代赐予他的宝贵财富,尽管从生活上来说他并不一帆风顺,甚至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终结艺术的角度来讲,他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数百年来学习王羲之的人不计其数,但历史逐渐证明白蕉的重要性随着时间推移,他终将在书法史上留有一席之地。但可惜的是他没来得及在草书上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就含冤离开人世了。白蕉书法,从早年到晚年,基本上经历了“楷书——行书——行草——草书”的过程,早期多为楷书和字字独立的行书,越往后,草书的成分越大,晚年方有纯粹的草书作品。而且,他的书法一步一个脚印,也是“暮年方妙”。

总之书法离我们很近。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要明确,我们学书法不为了名,不要为了虚的头衔而急功近利,也不能为了利,为了达到目的,逐渐迷失了自己。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向,它没有起点,我们没有必要去花死功夫,艺术就是要表达性情,用毛笔玩出一种乐趣,在书法中找寻自己的艺术审美,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我们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技巧,能用控制好毛笔,练练毛笔字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借助这种小技来悟出生活的大道,真是一举两得。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书法都离我们很近,我们可以去接进它,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方法正确,只要方向明确,我们很容易上路。这条路非常漫长,没有止境,但路上风光无限,乐趣无穷。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这条路上若能遇到三五知音相伴而行,那更是美妙无比的享受,这是一种境界。

 

反复悟经典 规范学书法

 

席北明

 

一、书法经典的文化性

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真正的经典不是概念,经典中必蕴含着人的生命、生活和情怀,无论传统经典还是新诞生的经典这是一致的。只有那些能在生命和生活中落实的书写,才是有价值的书法经典。我甚至还认为,经典是活着的历史。当时间流逝,一切华丽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惟独经典里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得以长存。经典微妙地表达了人性的广度与深度,包含了一种使人美好、高尚的元素。经典是文化中的精华。因此,当代在讲文化建设的时候,不要只注重文化的出场方式和出场空间,还要看到它担负着净化生命、升华精神、张扬理想的一种使命。

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有一个精神的来源地,这个来源地,不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也是指精神意义或经验意义上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它的精神来源地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凡好的书法作品,有两个扎根的地方,一是扎根在整体传统文化的感知上,另一个地方就是找准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技术上。根一旦扎得深,开掘出的空间就会很大。每件经典之所以有不同之处,是因为在两个扎根地方之外,书法家会用不同的理想与情怀,不同的书写方式完成自己的作品。

经典具有独特的个性表达。因为书法经典还具有另一文化品性,它必须有自己特定感悟和独特表达。这样才具有经典鲜活的个性生命力。艺术的价值就在这种不可取代的独特精神与独特传达样式上。 从书法创作角度看,书写最后与书法家的个性气质成为必然是关系,因此有风格即人格之说。但是任何一位书法家都无法摆脱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文化影响,那些和自己的精神成长经验相关的事物,就自然成了个人精神表达的重要依据,比如,钟繇的厚重醇古,王羲之的清爽俊丽,颜真卿的雍容宽博,米芾的沉着痛快,八大山人的圆实简约,弘一祥和简静。阅读经典的作品有一种情感与审美的可见性,一种由视觉上引起的情感共鸣。这些共鸣只对有相同的民族情感和审美的人群有效,这就是一个民族在它独特的人文环境中渐渐积累为一种共性的情感与审美的感知。其中的某些线条、结构与节奏唤起了这些感受。从《平复帖》、《兰亭序》、《十七帖》到《祭侄稿》,从《书谱》、《古诗四首》、《自叙帖》到《寒食帖》,列出这一份书法作品之后,人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些声名卓著的书法经典。提供引导性的书法选本,维持书法传承制度性的认识,汇聚一个社会共同的文化经验,由此积淀为民族审美的认定。

经典是在不断建构中的动态文化。经典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延伸能力,这是我们看待经典的方法与态度。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结合,是文化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和联系。我们不能把经典看成固定的文本,经典是一种精神建构的典范,经典是一个庞大的、前进的、开放的精神空间。各种健康的、具有思想先声的、创造性的基因都能在这一精神空间里生长。只有在这样的空间里生长出来的经典,才是有生命力的经典,这也是经典重要的品性之一,一种动态眼光下的经典。经典昭示了它的历史价值,具有超越时代的标志意义。当然,在书法研究领域,这种终极标准可能拥有不同的名称,从“审美”,到“意韵”从“书法”到“书道”。

书法经典拥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尽管诸多书法经典业已进驻所有学书作者的视野,但对经典的认识与经典的产生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迷。有时我们对一个细小问题的追问,会不经意的引出重要的论题。迄今为止,我们无法从众多书法经典之中提炼某种文本结构或技术指标的公约数。从汉代隶书的《张迁碑》到行草经典王羲之的系列信札,从王献之《鸭头丸》到米芾的《蜀素帖》,这些经典文本之间重叠交叉的因素在哪里?就隶书而言《鲜于璜碑》笔画丰厚、平整、雄强中蕴含俊朗的骨力,深沉中透露机锋,《曹全碑》用笔精细、结构舒展、风格秀逸多姿,如此悬殊的审美品味因为哪些共同点而不约地跨入经典之列?也无论是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丧乱帖》还是张旭的《肚痛帖》、或者杨凝式的《韭花帖》,种种文本千姿百态,独立自足;从书写模式、书体类型到技术语言的用笔、结构、章法,众多书法经典无法清晰地显现某种共享的内在结构。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成为经典的呢?

 

二、书法经典的时代品质

 

读经典对现在有什么意义?一些人认为,经典的书法作品一定有高超的书写技术,而且有一种本质的书写共性,那就是对笔法的撑控。从古代经典作品中无不体现这一特点。一些人认为书法经典的普遍特征在于显示种种高尚的情怀。然而,这种考察多是个人的意愿,与经典无关。如果书写真的有一种共性,共性会将之“笔法”、“章法”推向僵化。众多经典的作品无不在技法上有与前代经典许多不同的地方,才散发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生活从未枯竭,想象从未停止。新的生活内容会焕发新的想象空间,这些想象可能是转为对结字的要求、对笔法的更新、对审美意象转移,一一落实在创作中,也可能是一种形式的变化,比如手卷与纵轴,一种美学风格,比如“韵”、“意”、“法”,或者一种语言表达风格,“一拓直下”到“绞转”。这一切无不成为新型书法经典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足够强大、成熟,那么,也会与传统的书法里争得一份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接纳新的书法经典的出炉。

新经典产生的首要原因是时代生活的强烈冲击形成了是历史文本的变异。单纯的形式层面,文本的变异既缺乏动力,又缺乏方向。这时,前辈书法家的辉煌成就通常借用传统的名义封杀后来者的独创。所以,书法经典的鉴别机制内部往往存在历史与当代两种批判的分歧。维护历史衡量的依据包含了各种传统的规范、法则以及书法经典的文本散发的力量。这些衡量包含了权威训诫的意味,这种权威训诫也使得每个朝代都会有复古的书法潮流。经典意味了至高而恒定的权威、不可侵犯。总之,历史的衡量指向了过去,指向了厚重的书法积累,指向了已有的成功所带来的约束。这时,书法经典的鉴别机制倾向于保守、稳定、循规蹈矩。但是,不同时代一定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事与方式的变化与人的精神变化相互寻求转化。当代经典产生与当代人的生活是同时进行的,与周围的文化气氛相互呼应,热衷于表达时代心声是各个艺术门类中向往。书法尽管很守旧,但有这一表达的要求。当然,任何一部书法经典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当书法作品符合历史的规范与时代的表达这个交叉点上,就具有经典的价值。

如果一件书法作品没有在某种意义上和以前的经典有不同之处,我们往往会不再品读。每一件书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通常是相异的;从二王信札到《古诗四首》或者《小草千字文》,无论是用笔方法、表达方式还是风格类型,似乎没有哪几件作品因为共同的原因而跻身于书法史。应该说一代人拥有一代人的书法经典,犹如一个区域有区域的书法特征。

如果追问一件书法经典受历史与当代影响谁更重要一些,我相信存在倾向不同的答案。相对地说,我更为重视当代的衡量。历史仅仅显示了传统、规范停泊在什么地方;当代则显示了重新写出书法经典的动力,以及传统在什么地方被重新激活。当代之下创作是主动的,历史只能在当代的带动之下延伸。

“每一个时代书法发展和价值目标的追寻、确立以及实现,都离不开理论探寻。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实践本身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来处实践的书法问题。或者说,书法实践本身问题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理论的发现,没有理论的洞视和观念的揭橥,很多书法创作问题就不能真正发现和被揭橥出来。”这里说的虽然是当代创作与理论的关系,但是同时也揭示了新经典诞生的追求过程。 书法经典是经过了民族文化认同,在经典化过程中,它显然不止是一个书法事件,它更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建构行为。那么我们在探寻经典化的认同过程中,有没有经典所具有特殊品质,或者有更为先进的眼光看待经典,可供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一些参照。

 

三、经典启示下的当代书法创作

 

书法比起其它的艺术形式更注重传统与经典的沉淀,也注重对烙上这种深刻民族文化印记的内在传承。看到这一点,反而能把一个人的书写精力才能集中起来汇集成一股往下钻的力量。我们在考察古代大师的作品时,总会发现他们的书写有一种经典的根基,是他们一个时期内,甚至一辈子都在临写的经典,也总有一种气度是他一直念兹在兹的所想表现的向往,渐渐的就成了他书写的一种风度。比如孙过庭扎根于王羲之,米芾扎根于王羲之;颜真卿扎根张旭,何绍基扎根于颜真卿。从文化传承上讲,书法的传承,比任何一门民族的艺术更为注重,更为悠久。当我们想起这些书法家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他们与这些经典所表达出来的精神胎记,以及在传承上那份艰难。包括其中的书写技术、表达方式、作者气质、都成了这一经典审美记忆、精神意义上的书写符号。这个符号可能寄托着书法家对世界的深切看法,也埋藏着他们记忆中最难忘怀的那些经验和细节。有时书法创作就是不断地在回望这些经典,不断地在辨析这些经验。你把这些经典写透了,一种有自己风格的书写可能就建立起来了。

当代书法要在众多经典的书法作品中学习、提炼书写的技术外,还得深入传统与经典的文本背后的更为细腻和广阔的人文天地。对于传统人文精华的咀嚼与汲取,从终极意义上说,书写都是朝向自我的一次精神表达,仅仅依赖书写技术支撑的书写,只会是一种精神造假。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缺少追问,我们书写的根在哪里,书写中的情感体验也就从哪里来。无论哪种书体的表现,都是以琐细的书写经验来表达精神的状态。所以,书法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仪式感,讲究明窗、净几、书法家就如同线条的巫师,各种用笔动作下幻化成变化万千的线条,最终抵达的却是一个灵性的世界;书法家书写的时候,就是在咀嚼传统与经典的书写经验和个人书写技术的细节调控,抵达一个审美之境、情感之境,并试图把这种审美,指证为一种精神的实存。可见,书法家其实是一个精神的祭司,但它献祭的手段,就是通过笔墨的运行,但调运笔墨的心灵,要有灵性的情思、充盈的情感,只有这样,书法家才能找到真正的表达的需要,那些属于个人的、带着自己的审美与情感来获得笔墨的生命力。

我们强调的书写,是希望看见一种能写出“灵魂的深”,而不仅是写表层的书写技术。当代书法在技术化、专业化书写下,看似热闹与繁荣,但是渐渐地发现书法与精神,书法与个人却在渐行渐远。当代书法与精神无关、与情感无关,与文化无关。只与书写的技术有关、与展览有关、与市场价格有关。当书法家脱离了文人身份从事着简单意义的书写,书法失去了相应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滋润,书写还剩下什么,怎样守护书法当有的精神家园。我们现在反复的临写经典,很大一部分是品味与学习古人从容的表达,以及欣赏作品表露出来的那份幽深的人情世界,而非仅仅技术。很多书法家抱怨当代书法的失根,是因为当代科技社会不用毛笔书写了,整体书写能力的下降。这只是一种表相,关键是没有了书法当有的那份人文情怀的关照。

书法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是因它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的情感为依托,通过毛笔去表现。反之,将不能独立存在。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提高鉴赏水平是书家必修的功课。苏东坡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字在字外功”极其重要。而“字外功”就是多读书、理解古今精典著作,多读历代名家书法论述;多读古人诗词佳篇、名言警句,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真实的书写,总是起源于书法家对自己最熟悉的笔墨变语言、经典书体验、审美寓理解、情感显起伏进行表达,也总是扎根于他自身存在的状态。就此而言,书法的创作,有时不应是字型扩张和形式拼接,反而应是一种形式退守。退守到一个自己有兴趣的地方,慢慢经营、研究、深入,从书写的本质里开出一个丰富的世界来。假如想起一个书法家就会想起一件或几件他的作品,或者想起一种书写的语言就会想起一个书法家,这样的书写就开始风度化了。书写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实验,书法家笔墨运行中瞬间情感的表达,强调书法家要有自己的书写的精神源地。所谓精神源地,其实就是要找到联通笔墨和情感的落实地。没有源地,就意味着没有情感的沉淀之地,一旦书写既没有了对人文关照下的深情,也没有了对未来的向望,就会流于书写的空洞、粗疏。尽管书写是看似一个笔墨技术的世界,但这个笔墨的世界里,终归是从一种民族文化根系里长出来的。          

鲁迅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热爱书法经典它吧,博大精深,奇妙无穷;守护经典书法它吧,正本清源,活水源头。

悟道悟道再悟道,规范规范再规范,超越经典不再现实,虚心学习才是正路。

 

书法艺术的三重感悟

 

王晓南

 

    汉字是华夏民族文化血液中的基因,数千年流淌自古不惜。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汉字和汉字书法在内的中国文化将进一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唱响在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鲁迅曾说过:“中国文字就是画”一语点中了书法的艺术性。周扬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到“书法作为一门中国独特艺术,我们应该重视它”。北京大学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更是形象具体的将书法总结为“是对汉字按一定章法和技法,具有深刻含义的优美书写”。总之,书法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优秀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又与音乐、绘画相通。书法对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心里素质、职业素养、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和审美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欣赏和喜爱。我正是想通过这篇文章来谈谈我对书法艺术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一、“书法艺术”的历史感悟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经数千年,它既是中国文字的表现和书写方式又更继承和推动了汉字的发展和进步、提升了中国文字的表现力、中国书法的出处有四个方面:1、古代史官修史、史书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谓之“书法”。2、文字的书写艺术、即书法作品。3、汉字。4、措辞方式。此四个方面可称为书法的“引证”。今天我们研究更多的可能是文字的书写艺术,是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所以,它承载着厚重的中华历史和文化沿革。

    甲骨文的发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从龟甲壳卜辞到夏商周青铜器上的筑刻经文(大篆),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全中国后着手实行思想文化的统一,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实行“同文”运动。“宰相李斯乃奏同一”,“罢其不与奏文合者”,遂统一文字,史称小篆,乃中国最早的统一文字。

    西汉重视书法但不兴立碑,因此西汉的篆书作品很少传世,今天所能见到的西汉篆书多为铜器刻文,分书意味又逐渐加重。到东汉时,篆书的使用范围分为两种,一是碑阁题字,一是祭文拜册。其他书写多为隶书,这时期隶书已经非常成熟。楷书自汉末至两晋逐渐成熟,到魏晋时代行书基本成熟。传刘得升创行书,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魏晋尚韵。

    楷书经过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发展,在点化和结体上创造了多种形式,积累诸多经验,到隋唐终于发展到了极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唐书尚法。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天下第二行书。因楷书的风格形式在唐代又得到充分发展,宋代的书法家意识到再持续唐代的青春已不可能,于是把书写对象转到行草,变重法为尚艺。宋徽宗赵信创瘦晶体书法,苏轼《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元代书法以赵孟頫为代表,出现复古倾向,以二王为宗的古典主义书风,因赵氏的提倡,笼罩了整个元代。明朝初期以沈度为代表的台阁体开始出现,书法进入了半个多世纪的低潮期。明朝中期,无门书派的崛起代表了明代书法低潮向高潮的转变。晚明书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代表书家如徐渭,董其昌,王铎,在强大思想解放思潮的冲击下,书坛出现了个性强烈的面貌。

    自清朝因乾隆对赵孟頫书法的赏识和提倡以及符合科举考试的要求,所形成的“馆阁体”书风,长期占据并压抑着清代书法。自清中、末期,在阮元、包世成、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碑派书风取代帖学大行其道。

    纵观书法发展史,不仅是书法本身的历史,它还承载了中国民族的政治、文化、人物等历史的演变,也更继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从魏晋到唐宋,从古代自现代,中国书法流派,中国书法大家层出不穷,百花斗艳,大放光彩。个中不少伴随着著名的历史事件,衬托出影响历史进程的精英伟人。也留下了无数著名的以书法形式所表现的经卷和诗歌。这一切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的中国文明的墨宝都为今天的中国文明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历史财富。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感悟

 

    书法能示人以美,触发对美的感受和想象。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字为心画”,书法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感受,并能陶冶人的性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就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瑰宝,不是诗却又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书法的工具是笔墨纸砚,它的表现形式是书写线条,它的欣赏模式是典雅的文字间的欣赏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独放异彩,具有欣赏价值的民族艺术和文学艺术。

    书法艺术追求“美、韵、趣、气”。美即俊美,如诗如画,赏心悦目。韵即韵律,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趣即趣味,饶有情趣,耐人寻味。气即气势,笔走龙虎,气息贯通。古人以“遒媚劲健”来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凸显东方审美情调,刚柔相济,阴阳巧妙结合,意境高远。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字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

    书法不同于写字,根本在于书法具有艺术美,写字不排斥美,但它本质上是为了使用,书法虽然不排斥公用性,本质上确是为了艺术,为了美。一副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贴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有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的修养是分不开的。

    书法艺术上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千变万化的具有生命力的线条,充分释放出和谐与动态的美。能在书法艺术的点化线条、字体结构、行排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同的比拟吸收,也能在意趣神采、自然韵律、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同方面,必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得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时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它的一切,因为谁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三、“书法艺术”的时代性感悟

 

在书法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已开始了观念变化的时代。任何艺术形式既要保留原有的精髓和气节,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这正是北大书法研究所提出的“守正创新”。创新就是要创立书法艺术的时代性,要走进经典,要与时俱进。就如京剧这一国粹艺术在继承传统经典基础上引入了交响乐元素,使之焕发出强烈的生命力。《智取威虎山》和《杜鹃山》就是典型的代表作,走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不朽典范。赵季平先生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在继承山西梆子和晋腔的风格上大胆采用了交响乐与二胡,与晋琴二股弦,以及交响乐与女高音的完美结合,各显其声又相得益彰,被誉为是中国现代音乐的精彩华章。音乐有如此的传统与时代的结合范例,书法也不乏其例。今天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经常会接触到书法艺术的优秀作品和以书法形式反映时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经典之作,不管是在影视作品中、文艺舞台上、书籍出版物还是在富丽堂皇的大会堂、博物馆、高档酒店、大型公共建筑等都不难看到优美而雄健的中国书法作品。正是这些优秀的书法艺术体,尽善尽美地表现了今天中国社会的光辉一页,这也是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强烈的表现。同时,书法艺术的国际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很多书法作品,书法理论在包括亚洲、欧美甚至非洲等一些国度都得到广泛传播。很多有关书法艺术的讲座、访谈、书法展览在国外大行其风,这一书法浪潮也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和书法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同时,书法艺术的各种组织,如书法协会、书法研究所、书法培训机构等也起到了在这个时代中书法传播和书法交流的平台和媒介作用。同时,今天社会高度的信息化和IT技术的发展也搭建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和传播的快速通道。总而言之,今天的书法艺术在内涵上,形式上和载体上都越来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踏响了时代的步伐,吹响了时代的号角,所以要走进经典,创造经典,就必须创造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彰显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光辉篇章。

 中国 “书法艺术”给人的启迪和感染是广泛的、多元的、广角的。我用此文重点谈了对“书法历史”、“书法审美”和“书法时代性”三个方面的感悟和认识。其实书法艺术所创造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还远远不止我所感悟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和研究好书法的继承和发展,激发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让其焕发出新的强烈的生命力,让她放射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巨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