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徐邦达:颜真卿《裴将军北伐诗卷》伪!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6-16



 

徐邦达:颜真卿裴将军北伐诗卷》伪!

 

 

见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上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126页。)

 

 

作者简介:徐邦达(1911-2012),浙江海宁人。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鉴定家,曾任故宫博物馆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有“徐半尺”之誉——说他独具慧眼,鉴定书画时,常于画轴展开半尺之际,已辨出真伪,故海内外尊为“华夏辨画第一人”。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开元中进士,曾官平原太守。安禄山举兵河朔,十七郡推真卿为盟主御之。诏拜户部侍郎,佐李光弼抗击禄山。后累官至吏部尚书。德宗朝李希烈反,遣真卿往谕,遇害。赠司徒,谥文忠。景龙三年酉生,兴元元年甲子卒(公元709-784年),年七十六岁。①小传详见新旧《唐书》本传。

真卿工正、行书,传世正书石刻碑版甚多。欧阳修《集古录》称其书“刚劲独立,不袭前迹”。这里记记述伪本墨迹两种。

 

一、裴将军北伐诗卷② 行书

 

 

此卷纸本,尺寸失记,大行楷书,诗云:

 

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无名款,后钤白文“真卿”葫芦印一。其书法结体庸俗,用笔滞钝,中如“龙虎”、“将军”、“且回”、“威声”、“一”、“来”、“功成”、“画麟台”等字,更为丑怪不堪,颜真卿决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字来。我们如以存世最可靠的颜书《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等行书墨迹来比对,真伪立即可判。“真卿”葫芦印,以篆法印色论,显然是明人伪造。其它如“建业文房”大印,稍旧,但亦非五代南唐物。惟“禾垕图章”一小印,颇有宋元时代气息。又“甲戌庐江宗姚”一印,论风格极晚亦似元代物。

帖后另纸北宋曹彬一跋云:

 

唐颜鲁公书真草九十□字,若雷奔电掣,绝妙非常,世所罕见。得观遗墨,亦足以慰高山仰止之思,恍然如入宗庙,睹天球河图之珍,而聆萧韶之奏,甚大幸也。乾德二年(甲子——公元964年)四月上,开封曹彬题。

 

又林逋题云:

 

颜鲁公书稿,辞可与秋霜争严,岂独取其字画之妙。林逋书。

 

二题尽是伪造。曹书拙陋不堪,全无北宋初时气格。林书作黄山谷体,亦薄弱。所见林氏《自书诗》、《秋凉》、《三君》二帖③真迹,均瘦骨嶙峋,清峭独绝,与此跋书全不相象。此纸上亦有“禾壁图章”一印,系挖嵌补入。其后接纸有南宋人王亚夫题云:

 

岁丙申得何逸翁书,谓近得颜鲁公墨迹,特奇怪,余骇所未见也。乃专走一件借以来。向徐抱独为余言,学书者兼通篆隶行草,方自成一家,今观此帖,渠不信然。至于忠勇英概之气,淋漓翰墨,亦非它学书□可及也。此藏于中兴初梁尚书家,后归之逸翁,其传来自南唐,必有所据关。小至后十日,襄阳王亚夫题。

 

钤“景□”、“□山王氏”二印。

又纸梁禾题:

 

逸林所藏颜鲁公《赠□(此字似刮去)帖》真迹,云得诸户书梁公之曾孙,盖余之从父也。俯今仰昔,感慨系之,因作数语,识卷鹥。括人梁禾。

 

又书七言古诗一首(不录),末识:“癸未立夏日书于硕斋。”

按:梁尚书当为梁汝嘉,绍兴间曾官权户部尚书,见《宋史》本传。禾自称为其曾孙之侄,当在宁、理宗朝,癸未似为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丙申或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则应后于癸未十三年。二跋皆真迹,原题鲁公书《赠□帖》,后为移装于此。其梁禾跋中“赠”字下一字,今已残缺,显系有意括损,“赠”字亦有微伤。且原来跋纸比颜书要矮得多,现上下补纸接齐,即为移配之铁证。此段纸上尚有某某敬观一行,字已不全,又梁跋前今插入清高宗弘历一跋。前后有梁清标鉴藏印。

后再接纸明王世贞跋云:

 

右颜鲁公《送裴将军诗》,中重用一韵,然多感慨踔厉,是公合作语,而不见集中。锡山安国续刻之,故应是安氏物也。诗兼正行体,拙古处几若篆籀,而笔势雄强劲逸,有一掣万钧之力,所谓印印泥,锥划沙,折钗股,屋漏痕,盖兼得之矣。裴将军当是裴旻,旻剑舞与公书、吴道子画,为开元第一。公书此歌时,旻岂亦锦構紫韁盘马跳跃,为惊雷掣电状耶?不然,何公书之酷似道子画也。跋尾曹武惠王、林和靖处士笔意亦自可观。万历元年秋日,于小孤山舟中题。王世贞。

 

又书七言古诗一首(不移录)。后王世懋跋云:

 

裴旻将军尝请吴道子画佛像,道子谓将军可为吾舞剑,将军舞讫,道子奋笔便成,时为二绝。鲁公唐代忠贤,书名重千古。今复为将军手赠此诗,不啻三绝。其书有格外风力,故知非赝作也,吾兄其宝藏之。万历丙子夏五月题于郧阳清美堂。王世懋。

 

卷前后(包括本幅上)均有王世贞诸印及梁清标、安岐诸印,又乾隆内府诸玺。末跋纸又有陈继儒、曹昌先题二行。自二王以下题跋均是真迹原配。

按此卷曾著录于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辰集,注云:“真迹。”又注:

 

刻本(当指《忠义堂帖》)“北”作“八”,“跃”作“若”,“雪”作“云”,“声”作“名”。详味真迹相去何啻千里。

 

下又录其父张应文《清秘藏》中一段,云:

 

鲁公送裴将军诗,兼正、行、分、篆体,倏肥倏瘦,倏巧倏拙。或劲若钢铁,或绰若美女。或如冠冕大人,鸣金佩玉于庙堂之上;或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或如金刚瞋目,夜叉挺臂;或如飘风骤雨,落花飞雪;信手万变,逸态横生。所谓如壁圻,印印泥,锥划沙,屋漏痕,折钗股法兼得之者。鲁公传世数帖,余获通观,当以此帖为最。

 

自王世贞、世懋弟兄以至张应父、丑父子都评以为真迹上品,二王、二张在明代均负善鉴之名,而所论乃如此,前人之不可尽信于此可见一斑。又清初载于吴其贞《书画记》卷二,吴云:“归邹臣虎(之麟)。”又说是双钩廓填本(实非)。又附见安岐《墨缘汇观·法书》卷上《湖州帖》下,安氏称其“不无疑议”。安氏的识见,比较他人要高一些。最后载入《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

此帖南宋时留元刚刻《忠义堂帖》十卷本中即有其目。宋石拓本,久已失传。清末有翻刻本四卷④,亦存此帖,写法似乎还比这个墨迹本要好一些。

又此诗原不见于《颜鲁公集》,到明中期安国始据此墨迹本补入他所用活字版印行的集中。我估计颜真卿根本并无此诗此书,那尽是宋人凭空伪造。留元刚刻帖时所收,即为赝迹。今本又从帖本临出,所谓“伪中之伪”。稍后又为人加上“真卿”葫芦伪印(此印气息后乎“甲戌庐江宗姚”等印)和曹彬、林逋伪跋。又移配上王亚夫、梁禾等真迹题识。其加与配或非一时,亦未可知,但都在梁清标鉴藏以前。

本帖临写时间,以“甲戌庐江宗姚”等古印来划下限,极晚不能后于元末。

 

二、湖州帖(即江外帖)卷 行书
 

 

此帖纸本,纵27. 6厘米,横50. 2厘米,行书。帖文云:

 

江外惟湖州最卑下,今年诸州水并凑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抚,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耳。真卿白。

 

此书用笔侧媚多姿,完全不象颜书中锋多“屋漏痕”意。但和米芾行书倒很接近,从书法上看,完全可以定为米书。正如上记的《大道帖》、《中秋帖》一样。所用楮系麻料,加粉砑光,亦时常在米芾书帖中能见到有同样的。又用此种纸作字,其墨色在较淡处时带灰色,此帖与米书某些书帖中的墨色亦正相似,均可为辅证。

本帖上有“政和”、“绍兴”(在右上,中边)、“政和”、“绍兴”(在左上,中边)四印,皆旧伪。又“绍兴”(在左下边)、“机暇□□之印”、“内府书印”三宋内府印,则真。又元“北燕张氏珍藏”、“端本”、明“司印”半印、项元汴诸印,前后更有清梁清标、安岐等印,皆真。据《墨缘汇观·法书》卷上云

 

前黄绫隔水,有“内省斋”白文一印,青绫标签,金书“《颜鲁公湖州帖》六字,上押一宽边朱文小印。

 

今尽已为人揭去。又清高宗题字玺印,亦一并刮去。其理由同于上王献之《东山帖》注与所述,可参阅。

此书或云是吴琚书,我以为不大相似,且帖上有绍兴真玺,自不必声辩了。

此本除《墨缘》外未见于任何著录,《宣和书谱》卷三虽有此目,但当为另一本。乾隆时在《法书大观》集册中,竟未收入《石渠宝笈》。明冯铨曾依此本刻入《快雪堂帖》。

近世所传《忠义堂帖》中刻有一本,与此墨迹不同,应为另一本,亦不知是否即宣和本。帖中所称“刘尚书”当为刘晏。晏于大历四年已(公元769年)迁吏部尚书,后来又兼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使。⑤颜真卿作湖州刺史则在大历七年壬子到十二年丁巳(公元772-777年),正与刘氏执政同时。

 

注释:

①卒年据令狐峘撰《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当确。《旧唐书》作卒于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应误,此为灵榇回京时。

②《东图玄览》卷一、《墨缘汇观·续录》、《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等书著录,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③《寓意编》、《墨缘汇观·法书》卷上、《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官等书著录,原故宫博物院藏。前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

④道光十三年癸巳(公元1833年)无埭吴式芬有双勾本,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光熙与觉罗炳子同摹入石。

⑤见《旧唐书·代宗本纪》和同书《刘晏传》。

见《旧唐书·颜真卿传》、《新唐书·代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