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文人书札中感受生命审美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1-06-13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书法所所长)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而手札则是一种超越形式进而直指心性的艺术,在流动着的徒手线条中展现出人的内在情思。因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蔡邕)

  书札作为书家自由书写的艺术,在古代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然而当代世界笼罩着一种形式化、规格化的气氛——印刷品泛滥,电子复制使艺术日益走向形式化商品化,当代书法和其他艺术正变成不断与自身本体脱离的求新异过程,作品成为一种没有尽头的试验。这种令人窒息的花样翻新的结果是沉默和失语,艺术成为无对象的技术至上角逐,甚至成为心性缺席的走极端反文化的形式,于是,书法大展一个接一个,而日常交流的手札却几乎消失殆尽。如何在日益信息化科层化的社会中,保持住人间的诗意、生命的意义和书法的人间情怀,是当代手札必得面对的问题。

  古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文情怀与他的笔墨相合拍。我们在王羲之众多的信札中,可以看到魏晋时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精神。王羲之大部分作品都是给亲友的书札,其书风潇洒而成为晋代尚“韵”书风的代表,传达出晋人尚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的审美理想。他把隶书、章草、草书揉合为行书,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自我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王羲之书札强调“意”,系指书家的心性情感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人的内心的悲喜哀乐和意绪情操。而且这“意”必须融入笔墨之中使得书札充满意趣笔韵,具有飞动美、错落美、中和美,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

  古代书札作为视觉艺术却具有音乐的律动感,而成为一门抒情写意的心灵艺术。书法成为古人心灵交流互通的文本依据,成为精神默契认同的文化场域。书札作为文化的过滤器,过滤掉了那些世俗之物和人格面具;书札作为灵犀相通物,表征出互通信念写读双方的心灵频率的一致性。汉代蔡邕论及书法抒情本质时强调“情”、“性”、“怀抱”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价值;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认为书法抒情性、表现性书法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能充分传达书家的个性风貌和情感意绪。而清代刘熙载也是书法表现情感的倡导者。可以说,书法尤其是书札是通过抽象的点画字形线条表达主体激情和生命深处难以言状的律动的极富表现个性的表现艺术。

  古人书写之前,常常点燃一炷香,焚香“如对至尊”表明对书法的敬重,而袅袅青烟能让人脱俗纯净而收摄沉静,达到“坐欲安,视欲专,意欲闲,神欲鲜”之境。在恣意书写时,能够有袅袅琴音相伴,定能使书与琴交相辉映,使书写者涵泳弥漫周遭的韵律而感到身心解放,而感到天地万物的线条律动和情感旋律线的无限伸展。书法之美要求内功深厚中锋入纸,“力能扛鼎”而“力透纸背”,用笔讲求外圆内方中侧互用,在起承转合中中展示轻重疾徐、顾盼生姿,以清远通透,清微淡远为妙。

  手札的书体以行草书为主,书风大抵以自然放松、典雅平实、素朴内敛为多,具有书法原生态的明心见性。作为自然放松状态的文人气息相通的凭证,最能体现人我间最为自然真实的生存状态。然而,当代书法与文人修为脱离甚至背离以后,出现了书法家商品化、展览视觉化、书法群体江湖化倾向。书法家成为独门技术的“职业”人员,文人里书法日渐远去。各类书法展成为技法较量和关系拼比的战场,文化含量淡薄,文人身份不彰,文化身份不明,成为了时代书法的症候。于是乎,文坛宿老能写一手典雅的文人信札实在是凤毛麟角;反过来,大量知名书法家甚至著名书法家基本上与文人不搭界。这种书法与文化分离现象,值得关注,更需尽快改观。

  我手上有多种文人甚至是大文人书札——季羡林、张岱年、饶宗颐、汤一介、李泽厚等,每次浏览,昔日场景如在目前。而我自己也坚持写手札二十余年,可惜,我的一些学者朋友日渐离书法远去,说行草书看不懂,我只好用楷书书写,那种书写的心境和行笔一致的流美感消失了。到后来只好用短信和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其后,在一些网站上看到我给朋友写的手札在出售,感到写手札的意义更为淡漠。

  尽管,今天书坛重新兴起“手札热”,不仅拍卖行如中国嘉德举办的拍卖会上,收录了陈寅恪、丰子恺、陈垣、启功、朱家溍、王世襄、徐森玉、史树青等13通16页书札拍出了高价,而且,各类书札展和书札集出版物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保留这个时代作家和学者们的手札、文稿的善意,但是,也应该看到:“用笔的不完备不精到也是现在‘手札结构’书法的重大缺陷。一部书法的发展史,其实正是一部书法线条的衰退史!就书法的线条而言,越古越厚,越古内含越丰富,虽然在这里‘时间’的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即便是在单纯的“笔法”方面,现代人也是无法与古人相比拟的。不少‘聪明’的书法家采取用色纸或做旧等手法来弥补‘时间’的不足,这显然是掩耳盗铃式的尝试!……现在“手札结构”作品,大多只能够是放大了的‘伪手札’而已”(朱培尔语)。

  书札之美是超越时代的人性自由舒卷。当书札向理解它的欣赏者敞开时,它就是将艺术和世界双重奥秘展示出来,并指明我们自己书写书札时如何避免落入空洞形式的陷阱,重获手札的人性境界的最佳途径——文化深度和心灵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