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北大书法所召开“羲献经典与书法美育精神”学术研讨会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1-06-23

 

 

北大书法所召开“羲献经典与书法美育精神”学术研讨会

 

  

  6月19日下午2时—6时,作为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羲献经典与书法美育精神”暨王岳川教授新著《饮之太和》《王羲之王献之》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北大书法所举行。

  王岳川所长介绍了展览和著作出版情况,对北大书法的理念做了阐释,重申了二王书法的经典魅力与时代价值。高译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所揭示的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北大书法班授课教师、书法访问学者、书法班学员代表结合创作与参展经验,表达了对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审美精神的重新体认。此次研讨会,北大书法所师生一致认为北大书法坚守文脉,通过临帖实现书法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是一条守正创新的正路。书法不只是一种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意象化、审美化的呈现。中国书法是美丽的中国书法,中国书法的精神就是文化精神与美丽精神的高度整合。

  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脉,“二王”书法散发着永恒的文化魅力,是当代书法创新宝贵的精神遗产。本次临帖汇报展和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对于督促北大书法所师生深入感受经典的魅力,增进对中国书法文化精神价值的深刻体会,发挥书法重振“汉字文化圈”的文化功能,传播新时代中国书法守正创新的精神正能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羲献经典与书法美育精神”学术研讨会         

  部分发言:

 

  王岳川:各位,今天上午我们在北大百年大讲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和北京大学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羲之书法展开幕式。下午,我们在北大书法所召开“羲献经典与书法美育精神”学术研讨会。主要讨论一些当下书法的重要问题,诸如:王羲之书法的美学精神何在?王羲之书法经典对当代的启示?王羲之书法对日韩等“汉字文化圈”的影响为何日益减弱?书法界有无知无畏的人提出pass王羲之,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同时,我们还讨论21世纪书法怎样具有美育精神、审美精神、美学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经典。季羡林先生认为经典是不可逾越的。国人应怎么样面对经典?我去了近40个国家,西方没有任何学者提出:打倒古希腊,打倒古罗马,打倒苏格拉底,打倒柏拉图,打倒亚里士多德、打倒莎士比亚,打倒歌德……,而中国胡适提出打倒孔家店,当代书法界一些不学无术之人提出pass王羲之等等。这其实是文化自卑到了顶点,文化虚无主义到了极点!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我们应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经典?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重建的新时代,这个严重问题是不能忽略过去的。同样,高层空前重视美育的推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书法美育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对全国大中小学生的书法美育做那些有效的工作?今天在座的有教授,博士硕士和客座研究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研讨会结束以后会把会议发言内容整理并发表出来,让书法界朋友和教育界的朋友们一起来思考前沿学术问题。

  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

 

  王岳川(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所所长,中书协第六、七届理事):书法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探索并创新的历史。王羲之书法是中国书法由“古质”审美范式转向“今妍”的重要里程碑。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在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等方面皆入神妙之境。《晋书•王羲之传》说:“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但他不满意于魏晋书法用笔过于滞重,结体古拙厚朴的形态,独辟蹊径,精研书势,以坚实的传统技法和戛戛独造的守正创新姿态,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转型为自然洒脱、典雅流便的书风,推进了中国书法文化的自觉时代到来。 

  穿越历史的迷雾,可以看到,王羲之书法美的创新推进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将汉魏拙朴书风转为自然流美书风,与东晋文人雅士风流倜傥的人生姿态和审美趣味相合拍。王羲之重视书法线条运行的自然流美。因为意在笔前使得线条——心画,将书家情感迹化而禀有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思。这种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思的流动不息,使得线条成为带有玄学意味的时间节律、大化流行轨迹的写照。

  其二,将魏晋崇尚的“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中和”之人格美书法美,发挥到尽善尽美之境,形成传承古代精髓、独标新意的雅致飘逸、刚柔相济的书法美学理念,与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多样统一的“中和之美”“中庸之美”美学原则相合拍。王羲之手札是在实用中产生的书法,其篇篇不同风格各异,说明王羲之书法极具包容性与丰富性,这种多样性的创新成为历代文人学士学习书法的圭臬,其根源与中国人内心“和谐”观相合鸣。正是这一深得中庸之神、刚柔相济的书法,获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美誉,并雄霸书坛一千六百多年,使得帖学的潇洒流美之风成为中国书法史的主流。孙过庭《书谱》所说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恐怕是总结王书风貌之虚实、欹正、违和关系处理的最精炼的表述。

  其三 ,“尚韵书风”的完成。作为美学意义上的“韵”,最早用来品藻人物形态风度,其后才逐渐扩大到书画诗文中,并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风神卓然的理想美。韵在书法中,是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态。中国书法重视线条,一个伟大的书家追求的是忘掉线条,从线条中解放出来。书法得其“韵”,即达到自然随化、笔与冥合之境,反之,则意味尽失。笔意是生成书法独特气韵意味的关键,而点划虽断而笔势承续的整体势态的“笔断意连”是其根本的审美要求,“心手达情”是书法艺术魅力得以呈现的创作形式。

  可以说,王羲之的书法美学精神代表了中国书法美学登高行远的高的大境界,到今天并没有过时。那些想pass王羲之的那些故作姿态和虚无表演,其实应了韩愈的话:“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我们还可以往深里思。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分成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就是这样不断地超越而往上升。同样,淘汰那些书法表演和书法杂技之后,真正的书法书写与生命联系也有几层境界:

  一,意在笔先,沉静心灵。我们拿毛笔在气定神闲地书写中,世界杂音消失了,内心的烦恼消失了。用这样全身的灌注力写书法,意念极为集中,心灵非常沉静。儒家才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就书法而言,致广大,可以写很大的字,写摩崖石刻那么大的字;尽精微,写蝇头小楷,写蚕豆写黄豆那么一颗颗小字。换言之,把全部的身心瞬间聚焦到书写时,身体清除了所有的杂念,排空了喧嚣的都市,淡然了所有的幸或者不幸、开心和悲伤,仅仅专注在这一点上。这时他的呼吸开始放慢,变得深沉,协调了他的交感神经,协调他的五脏六腑,协调了他的整个的人生。为什么书法家能长寿——心跳变慢,呼吸变深沉,五脏六腑被敞开被瞬间激活,生命的正能量点着了。书法能使人长寿绝非空穴来风,它是有现实的心理和医学的证据的。

  二,空故纳万境,心灵更澄澈。书法放平了人的心态,心理学已经注意到,人的平常心跳是70几次,但是在写书法的时候,心跳慢慢降到了50次左右,而且呼吸变得深沉。我们知道,“空故纳万境”,如果满腹满脑子都是些欲望,都是一些杂念,什么也记不住。当内心沉静下来,才觉得宇宙如此地辉煌,天空如此地高远,生命如此地可贵。《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者王静安先生取《大学》里边的“静”和“安”,已然表明其国学高度!

  三,书写圣洁词,传播正能量:书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心远地自偏”等等,这些伟大的历史上的正能量的词,逐渐由春风化雨进入他的心和智,于是他突然感觉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达到心手合一畅神沉醉的最高境界,人会感觉到天地是如此地美好,人间应如此地感恩。我经常在子夜时分书写,感觉到无比幸福——万籁俱寂,一灯独荧,兀自在灯下写着书法,听见笔和纸的摩擦声音,有如听见雅乐一般。我写的那些字词,千百年来在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王铎笔下出现过。在我们今天这个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时候,又源源不断往下传承。于是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环,只要努力把这一环做更好做更大,就能代代传下去,因为我们这个环就叫做“汉字文化圈”。

  四,观天地大美,感悲欣交集。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他们不仅仅追求长寿,而且追求更高远的境界。《兰亭序》记载42个诗人在上巳雅集,曲水流觞,大家饮酒吟诗,听着阳春三月风从竹林飞过,天高地阔,其乐也融融。但是王羲之,却写出了一篇生命哲学作品。为什么叫做生命哲学?《兰亭序》前是“可乐也”,中是“岂不痛哉”,后则“悲夫”。王羲之把人生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叙说得入木三分,书写得淋漓尽致。中国古人不仅仅玩的是艺术和笔墨,他是把心目中的伟大情怀和生命思考都纳进来,所以这幅字和这内容完美合一,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的经典意义显示出惊鸿一瞥:他把隶书、章草、草书揉合为行书,使行书书写规范化和写意化,将其在艺术上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同时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王羲之美学上强调“意”,空前注重书家的心性情感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人的内心的悲喜哀乐和意绪情操。而且这“意”必须融入笔墨之中:“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书论》)书“意”还指书法的意趣笔韵,讲求飞动美、错落美、中和美,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好书法就像陈酿老酒,好酒需要搁存起来,老酒要过滤掉那些苦涩,好书法要过滤那些过分张扬和剑拔弩张。人不能急功近利直接喝酒精,要沉淀下来才写。而且书法对书写者的要求极高——书写两分钟,有可能会被历史盯视2000年!此谓不可不自重!

  更深一层看,书法是一种生命的高级形式:古人写字之前,有一整套的仪式。先要沐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要燃一柱香,让自己静下来,从烦嚣的凡尘中退出来进入艺术之境。预想字形,心里已把字形已经默练而胸有成竹,心里已有下笔才能写的神骏。笔很简朴,竹杆制成,中空外直而有结,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虚心有节的精神气质;羊毫,羊大为美,代表了美和吉祥;墨是松烟、油烟墨,松树烧的烟粉;纸是麻和棉做成,素朴天然;砚台是非常细腻的美石做成,这些都是来取之自然,来自于天地之间,来自于生态的自然。它共同构成书法文房的诗意氛围。中国古人把书法称之为一个生命体,叫做筋、骨、血、肉。要写出它的筋,就是它的内在的力量,骨就是它的基本构架,血就是它的墨水的浓淡,肉就是它的丰满程度。只要走进去雅致的文房,那些酒肉气,那些杀气就被屏蔽掉了。它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不受凡尘影响的诗意化的世界。

  书法风格形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生命过程,任何人为的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可能适得其反。前提是要对中国书法经典了如指掌,其次要对自己的性格作出一个判断。比如说有些人是适宜温文尔雅的,却要去写剑拔弩张的东西跟性格相违背,有人本来是属于大江东去的豪迈草书,却去写江南春雨点秀丽小楷,终于成不了他自己的特色。我认为不要太着急去形成自己的风格。颜真卿他44岁写的《多宝塔》,还没有大的气象,他70岁写的《颜勤礼碑》,72岁写的《家庙碑》就有更宏大的气象,代表了盛唐大气磅礴的美学风格。孙过庭书谱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今天一些人违背规律甚至挑战规律,还未入门就想爆得大名,自标风格,自然会被规律所惩罚。那种有意违背自己天性去“做”风格,反到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坚持“道法自然”,然后“人书俱老”,风格会自自然然形成。

  可以说,王羲之的风流儒雅,以素笺简牍为书,并以流美的行书作为主要书体,呈现出一种秀丽俊逸的书风。王羲之书法经典能够历千年而不衰,其关键在于创化出独特的书法境界。书法意境有观之不畅,思之有余的不确定性,重表现性而不重再现性,使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主体心灵超脱自在,于抟虚成实中领悟物态天趣,在造化和心灵的合一中创造意境。这是一个深层境界的创构。书法杰作都是一个独立的充满审美意味的线条世界。点线按字形结构进行全新的创构,使书法作品在空间构成中充盈着时间的动感,而成为有独立生命的运动着的时空境界。书法意境产生于文字线条墨象的无穷变化之中,产生于走笔运墨所诞生的笔意情性之中。因此,那种泯灭书法的线性特征而与绘画合流的做法,是违背书法本体特性的;同样,那种一味创新以致抛弃文字形态而走纯线条之路的“试验”,也是难以成功的。因为它们违背了书法“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的艺术规律,与书法造境背道而驰。

 

  高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书协会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已有十八年了,在这十八年的过程里,从成立开始到今天,金开诚教授和王岳川教授以及校内外同行专家学者们都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努力,尤其是王老师非常不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北大书法所举办师生书法艺术展,目的是要说明继承中国书法艺术传统文脉之重要。

  中国书法是表现美传播美的艺术,我觉得这点非常关键。大家知道,北京大学书法所主要是以探研书法艺术为主非常严谨的学术研究地方。书法所师生把书法艺术作为一种人文修养和艺术审美上的精神表达始终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这也是我们书法所的使命,我想这使命是建立在传播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精神上的。正如王岳川教授所提出来的书法要“回归经典”。什么是“经典”呢?我认为“经典”就是经历过时代的考验,经过时代多少人的审美鉴别之后所留存下来的一种经久不衰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典范,而典范是很难超越的。实际也超越不了,因为每个时期都会有各自的艺术高峰。然而,我们要创造时代的书法艺术,首先就须继承前人的“经典”,我们要学习借鉴前人,这一点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文脉。当然,要在此基础上创新谈何容易,它需要多种因素与条件。所以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书法要创新,创新是有前提的,你没有一个把前人“经典”继承的过程,创新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不叫创新,只能是标新立异,或者也可以称其它。

  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要回归“经典”,要继承传统,它就必然要有一个时间性,这个时间性是长期的。显然,它是需要我们书法家要经历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我们所有的书法家都须在自我人生的修为过程当中完善自己,这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就像今天王岳川教授提到的孙过庭在《书谱》中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一样,体悟也需要较长过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离不开时间性。如果我们急功近利,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那是肯定做不到的。所以《书谱》里头还有一句话叫“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个“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它实际上也是一个要有时间性,要有一个文化审美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恰恰这需要我们的学者、书法家要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才行。尤其,我认为在书法艺术创作表现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不论你是站在哪个平台上,抑或是民间的,都不要紧,因为中国书法艺术审美创造它是精神文化的象征,且极具有民族智慧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因此,我们要严肃对待这一问题就须下苦功夫。从这个角度说,今天书法所举办临习“二王”书法艺术展,也表明了我们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始终在坚持这样一种理念,坚持这样的自信,这种理念就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即中国书法艺术美学思想,它一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与文化主脉,我觉得这是核心点。失去了它,中国书法艺术就失去了其自身的魅力。

  另外,我也想稍微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坚定自信,坚定自我。同时,我们还要有兼容并包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艺术特色与风貌,同样,艺术在表达上也都必然会有每个人的风格和样式,但是这种风格与样式必须要有前提,也就是必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显然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叫“守正创新”。那为什么叫做“守正”?“守正”就是守住书法艺术之文脉,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脉,我们要守住,守住不是保守!要在守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才是真正的创新!并不是说只求继承,不要创新,只要前人,不要发展。所以,我今天也就这个问题稍做一下解释。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若能做到这两点,也就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此外,我认为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除了需要书法家要有多维的多方面的修为以外,它也需要有书法家的天资和艺术创作潜质的存在,这一点也不能忽略,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些因素也要靠书法家不断增进与提升自我的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一种优秀的书法艺术表现语言。因此,我认为书法家们在大的书法文脉的前提下能够循序渐进地兼顾到这些因素,我想书法艺术在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能创造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与时俱进的新时期的书法艺术优秀作品,以及无愧于这个时代正能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我相信一定会出现,我信心满满。

 

  叶欣(北大书法班授课教师、旅韩书法家,中书协会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文明互鉴——王羲之书法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纵观历史,因为地理上和文化上的各种因素,全世界和中国的书体发展几乎保持同步的,只有朝鲜半岛(朝鲜和韩国)。文化的传播一向都是互鉴的,中国中原地区的书法文化在向周边传播的同时,那里也会有当地的文化逆向影响中国的中原地区。了解朝鲜半岛的书法史,对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将大有脾益。

  王羲之在中国,被称为“书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具有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王羲之书法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最早的只能追溯到统一新罗时期(公元668年-公元918年),这也佐证了王羲之的书法在唐以前,其影响力并没有后来那么大的事实。

  下面就现今保留下来的朝鲜半岛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碑帖,来解析王羲之书法在朝鲜和韩国的传播,以及对其书法发展的影响。

  其一,统一新罗时期(公元668年-公元935年),唐和新罗联军分别于660年和668年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朝鲜半岛第一次统一,历史上称为统一新罗时代。尽管自公元668年至公元733年唐罗两国关系紧张,但自公元734年两国罢战言和以后,两国交往极为密切,有新罗一代,共派遣赴唐使者就达117次。在先进的唐文化强大光环笼罩下,新罗采取了几乎是全盘唐化的政策。这对其在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备的国家管理体制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就书法艺术来讲,这一时期也是名家辈出。纵观统一新罗时期现在可以见到的碑碣、名家笔迹,几乎都是受到王羲之和欧阳询的影响。其中被称为统一新罗第一名笔的金生既是书写王羲之书法的代表。统一新罗时期最为流行的书体,楷书是欧阳询,行书是王羲之,当然,颜真卿和柳公权、裴休等书家的楷书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唐有怀仁集王右军字《兰亭序》,在统一新罗也有金陆珍集王羲之字立的碑-《鍪藏寺阿弥陀佛如来造像事迹碑》、金薳集王羲之字立的碑-《沙林寺弘觉禅师碑铭》等,不但有集王羲之字的碑,还有集唐太宗字的碑《兴法寺真空大师塔碑铭》,可见当时王羲之书风对统一新罗影响之大。

  其二,高丽时期(公元918年-公元1392年),高丽时代书法活动十分活跃,与中国的各种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因此出现了包括高丽太祖王建(877-942)在内的许多大书法家,据记载就有140名,而相比新罗却只有20余名。高丽初期欧阳询书体盛行,以李奂相(李桓枢)为代表。此外,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也约于初期(950-975)出现,代表作有张瑞说所书的《慧真塔碑》。中期,书法更加繁荣发展,出现了擅长王羲之书法的释坦然(1069-1158)、柳伸(1104-?)等大家。末期,受元朝影响较大,其中崔怡(?-1249),善真、草、行,书风自然,被誉为神品四贤之一,金恂的《桐华寺碑》,得赵孟頫之神韵的李兆年、郑梦周、李齐贤等都是这时期的佼佼者。释坦然(1069-1158):号默庵,姓孙,赐号大鑑国师。善王羲之行书,被评为神品第二。

  其三,朝鲜时期(公元1392年-公元1910年),到朝鲜初期,由于赵孟頫书法的大量流入,朝鲜半岛的书风基本上是在赵体字笼罩之下。在世宗的王世子安平大君李瑢的带领下,更是掀起学习赵体书法的热潮。

  自统一新罗,经高丽,乃至朝鲜时代,以王羲之为宗的书风一直在书坛占有重要的位置。朝鲜初期伊始便是王羲之和赵孟頫的法帖同时大量流行于世。中宗反政?(1506)以后,一部分学者追求将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赋予现实政治当中,结果招来了己卯士祸(1519)而成为牺牲羊,他们就是所谓的“己卯名贤”,得到了后世的敬仰。他们在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思潮反映到书法上,就是反对当时书坛只是模仿赵孟頫书法的妍媚外形,上溯其源,带有明显的追求王羲之晋朝书风的复古主义色彩,使处于衰微局面的书坛,出现一股纯正典雅的复古书风。其中的代表书家有金絿(1488-1534)、成守琛(1493-1564)、李滉(1501-1570)、宋寅(1516-1584)、成浑(1535-1598)、李珥(1536-1584)等。成守琛和李滉是奠定朝鲜时期朱子性理学基础的大儒,他们的书风对后世影响巨大。

  尤其是金正喜(1786年-1856年)是韩国书法史上创立“秋史体”的大书法家,他精通经学、考证学、金石学、绘画、天文、地理、儒学、佛教、历史、音律、诸子百家等,是朝鲜后期的一代通儒。特别是他所创的“秋史体”书法,个性鲜明,格调高古,独树一帜,将韩国书法推向巅峰,对后世影响深远,金正喜真可谓韩国书法史上的“书圣”。在秋史的各种书体当中,他的隶书和行书最具个性,深入研究“秋史体”书法的形成背景及根源,对我们学习书的方法和创作,认识韩国书法发展史,以及中韩书法交流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现代(1910年至今),尽管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和朝鲜半岛曾经有几十年没有书法方面的交流,但是,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书法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当代韩国书法家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几乎都能看到王羲之书法的影子,由此可见王羲之对韩国书法影响之广!

 

  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大书法所办公室主任):今天参观了书法展,又看到王老师出版了两部著作,感想很多。我以前接触过书法,但对书法有比较深的理解还是从王老师那里得到的。这里我简单谈一下我的想法,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发言的主题是《书法艺术的文化特性及其意义》。

  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原来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必要技术,但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今天书法已经脱离日常生活,日益艺术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过程,无可厚非。但是,就中国书法而言,还不能完全艺术化、形式化,它还有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文化性,这是书法本身的特性,是中国书法美学的重要任务。书法本身的文化特性并非不重要,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美育精神的时代语境中,阐述书法艺术的文化特性尤为重要。

  任何艺术都涉及思想性和艺术性,但书法还涉及书写性,最重要的是,书法是融合艺术与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这类似于诗歌。艺术不是纯粹意义上思想,尽管它承载了、折射了思想。思想不注重形式,甚至不在于形式的美感,而是强调穿透性、明晰性、启示性。将思想、书写、艺术合一的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一个艺术门类,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文化特性。

  具体说,有三个方面,就是“文化性”、“思想性”和“传承性”,由此可以窥见书法艺术在当代所具有的意义。

  文化性这个词可以会有误解,一切人类活动都可以称为文化,但是,这里的文化性是强调其文化的代表性、典型性、普遍性。这一文化代表性的根基在于书法是汉字艺术,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字同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因此也是群众基础最雄厚的艺术样式。书法是“汉字文化圈”的核心表征,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艺术表征。在全球化时代,书法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精神呈现的重要因素,成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主要代表,而且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激发“汉字文化圈”的文化影响力。除了汉字之外,文化还涉及汉字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家居、建筑、园林、招牌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汉字与中国人生活的息息相关的特性。汉字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有着充分的文化活性。

  书法的第二个特性是思想性,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哲学精神。书法的思想性是通过艺术形象呈现出来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就是艺术思想性,是中国思想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书法领域。比如,书法是“中庸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国思想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体现在各个艺术门类与社会生活之中,对人伦日用与自然之美倾心向往。这种“道法自然”、“极高明而道中庸”等思想就凝结在书法的点画线条之间。书法的思想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书写内容上要有独到的思想,机哲学精神;一是强调书法艺术的“审美超越性”,线条给人的气韵生动之美。审美超越性就是中国人的“生命形式”——流畅、中庸、和谐,体现出生命的灵动、浑厚、超拔。可以说,书法不是纯粹的技艺,而是一种融有思想性、精神性的书写形式。

  书法的第三个特性是传承性。传承性是文化性与思想性的必然任务。书法的传承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的形式传承性,二是书法的精神传承性。任何书法爱好者、书法家都必须经过临摹的阶段,不临摹就能写书法。书法是“技”,所以要锤炼。但是,当代书法不能光注重形式之锤炼而忽视内在精神之体悟。书法本身作为汉字艺术也是呈现书家的思想与情怀。所以,精神的传承性也是极为重要的。形式的传承性仅得其“形似”,而精神的传承性则得其“神似”。“传统杀人”的论调只看到形式的传承性,而忽视了精神的传承性。中国书法强调的是书家个体的精神性,“心斋”,“坐忘”,“物化”,与古人、与历史、与天地合一。

  概括来说,书法的文化担当性,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形象展现的一个窗口;书法的审美超越性(思想性),使其成为人生修为的重要方式;书法的精神传承性,使它在“技进乎道”中体现与历史的统一。人属于文化,属于历史,属于天地。个体的人也只有追随文化、历史、天地才可能有意义。书家与文化、历史、天地合一,这就是一种“超越性”。中国文化重视超越性,是不离现实的精神超越、审美超越。中国书法作为超越性的艺术就是通过书写而实现对个体小我有限性的超越,在书法上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临,二是作。古人没有不是从临书入手的,古人也说一日临帖,一日创作,就是这个道理。临是入、作是出,临、作、出、入是辩证统一的,能临能作,能入能出,由此保证了中国书法超越性本身所秉持的文化整体性、生命性精神,这也是一切艺术的源头活水。

  临摹不是简单地照着写,贵在诚与悟。诚,就是对书法、对“二王”经典,怀有敬畏之心,在今天普遍强调创新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妄作”的时候,这个诚尤为关键;悟,就是从形似到神似,通过线条看到古人的精神、意气、风神,很多人没有开悟,一条道走到黑,而且自以为是,甚至“野狐禅”,那是不会得到经典的精神的。我认为,这次北大书法所师生临“二王”书法展的目的并不只是临摹,更是致敬经典,怀揣一份敬畏,在此基础上继承经典、吸收经典、活化经典、创化经典,最终臻达登高行远的审美境界。

 

  张仁(北京大学第三届书法高研班学员):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只想讲点感受,完全是班门弄斧,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上午的开幕式很成功,特别是各位领导、教授的发言很美好;所展的作品更精彩,仿佛一下子回归了经典,走进了魏晋,笔法之精妙,结体之遒美,一笔一划尽显二王之风范。上百幅作品,经典纷呈,各领风骚,感慨自然难以言表。这让我突然想起,刚刚结束的高考。一道60分书法知识作文题:描红一个“人”字,给了4个画面提示。很多人都说这是今年最难的高考作文。没错,没有书法常识,连题目都看不懂,而听过王教授的书法课,特别是读过王教授关于书法考试的几本书考生有福了: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化之根!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之魂。汉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顶天立地、堂堂正正,正如中国人做人的秉性;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阴阳互补、和谐统一,正如中国人的文化特质。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低调行事、踏踏实实;中锋起笔、不偏不倚,本本分分、遵规守矩;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三思后行、三省吾身;描红摹字、章法有度,意在笔先、孜孜不倦。这些都是王教授常讲的书法写字最基本的要领,一撇一捺成人字,饱含寓意与深意,体现了书法的精髓,包含了做人的格局、胸襟与智慧。以笔法隐喻处世之道,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具有实用、传承、教育、艺术等方面的功能,练字的学习过程更是锻炼心智的过程,无论是实用还是艺术角度,书法学习都将会有益于一生,这价值远不止这“60分”,因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是国人立命之魂。不难发现,考题中所提示的这几个要素,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展示的二王书法的精华所在,正是我们当今特别需要弘扬的北大文化书法的要义所在,我敢说一定有考生读懂过王教授“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 这16字的北大文化书法之核心词,这里应该恭喜这位考生拿高分了。

  这次高考小作文,讲的是书法常理,实质是对人生的一次大考。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人生很短,就是一撇一捺。太阳走了、月亮来了,一天没了;冬天走了,春天来了,一年没了;一生很短,还没来得及细品初春年华,就已经身处暮年。我们要用好书法原理,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多少,无论风雨大小、苦累多少,在人生过往的角落,折叠收藏就好。但一定要告诉自己:可以不完美,必须得珍惜,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珍惜每次的临摹和创作,把神韵和风采留下,把把力量和智慧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表面上是王羲之为一次活动写个小结,因为字很美,一举成名,流芳百世。其实,不光是字美,更重要的是词很美,是王羲之的学识功力、品行修养、心灵境界、人生格局的一次自然流淌,这正是我们北大文化书法的核心所在。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早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在《新青年》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出美育陶冶性情、培养情趣和审美超越,对健全人格具有独特作用。为此,就在当年的12月21日蔡元培校长成立了“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沈尹默教授担任会长。这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第一个书法研究教育机构。从此,以沈尹默、徐悲鸿、李志敏等名家承先启后,一路辉煌。2003年,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秉承了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文化理念,特别是王岳川担任所长10多年来,依托北大深厚历史积淀(电音)和雄厚文化资源,创新提出“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北大文化书法16字方针,致力于拓展“文化书法”的理论内涵,在研究、传承、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上,注重全球视野,促进东方书法文化参与当代文化进程,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我们今天开展的“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活动,既是响应习总书记、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美育工作的号召,又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际行动,既是传承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书法精神,又是践行王岳川教授创新提出的文化书法理念。因此说,今天的活动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

  各位导师、教授、同学,如今,正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我们惊喜地感到,我们的书法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使命与担当,事业在发展、品质在提升、影响在深入、精神在奋进、力量在凝聚、气势在崛起、希望在腾飞。幸福的明天要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要靠奋斗。能有幸跟着王岳川教授,是我们一生的荣幸和福分,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心连心,紧跟习主席,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最后,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李优良(2016届访问学者、《人民艺术》主编,中书协会员):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我们文化的DNA,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北大作为最高学府,示范性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我作为一个媒体人,可能对有些事情更加敏感,比如说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见一些字幕,包括有些考试卷子上面用的字,所谓的江湖书法不堪入目,我觉得我们的作用是让后代、让学生能正本清源,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美的核心和美的本质。这是一个文人的自我自觉意识和自我担当。这么多年从导师王岳川教授身上看到这种文人的风骨,就是不管这个事情有多难,一直在做。我们个人的智慧他有高有低,但是对一件事情的执著,一定会有成就。最让我敬佩王老师的一件事情,是在饶宗颐先生去世的时候,他写的那篇纪念文章。该消息应该是下午四点钟出来,第二天的《中国文化报》王老师的文章就见报。因为我们知道报纸的编辑流程。可以看到王老师这个写作的速度,这第一是对事情的敏感度,第二是对文化和对文化人的敬重,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北大学员,在北大的旗帜下,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必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后来者和学生,对书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我们知道书法是汉字认知与表现的最基本方式,也是中国艺术审美的基础学科。只要孩子把书法搞懂,把汉字书写搞懂认知了,那么他对文化的道理自然就会理解了。因为我们的汉字的这种构成,只要弄懂汉字形成的规律,和他的的客观音义原则构成,认识一个单字词和科目,其他的都会触类旁通。另外就是审美的基础,通过汉字结构,知道构图的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相对的平衡,那么这是所有艺术的基础学科。就是通过书法上溯到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这种意境美、形体美和他的视觉美,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啊。我们河南有一部戏。演员叫牛得草,它其中有句唱词,三篇文章写得好,万岁称赞,恩命河南信阳五品州。他这个“写”有有几种意思,第一种就是字写得很好,过去考状元字写得不好,对不起,你这可能就就入选不了,不管你文章写得有多好,卷面不干净,字迹不规范那肯定不行,根本不可能入主考官批阅。其次才是文章写得好,因为主考官一看那卷子写得很好,他才会往下看,如果不好,对不起,就过不了第一关。

  所以说写字对于我们,尤其是今天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电脑化普及及信息传播方式,对于社会和孩子的影响,对我们现在书写这种生活状态的影响都很大。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包括对学习的这种态度来讲,写字非常重要。他是培养情性,锤炼性格,价值观干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就是审美,你看我们这满大街的各种匾额,看起来规范划一,再不就是“江湖横行”我最近想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要记住文化大革命的这种危害,也要警惕文化小革命的危害。我们的满大街的招牌字,不是印刷体,黑底白色,就是所谓字库的杂耍体。看了让人难受。我们本身的书法艺术是很雅致的,很鲜活的,他是富有民族审美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从象形抽象中产生,文明从诗经中走来,在笔墨中承传,所以一旦这个人没有艺术的敏感力,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他的心里是暗淡的,他不管学什么东西没有那种感觉。所以对孩子心灵美这种熏陶非常重要。

  王教授写了很多的书,其中有很多我都认读过,有一本我很有感触。那本书应该二十多年前老师写,那他就提出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即草原文明,陆地文明,太空文明,三十多年前说他就很牛,绝对深度思维,超前的意识。昨天我国的载人航空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航空员已经飞天,进入我们自己空间站的太空舱,在今天这个世界。谁占领了太空圈的制空权,就谁就有了自己防御自主权,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的高度。千万不要认为书法仅是艺术,认是只写字的,他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及学养和审美的综合体现,它是我们的基础学科,也是我们最终学科。像詹天佑一个理工男,他的字写得很好,他的文章写得也很好,说明书写表现本身就是最高的一个文化形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史,哲的精神。采访靳尚谊的时候,他说他家里不挂油画,只挂中国画。问他为什么,他说中国画是有精神的?是富含中国民族审美意趣的,它是由我们一个民族的这种哲学思想在里边。那么我们书法正是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我到了山西新绛县的时候,我看了石头栏杆上。一个小孩子写的几个字:我不要玩具,就想要一支毛笔。可以看出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这个地方是淸代《三字经》李毓秀的家乡,也是王之焕的家乡,这个地方的文风浓郁,一年考上清华、北大,学生很多。这就民风、社风的力量,民风,社风,就是国风,就是一年民族的气度和发展的力量,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里面吸取能量,就是要把我们这种民族的精神重新认识。要发现东方,然后知道我们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怎么来自信,首先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东西好在哪。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就像一个八十岁老人,他尽管可能没有你这个多大的成就,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和侄经验,是我们发展可借鉴的宝贵财富,而这种的发展脉络杨构成了国家和民族族智慧和文明。

  今天我们能在北大的这块平台上或者是北大这个高度上,为我们的这个社会,我们后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蒋志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刚才各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围绕这次“北大书法所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我以两个问题为线索,谈一谈这次展览的重要意义。第一个问题是,北大书法所为什么倡导临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经典?第二个问题是,北大书法所为什么主张临摹要追求逼真(像)?

  在临王羲之《兰亭集序》、《十七帖》等帖学经典过程中,我常有这样的体会:临至“群贤毕至……惠风和畅”时,自己似乎也是群贤之一,在兰亭修禊现场;临写“仰观宇宙之大”、“放浪形骸之外”时,心胸顿时为之开阔;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情绪随之一变,联系王岳川老师常说的“只争朝夕”,使我有了这样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怎样才能更有意义?可以说,在临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经典过程中,我们既能获得情感愉悦,也能得到境界提升。而这种愉悦和提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临摹以得笔法为核心、追求逼真(神似主导的形神兼备)临仿,可使临作因与原帖气息接近而脱俗;二是临帖过程中不断体会《兰亭集序》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让我们暂时脱离日常平庸。因此,临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经典的过程,也是一个美育的过程。

  问题是,怎么理解“逼真”?有些人将“逼真”理解为视觉上的形似,据此以“人肉复印机”来反对逼真临仿。我们认为,视觉层面的形似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逼真”,高层次的“逼真”主要在精神层面,但它以形似为基础。它包括书写的动作(如执笔的高低、用笔的速度)、动作蕴含的情感和情境等。可以认为,在悉心揣摩原帖、与帖中古人神交的过程中,临帖者或多或少地完成了价值认同、生命体验。王岳川老师认为,临像很难。它主要难在如何从摹本、刻本中探寻早已失传的晋人笔法;如何让临帖者能与古人精神相通。尤其在强调自我意识的当代,对很多学书者来说,心怀虔敬、悉心揣摩书学经典是困难的。

  总之,基于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北大书法所倡导临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经典,它保证了学书者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北大书法所强调的临摹要追求逼真,可以视为一种学书的态度、方法,它能敦促临帖者超越日常的平庸,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拓展自己的人生境界。

  邵丁(北大书法硕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参加本次展览和研讨活动,让我重新思考的问题很多,收获也很大。关于在当下举办“二王”临帖展的意义,各位老师已经谈得很多,我主要就《饮之太和书法审美境界》一书的出版谈一点个人的感想。

  我对王老师最佩服的是他的问题意识和看待问题的深刻性。从外在的社会效应上来看,王老师的思想观念往往能够对时代的风气和方向有一种引领和指导作用。就像王老师在十几年前提出的“文化书法”“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现如今都已成为当今书坛的最高频词汇。

  在书法著作方面,早在1995年,王老师就和金开诚先生主编出版了500多万字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正是在这本书中,“书法”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书法和传统思想文化、和心理学,和舞蹈、音乐、武术、兵法,甚至和物理学等各种学科之间联系在一起。此外,王老师在书中撰写有“书法的艺术本质和美学品格”一节,探讨了书法和传统儒释道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问题。在20多年前,七卷本《中国书法史》还没有出版,《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的出版应该说是一次书法学术研究方面的壮举,它第一次从较为全面的角度对书法以加以审视和认识。“文化”,尤其是其中人的精神境界问题,成为解开书法密码的钥匙。之后,相继出版的《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等著作中,王老师对当代书法问题更加关切,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思考更加成熟。《饮之太和 书法审美境界》的出版,对于像我这样,想洞悉当代书法的发展走向,渴望从书法中找到心灵的惬意的栖居之地的读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希望能够尽快可以阅读到此书,并领略其中的胜境。

 

  王稼丰(北京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今天我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举办“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可谓是旗帜鲜明的表达出文化书法的立场和态度,这就是王老师提出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回到书法的千年正脉上。

  当代书法异化的比较严重,表面上看书坛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是以职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的。当代书法变成了一个从业人员尤其庞大的一个产业,并且自己生成了一个评价机制,这就消解了自王羲之、王献之以来经过书法史的不断选择、不断评价形成的学统和正脉。这和明代的诗坛非常接近,在明代尤其是在中晚期的明代,诗人尤其多,一个小地方都能有一二十名诗人,就像我们现在一个小县城都能有一二十个中国书协会员一样。这些人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水平都是非常高的,要在人数众多的书坛把自己体现出来,依靠的只能是一些非书法的东西,这样一来,专业和经典就显得惯常和平庸。而市场过于庞大,一个人只要有一套说词把自己标榜成书法家,那他就是书法家,别人承不承认并不重要,他能笼络住一批粉丝、一批买家就足够了。这样的风气之下,我们更要旗帜鲜明的标举王羲之、王献之,将书法史上的主流和正统体现出来。

  当代书法的风气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它的行业特点和社会基础不变,评价机制就不会变,书法家们有意或无意的都会走上这一条路子,除非他选择不在书坛混圈子、不求名声、不卖作品。我们能做的,一个是做好我们自己,一个是用正统的书法史论体系、审美体系去教育普通人。

  做好我们自己,是要往书法史上寻求依据。我们先把书法史读透彻,发展史,理论史,接受史,收藏史,这是一个整体和系统,缺一不可,否则我们理解不了书法。然后我们在这个书法史上寻找到自己的立场,在这个立场里确定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我们要回到书法的根基上、回到文化的正脉上,我们至少要通中国古代文学,还要懂一些经学和史学。王老师教导我们说,“文化的深度决定书法的高度”,这是至论,是我们做好自己的关键。我们都是做史论的,我们往书法史上去看,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是什么,每个时代的主流是什么,然后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果自己写一本中国书法史会怎么写,我们如果自己写一本现当代书法史会怎么写,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的书法应该怎么写。“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我们理解透了书法和书法史,作品自然就有一种面目和气度。所以我们要不急不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认真的做好我们自己。

  最近党和国家在提倡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书法的美育作用凸显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不光是我们的书法以丑为美,很多行业、很多门类都是以丑为美,国人缺少辨别美、感受美的能力。普通人对书法的好与坏是没有概念的,他们缺少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只能依靠头衔之类的外在的东西。近百年来的美育是有问题的,先是统一是美,然后个性是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这几十年中小学的教育体系里,徐渭、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齐白石这种面目上与众不同的东西被大力褒扬。而我们的书法应该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应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应该是质文相济风清骨峻的。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些美育的工作,面向孩子、面向中小学生,传播书法的正确的知识,让他们学会欣赏书法,让他们具有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我们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用文化书法的理念进行审美教育,把中国书法的千年正脉传播出去,几十年之后,很多人都能正确的认知书法、欣赏书法、评价书法,书坛的风气就会自然转向,以丑为美的现象就不复存在。

  

总结

 

 

 

  王岳川:摆在各位面前的两部刚出版的作品《饮之太和:中国书法审美境界》、《王羲之王献之》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出版,代表了我对“二王书法”的虔敬之情和对经典的致敬!对经典的文化态度是民族文化自信与自卑的分水岭,坚持文化美学和文化书法的自信,是我们这次师生临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展的策展初衷,以及今天学术讨论会“羲献经典和书法美育精神”要旨之所在。

  一部书法史告诉我们,真正的书法经典超越于技艺之上的“无法之法”。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处于核心层面。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书法家在文化素养方面存在重大文化空洞,他的书法就是饾丁之学,丧失了灵魂和鲜活的生命。没有了中国文化精神张扬凌厉的奠基,所谓笔墨功夫也就不了了之,无可如何。正惟此,正由于整体上缺失文化底气,一些书家的所谓创新充满了“怪力乱神”的旁门左道之气。道之不存,技法必行之不远,虚幻热闹之后必终将归于销声匿迹。

  为什么有些人对当代中国的书法谈得不准确呢?一些人只是有忿满的情绪,只是不满意当前书法,但如果没有真正进入书法内核,骚动忿满情绪又能改变什么呢?有些人没有精读书法史,没有仔细琢磨每一家的笔法,对书法理论史同样非常陌生,不知道每一家的理论是怎么阐释书法的。这种没有理论也没有实践的看法是很浅薄,也是很危险的。谈论书法要尊重前人、尊重传统,而不是一味地恶意批评。

  对古代经典应该有一种虔敬之情,这建立在二重体验的欣赏书法上。真正的审美欣赏是孟子说的“知人论世”。恰切书法欣赏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人生不断修为不断提升的过程。蔡小石在《拜石房词》序里形容意境层次极为精妙:“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也,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悠悠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最初看书法是平淡无奇,然后看出门道——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然后看出这个人格境界高度,最终看出书法家的是否有正大气象。正可谓: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庄子《庄子·人世间》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诚哉斯言!

  坦率地讲,当代书坛最主要的方向是被西方拉走的,即受到西方后现代大杂烩虚无文化价值观的极端影响,而其背后则是一种中国书法的民族虚无主义。我想如果对这些现象坐视不管,很有可能是中国书法文化品格的逐渐消失,剩下的就是一些琐碎形式和人为炒作。故在尊重每个书法家价值选择的同时,必须强调“守正创新”,即尊重传统,尊重经典,走进魏晋,走书法之正道。现在中国书法中个别所谓的创新,表征出来的却是“守怪创新”,在数典忘祖中津津乐道与文化的歪门邪道。我们应该在古人经典基础之上,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书法文化。东亚应该提出自己的书法文化价值观,摆脱西方后现代文化的桎梏,这是当代东亚书法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既不能完全跟着日本现代书法走,也不能完全跟着韩国式的书法走,更不能跟着欧美流行的后现代“波普文化”走。那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贬低是行不通的。不思超越就永远没有超越可能性,于是越写越差。我们可以在形式的现代性方面探索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使内容具有更多的整合传统的精神气韵。当务之急不是改变书法的精神形式,而是要让世界学会欣赏书法。世界各国美术人士要成为书法的真正知音,就要提升自己的书法趣味,直到能够体悟笔墨韵味,感受书法的最高远的境界。而西方绘画,特别是那种玩世不恭的行为派的艺术其实非常肤浅,甚至只是一种意义虚无的闹剧,但是它要成为真正的艺术还有待来日。

  书法是具有广泛文化影响力的艺术形态。书法只要是张挂展览出来,就有其文化传播学的特点值得注意:社会共同体的公共领域的书法评价机制。今天挂在美术馆的书法作品是给千百人看的,它的价值有赖于社会共同体的基本评价机制,也有时代感和社会当下对这个作品共同营造的文化交流对话氛围。在公共空间的文化影响力增大的情况下,书法的境界提升不仅触及到个体自由的行为,同时变成为民族文化导向的重要方式。

  书法书写是一种文化交往的共识,人如果不再书写,他就只是内心独白而难以表达。一旦他用笔写下,他就需要“主体间性”和“他者间性”的理解,也就是说,需要我与你、我与他、我与人类的沟通。这使得人类终于走出了局限性的区域性,单个性而变成了他者性、主体性、文化连带性以及世界性。人就是从个体到他者、群体、社会、区域与世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书法的书写具有了重要意义。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书法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支撑就会变成粗浅俗滥的本能书写,变成所谓的表层技法,甚至更可悲的是变成了某种赢利工具——稻粱谋。这样一来书法必将走入死胡同。我们不允许中国书法丧失文化而走向所谓的纯技法作秀和市场炒作。我们倡导书法的文化价值观,倡导书法背后精神的哲学和超于哲学之上的人类交往的生存模式,这正是书法书写的根本意义所在。丧失了这一维,书法就仅仅变成匠人们的一种世俗活动。

  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书法在群众艺术运动之后,将进入推出书法名家和大家的历史进程。对青少年书法教育而言,坚持文化书法经典和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书法与时代、书法与生活、书法与文化的关系,保证新世纪书法艺术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因为,书法文化延伸着中国人的精神,书法加固着中国文化的核心!

  最后,谈谈热门的书法创新问题。“创新”是对一个书法时代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对每个书法家的要求。正如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哲学一样,但每个人都不一定都要成为哲学家;正如金字塔地基很宽,但代表最高高度的只有金字塔顶上的巨石。天才和创新不是经常出现的,真正的原创性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类担当了原创性的潜在大师必须“四大皆备”:一是书法诸体皆备了然于心,二是具有非常锐利的识别鉴赏和批评能力,眼光独特,批评超迈,风格高雅;三是他知道今天和未来将出现了什么书法形态,需要什么书法美学原则,将出现什么样书法大家,而绝不是盲目跟风。第四,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和超越时代的能力。所以真正伟大的书法家是“珍稀动物”。

  创新也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原创性。这是跨时代的、标新立异的,它的出现是对后世影响千百年的。二是创新性。它的创新是一时一地或者就是一个流派。三是标新性。发现什么吃香了,什么成潮流了,成气候了,于是就去标新。可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我注意到,西方后现代艺术进入全世界各国以后,确实带来了很多乖戾和凶蛮之气。中国文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原创性和真正的创新消失了,人们今天大抵只能把握的就是标新性。

  中国传统书法之美,任何人都不能彻底否认。不管是对帖学还是碑学,如果他否认自己这点家底的话,就是数典忘祖,这种虚无主义倾向不可取。从王羲之到沈尹默,大部分都是手札。一心为展厅创作的书法,大抵以近几十年为热。《丧乱帖》、《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都是手札形式,是袖珍的、平视的。今天,现代性建筑或者说公共性建筑的特点是有很多大厅广场和展厅,视觉冲击力成为热点。现代建筑形式的变化影响人的审美思维,需要我们相应在创作规范上做出调整。我们在掌握到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后,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在文化韵味。今天的热门的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学恰好是融铸了中国精神,比如说和谐、宽容、整合等。

  人是需要有灵魂的。为什么二十世纪的很多书法,很难成为经典,为什么很多书法大家在世的时候,轰轰烈烈,名重于世,刚刚去逝,却是门可罗雀,而且,评价四分五裂。书法不应该是名利场,而应是清流,可以涤荡心灵。今天中国书法应该在国力强盛,文化振兴的时候,重新告诉人类,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圈的重要基石,是东方世界的瑰宝,应该是人类的,并且,书法一定会成为人类的!

  我们的学术研讨会已经进行整整四个小时了。大家畅所欲言,意犹未足,谈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和价值取向,可谓一次有深度有广度的学术研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