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文化书法系列笔谈之二:什么是文人书法?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4-03-28



文化书法系列笔谈之二:什么是文人书法?

 
 

    编者按:2012年,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招收第三届书法研究生班,在经过近两年的系统书法和文化训练之后,学员对北京大学书法所倡导的文化书法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为此,书法所组织了大家围绕文化书法进行系列笔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系列笔谈共分五个专题,分别是“在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之间如何抉择?”“什么是文人书法?”“新世纪中国书法何去何从?”“书法经典的美何处寻?”“如何确立传统文化与书法的本体联系?”现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万明辰:第一,中国的文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结构并非单一的以文或以文学文艺活动为主的人人群,由于古代以文取士。凡能进入中上流阶层的人,大多有文名。在这个文人群体中,有官吏、学者,思想家,艺术家等等,但他们最基本的特点是都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甚深,有深厚的儒家、道家、释教为买家素养,表现在书法上,就是“书卷气”十足。二是文人以文为根本,传统文人秉承“以文载道”的宗旨,更注重文章的功用,书法只是文之余事,所以,文人书法旺旺不斤斤于点通,不刻意追求技巧的精熟,而是更加注重直抒胸臆,更加注意表达。所谓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所谓无意于佳而佳,重在性灵的抒发。古代苏东坡、徐渭、傅山,现代鲁迅、郭沫若等可为代表。第三,从书写内容上看,文人书法,大多以书写自己的诗文为主,往往是诗文、书法相得益彰。宗旨,中国的文人书法,更具有多层次的审美张力。

侯雷龙:文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也是世界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中国古代文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中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世人的尊重和敬仰。然而,文人并非是指只读过几天书,或者只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古代对文人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一般意义上来讲,一个普通的文人必须诗书画印并举,要有深厚的文学底子,识文断字,作诗填词,对他来说只是一门很小的技巧。书排在诗之后,写一手漂亮的书法远远没有诗词歌赋重要,至于画和印,更是微不足道了,所以古代在中国封建社会体系中,做一个文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说到文人书法,很多文人则是不以为然,书法对他们来说只是余事所玩而已。尽管这样,文人书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十分明显。首先,文人书法具有很浓郁的书卷气。在文人的心中,诗排在首位,书法排在第二位,一个成功的文人,首先必须是以为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这种学识的积淀在无形之中融入书法之中,文人书法中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浓浓的书卷之气,读之,观之,如临兰花,香气醉人。其次,文人书法的存在是中国传统书法传承的保障。细读中国书法史,细观书法名帖与名碑,这些传统之作基本上皆出自文人之手,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第三行书《寒食帖》,这些大作无一不是文人所为。最后,文人书法中的担当和趣味。常言道,武可定国,文能兴邦,在传统文人中,儒家教育思想起着很大的作用,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最后的终极目标,所谓寒窗苦读不仅仅是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更重要的常侍君王侧,随君治国平天下。正是心中有这样的终极目标,这种大丈夫处世治国平天下立功名的雄心,所以在他们的字里行间也就流露出担当天下的责任感。同样,文人书法同时也受写意绘画的影响,篆刻的影响,无形之中文人书法中的趣味性也就欲然纸上,如苏东坡的书法扁平又厚拙,颇具趣味。

黄厚华:文人书法的首要特征是文化内涵,即书之有物,渲之有情。书法自有汉字始便已产生,汉字本身的线条结构之美,为书法借以抒发情志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也使得书法成为异于其他所有艺术形式的独立艺术形式,极具抽象性,富有创作空间。魏晋之后,书写逐渐摆脱了书法记事的功能,真正形成了艺术门类,还要源于文人注入书法,即文人书法。宋人讲求书法的“尚意之风”,也彰显出文人书法的四大特征: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有强烈的书卷气,因文人皆有个性迥异而形成风格各异的书法个性,以及对意境的孜孜追求。如“四大家”苏黄米蔡,皆为文人,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个性鲜明,其书法皆大有成,尤其苏轼的《寒食帖》被后人称为第三行书。可见,书法正因为其文化内涵而表现出勃勃生机,因为其可渲发情志而日久弥新,传承至今,仍让人神往。现今社会,人心多浮动,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又甚,加上文字功能的弱化,许多人忽略甚至否定文化之于书法的重要性,出现了文人不书法,书法不文人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书法水平跌入了历史低点。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恰逢其时,立足北大的文化根基,将书法重新拨回文人书法的正途,无疑在当下对书法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平台和可能,功德无量。

庞源:文人书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浓郁的书卷气。纵观中国历史,著名书法家都是文人,没有专职的以书法为生的人,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推崇文人书法的,尤其是宋元以后,因为文人书法具有文化气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神韵,是不同于以写字为生的书匠的,他们一般都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笔性,书如其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宋四家的苏黄米蔡来说明,苏轼讲求唯我笔意,超凡脱俗,黄庭坚追求雅韵,其字刀兵铁马,而米芾追求真趣,而最有正义的蔡襄也是为人正派,虽说其字是宋四家中最无创意的,但字如其人,足见二王颜真卿的风格。文人书法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层次,即以儒家的和谐来治国,中庸之道,以道家的神妙来修身,超凡脱俗,以佛家的慈悲来养心,无色无空,生死轮回,因果必应。而现在的人们所推崇的文人不书法,书法不文人,则是扰乱了秩序,文人的书法更能将文人自身的修养与书法的修炼结合起来,反映情趣与抱负,卓绝的书匠书奴因为缺少文化的修养与内涵而显得缺乏神采,我们更推崇提高自我修养来使得书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晓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的指纹。书法伴随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晋唐宋时期的书法更是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是后人的典范,如二王、宋四家等。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文人书法,注重笔势、墨色、章法和线条,讲究用笔的技法,将笔法技法运用到极致,但更重要的是书法体现的笔者书家的思想精神。文人书法重视书家自身的文学涵养,且多数不是职业书法家。绝大部分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们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有诗词作为体现书法的作品的养分,也有将人生经历和感悟通过书写加以体现,让人体会到作品不只是意见书法作品,更多的是从书法中表达书家的精神和意境,如三大行书,无一不是从内容到笔法章法的美好体现。我们可以将这种有高超技法并有文化底蕴的书法称之为文人书法。

沈东南:书法的原材料是汉字,书法是以文化为本体依据的,应该谈书法本是文化的、高雅的、文人的。既有文人书法的提法,首先应该是,文人书法给人的感觉是扑面而来的文人气息,清正典雅,不激不厉,不温不火。其次是文化意味很浓厚,格调高雅,内容不离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给人以正能量,催人奋进。第三文人书法能透视出书家的学养。第四文人书法反对丑乱怪,做到笔墨章法书写意象都能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狭义地讨论文人书法要谈文人不一定能书法,能书法的文人有的富有阳刚之气,有的则猥琐不堪,有的仍需下技法功夫,进行技近乎道的提升,最好要写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

杨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表现形式,有着深刻的思想,好的书法能够诗人赏心悦目,达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文人书法是有文化的,有思想的,有境界的。书法要技法,首先文人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再传承文人的浪漫情感和哲思。历代书法中,流传最广的大多都是文人书法,比如王羲之,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是饱学之士。后世的书法家往往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所以文人书法的特点就是书法精美,内容高远,书以载道,书以载德,传承不息。

张仁:文化是书法的根本,书法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书法就没有灵魂。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例。永和九年,文人在兰亭雅集,王羲之作序,被人后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那是因为第一是内容美,文章开头交代事件地点人物,接着描写风景,关键是内容很向上,感慨人生短暂,倡导珍惜生命,看得出它主要思想受到玄学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第二形式美,一是笔法美,下笔无滞,自然流畅。中锋用笔,以侧锋取险,方圆结合。二是字法美,大气磅礴,有王者之气,三是章法美,一气呵成,前呼后应,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像一首诗歌,又像一幅画,让人百看不厌。这样的书法是文人书法的经典。

陈建胜:文人书法的首要特征是其作品中所散发的浓郁的书卷气,而书卷气的缺失正是当下书坛最大的弊端。基于此,王岳川教授提出“文化书法”,以“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为目标,可谓切中时弊。具体来讲,文人书法的特征还有以下特点,一是重书法内容上讲,书家所写内容是诗词妙文,经史子集,或为自己所创作的诗文,历代大家无不如此。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寒食帖》等,都情思悲切,由身世所遇而感发,打动人心。书法与内容的美的完美结合。其二是从书法家本身来讲,历代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大文人,王羲之、董其昌等,都由仕途而文人、而书法,以书法抒发自身的情感,心性流淌于弊端。至于在野文人,其书法更加纯粹、恬淡,如邓石如,终生布衣。最后,传统文人将儒家治国平天下之担当,道家治身的通达,佛家治心之超脱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反观当下,书法逐渐脱离传统文化,或为美术院校纯粹炫技,或因西方思维而走向另一极端,皆不可取。

傅子会:文人书法带有很浓的书卷气,有很浓的文化气息。文人书法是文化和书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的大书法家一方面钻研传统,不断提高自身造诣,另一方面也在文化上有修养。文化书法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大千世界,传达书法家的意趣,因而具有书卷气。二是文化书法大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使书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三是文人书法具有传承性。

何素飞:文人书法的典型特征是书中飘逸着浓郁的书卷气,魏晋时期的作品,有北雄奇南秀美优雅的意境,深入其中就可深深领略。文人书法的内容多是经史子集,把文人的学识融入其中,加上深厚的道艺,并引导入宇宙的阴阳二气和自己脱俗的神韵格调,具有生动感人的线条和让人向上的精神享受。文人多不是专门的书家,没有一丝的匠气,走进他,会是美好的情感享受。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大的几次磨难,让文人的书法大受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大字报代替,反对传统,加上20世纪末来,西方文化的冲击,让文人书法受到很大的抑制。王岳川教授提出十六字方针,指出浮躁的中国需要文化书法,需要自己的本土文化来作为精神食粮,这一点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如果得不到继承,就会渐行渐远,因此发扬传统的文人书法精神势在必行。

黄青:书法分很多流派,如体系、门派、现代后现代,超前,甚至天书,无奇不有,群魔乱舞,唯有文人书法为正大气象,永不落幕。文人书法的概念,首先要出于文人之手,要有文化内涵,文人气息,更有一种文化神韵,文人书法不同于民间书法,不搞流行书法,不搞江湖气息,透露出文人之雅韵,文人书法保护着内容美和形式美。总之,“文人书法文人书”,它走入历史走出历史,高雅传承。自古至今,没有一个大书法家能超越文人书法,在书法的道路上,要注重文化学问,提高修养,超凡脱俗,方可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

雷江:文人书法前提是文人,其特征之一是文人性。古人所讲的文人称之为士,不是今天所讲的知识分子的文人。文人必须有士的精神,也就是古人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人书法必然决定了其性质和高度。文人书法的文化性就是其核心,体现在作品上就是书卷气。当然,书卷气不是弱书生气,而是一股“立天地心、立生民命”的浩然之气,气贯长虹之气。其二是从书法内容上说,文人书法在内容上是以经史子集为核心内容,同时多书写自己的文章诗词,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包括古人师生之间的手札书信唱和等,其集中体现为积极向上。文人书法不会去写媚上的文字以为稻粱谋,而是写其心的浩然之气。其三是文人书法的最终取向不同于其他书法。文化书法的价值取向在于由技而道,技术不是目的,道才是目标。所以,多不求工,而是将其视为抒发胸怀之气的载体。中国文化里最主要的三种思想体系,一是求和谐的儒家思想,二是求萧散逸妙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三是求慈悲利己利人的佛家思想,这三种思想使书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书法代表是颜真卿,有浩然之气,道家书法的代表是王羲之,书法内刚外柔,散淡清丽,不失风骨,佛家书法的代表是弘一法师,其出家后的书法无一丝烟火气,天真烂漫,无限悲悯。还有唐代的怀素等,他们的书法不在求工拙,而在于追求表现自己的内在性情和人生理想,是人格精神的写照。

卢淑艳:文人书法的前提是文人,特征之一就是文人性,都是大学问家,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特征之二是内容有别,文人书法以经史子集为主,有深刻的思想性,有浓郁的书卷气,突破技术的层面,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即道。书家的情感个性思想融入其中,呈现文人书法特有的神韵。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接近,主要是学习经典,发扬传统,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情感,对新世纪书法有重要意义。

涂君: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文人书法。从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梳理出这样一种现象,现今留存的经典书法作品多是历朝历代的官吏和有学养丰厚的士人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官吏都是饱览经史子集的读书人,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而为官一方,个个都是满腹经纶,诗书才艺全能,于是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独特的“文人书法”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文人书法”史。文人书法的主要特征有一下几点:第一,文人书法的雅趣,中国古代文人,书法是必修课,天天都要与毛笔打交道,在饱读诗书之余,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处理公文、函件,以及言咏志趣的诗词歌赋,需要用毛笔进行大量的书写,这种书写文人气十足,追求品格高古,超迈脱俗,处处表现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雅气、雅趣、雅品。第二,言之有物。中国古代是大夫阶层由于饱览诗书,长年浸润在经典文献中,都有兼善天下的报国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古典文献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反映浪漫理想的《桃花源记》,反映现实生活的《卖炭翁》等,这些都是文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心中理想的真实记录。第三,文人书法要反映文人志趣和志向。中国古代的文人书法很多都是文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和理想诉求。如著名的《兰亭序》的后半部分,在论述修禊之事后,感怀天地与人生苦短。很多大量的诗词作品更是文人书法的典型代表。

王佑成:文人书法讲究书法必须具备广博的学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文以载道,书以载道,技近乎道。文人书法注重从内容上写经史子集,写儒释道学统。如弘扬儒家的和谐之境,谈治国。道家的神妙之境,谈治身。佛家的慈悲之境,谈治心。从形式上看,文人书法讲求线条质量、笔法、章法,不怪异。沉着痛快,充满书卷气。从意境上看,文人书法,率真,趣味无穷。师古而不泥古,彰显个性特征。如王羲之中正,刚直内擫,飘逸洒脱中有刚健。如颜真卿书法,屋漏痕、锥画沙,沉着刚健,力透纸背,篆籀味、金石气跃然纸上。苏东坡等书法率意、偏而不倒,挥洒豪放,开启了宋代“尚意”书风,其特点十分明显。文人书法在学养上让人最为关注。历史上最经典的书法大家,都是学养上有着深厚积淀的。文人书法,都表现了浓厚的书卷气,摆脱匠气、俗气,以致成为世代传承的经典之作。

武绍海:文人书法即是文化书法,是重书法的文化性的书法作品。首先文人书法是讲究书法的高古的格调和文化气息,不重技术表现,即“文大于技”。其二,文人书法传达的作品内涵,是具有表达中华儒释道文化的精神层面,注重文化的表达意象。其三,文人书法同时也讲究高质量的笔墨技巧和笔墨功夫,是艺术高层次的提升,更注重文化的表达意境。历史上王羲之、苏轼、郑板桥等都是文人书法的代表。他们都具有高超的笔墨技巧和高深的学识修养,留下的作品笔墨精炼、气息高古、格调高雅,更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都体现了文人的情怀,其审美观、价值观是时代的表现。其四,文人书法思想性,普遍体现的是中华传统儒家、道家、佛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并具有长久的传承性,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经典是文人书法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内容的统一。

席北明:书法乃文化,文化乃以文人为基础。文人书法是以经史子集为内容,以传统“书法”之法为根基,结合文人的学识、品德、情感、人格、社会环境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如大文学家苏轼、官员王右军、颜真卿以及赵孟頫等,无一不是文人书法。其内容表现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经史子集,具有典雅之意,有时是表现文化人的自我创作,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与人文,其形式是美的。从笔法看个性,从墨法看意境,从结体写习惯,从章法看气势状态等,如当今的毛泽东书法,郭沫若书法,看启功、沙孟海等,看李叔同等,鲁迅、胡适以及沈尹默这些北大学人的书法,真乃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书法表现的最为明显。文人书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有规有矩,字字有手法,笔笔有根源。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创新中有扬弃。

许宗武:文人书法的特征是带有浓厚的书卷气。其一,书法大家必是大文人、大学者。读万卷书,下笔自有神助。历史上的三大书家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无不是大文豪、大学者,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经史子集,对儒释道无不精通。三件作品《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的内容都是作者本人所作,加上自己的情感意趣表达,成为了不朽的作品。其二,文人书法的笔法、气韵均能体现出文人的个性、气质,线条质感符合法度,一点一划,字形结构,整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笔墨韵味,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让观者能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体会书作者的情感意趣。其三,文人书法有别于现今书坛上出现的那些市井气、酒肉气、庸俗气,而是展现的是堂堂的文人的书卷气。书作者的传统功力的深厚,学养学识的高低,笔墨技巧的掌握,无不体现在作品中。雅俗高下一目了然。那些急功近利,不学无术,投机取巧,故弄玄虚之辈,岂能有文人书法的书卷气息。其四,诗书画印、经史子集是每个文人必修之课,缺少任何一方面,都将无法登上历史的高度,当然对儒释道也必须有较全面的了解,方能成就,否则,有所缺陷难以到达“金字塔”的顶端。其五,现今社会“文人不书法,书法不文人”,有的书家连平仄押韵都不值,却自己到处写诗填词,而另一批书家称好,当然这些人也不懂诗词知识,可笑之极。其六,北大学者王岳川教授提出的文化书法,正是文人书法正规道路,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守雅、守美,不守怪守丑,正大气象,大光明、大气象。他的书法真正体现出文人书法的特征,技近乎道!

赵福堂:文人书法是文人学问之余的书写,有自然率真、抒情、写意特征。在宋元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文人书法以创作者来说,它需要创作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悠远的历史文化情怀,对书法、绘画情有独钟。如宋代的“苏黄米蔡”,苏东坡一生被贬、被排斥、被诬陷,却永远唱着欢乐之歌,像这样一位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天才,孕育了千古传奇。苏东坡,书法中自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你看他的书法真的无法吗?真的无意吗?绝对不是。苏东坡书写势斜倾,点画肥重,端庄敦实都代表了传统的审美特质。东坡的无法都是他自然心性的流露,对世俗险恶的反叛。一路写来,挥洒自如,一如大江东去的豪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唯美深情。如现代书法状况,专追技巧,不务学识,“书法不文人,文人不书法”,状况堪忧。因此加强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实现书家学者文人与历史的要求。北大王岳川教授提出的文化书法有着历史的思考,现实的批判,未来的眼光,功莫大焉。

赵宇鹏:文人书法的主要特征是书卷气。书卷气是书法家的整个文化修养、信仰及人格力量在作品中的呈现。以王羲之书法为例,他的作品被誉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阁”,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成为书法“中和美”的最高典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表现了魏晋风骨、魏晋风流,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那种豁达的心胸,游于艺的精神境界令后世倾倒。宋代的苏东坡也是文人书法的典型范例。他一生坎坷,屡遭贬官,其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而他的书法,也随着他的经历,呈现出奇绝雄奇的神韵来,环境愈来愈是艰苦,愈是磨难重重,却没有泯灭他的艺术创造力和为苍生为国家的情怀,所以,愈加在书法中有奇拔之气。他的《寒食帖》,就是那个时期的力作。字里行间,倾诉了作者的生活境遇,恶劣的生活状态,没击垮他,而他也正是在这种天无绝人之路的信仰之中,和为天下苍生祈福的悲悯情怀中,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非常的了不起。只有具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熟的书写技巧,才能完成这件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力作,为它的诞生而振奋。书法史,终将会留下这样的好作品的,历史是公正的。

刘巍:文化书法的前身就是文人书法。中国书法史上少有职业的书法家,冯承素是一例,但其书法流传后世极少。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绝大多数是名士,大将,高官。王羲之、苏轼、黄庭坚等,他们也都是有名的文人,才情、学识高人一等,胸怀抱负高远博大。他们既成就了不同凡响的事业,又成就了超凡脱俗的书法风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文人书法的特征有:其一,内容富有才情,学养深厚,如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在苍茫雄健的笔意中,书写其在困境中的豁达与乐观。每读其诗,都会为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感慨不已,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其二,境界高远,飘逸自然。无论是王羲之还是苏轼、黄庭坚等,都是对人生最纯真的情感流露与对书法的执着追求,表达出他们对自我与社会人生的深邃理解。其三,技法精道,有个性追求。书法首先要笔法、章法、布局都能合理运用于表达,展示自我的个性,追求 “技近乎道”。文人书法发展到今天,文化成为书法的本体依据,王岳川提出的“文化书法”的观念,旨在对当代书法乱象加以斧正,引导中国书法认识能够重新认识并重视中国文化传统,书写经史子集,加以文字勘误,秉承重用精神,在文字学、文献学、诗词格律上严格要求,从而真正表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钱继权:文人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文人须遵循三个方面的修养,一是儒家的治国理念:中和重用,激励进取;二是道家的治身修炼:气韵生动,翰逸神飞;三是释家的修心悟道:非色非空,无法无我。纵观历史上的经典,无不具备这些特征。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其思想、风度高远,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反观当代精英,多半还只是“技”的层面,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方面极少涉及,如何养得此魏晋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