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名师精英班
林峤题荐 | 山居墨痕——李祥瑞的书法之路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5-07-19
林峤题荐 | 山居墨痕——李祥瑞的书法之路
▲李祥瑞,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学本科(进修),北京大学首届文化书法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四川天府新区书法家协会执行秘书长,四川省青少年文联书法专委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香麓墨馆艺术学校校长,四川一零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吉庐书画馆馆长。四川省文联"百佳推优"工程入选作者,"国学修养与书法"四川省书协第一、三期青年创作骨干研习班成员。
【主要艺术成就】
国家级展览:
2022年全国第五届草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21"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2020"中国书法·年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省级展览:
四川省政府第二、三届文华奖(四川省文旅厅)
四川省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
四川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四川省第三届临书临印展二等奖(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第三届全国颜真卿奖书法作品展(全国展)
名家题荐
山居墨痕
——李祥瑞的书法之路
巴岳巍峨,蜀水纡回,古巴蜀千年文脉,乃毓今世书坛俊彦。祥瑞李君,南江人士,诞于米仓古道之侧,长沐山水灵秀之气,今已卓然有成,屡获川省书展嘉奖,更于全国草书展、书法年展等艺林盛会中脱颖而出,名噪一时。
忆君习书之路,拳拳之心,令人感佩。幼岁居山中,虽无名师指引、善本临习,然以字典为帖,旧笔为器,孜孜摹写,竟启翰墨之蒙。及入庠序,虽非专攻书道,犹日课不辍,志愈弥坚。毕业后,创业办学,诸事纷扰,仍于斗室辟斋,每至夜阑人静,便展纸濡墨,临池不怠,终成今日之硕果。
至若书艺取法,君更是博采众长,转益多师。自欧阳询打楷书筑基,溯二王以究魏晋风流,临《集王圣教》《淳化阁帖》以探笔法、字法精微,参《史晨碑》《袁安》诸碑以强字势筋骨。复融董玄宰之清逸、米元章之奇崛、怀素之狂放,更撷取东瀛藤原行成之妙韵,冶于一炉。观其书作,线条飞动如惊蛇入草,结体跌宕而不失端严,章法浑然天成,碑骨帖韵相济,古意与新姿并存,自成一格。
君自号“大山居士”,足见其眷恋桑梓、寄情自然之怀。书法于君,非独技艺之修,更是心性之养、道统之承。为师者,愿君秉承初心,踵武前贤,于书艺之道再攀高峰;亦盼君广育桃李,薪火相传,为书坛文脉绵延贡献心力。
林峤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25年7月1日
▲《陆游咏四川诗三首》 尺寸:78cm*5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仿古微喷
专业评说
大山溪涧蕴祥气 墨写云汉沐瑞光
——李祥瑞其人其书述评
□李青刚
大凡山水相依的地方,皆人杰地灵,文脉通达。巴中南江,古属巴国之地,汉为益州之境,这里有奇特的岭脊地貌、迷人的瀑潭秀水、壮美的峡谷风光和本璞的古巴蜀文化。生长于此,滋养身心,祥瑞之气蔚然而生。在巴山之壑、南江之水的光雾山下生长的李祥瑞,便是从这米仓古道走出的青年书法才俊。
▲《大唐故张府君墓志铭拓片题跋》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宣纸
笔墨耕耘 不走捷径
当处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学书者众,但能脱颖而出者寥寥。故古往今来名留碑帖史志之书家,皆“出於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语)。祥瑞兄岁近不惑,但视之而立,为人淳朴友善,意气风发中带着谦逊和儒雅。近年来,已经成长为四川书坛青年作者中的中坚力量,这从他连续多年省展获奖可见,更是在全国第五届草书展、中国书法•年展中施展身手。展览是一场考试,是学书者检验创作水平的赛道,虽不能代表作者的最高艺境,但也并非茫然者侥幸可得。展览和获奖背后,往往是日夜临帖、笔墨耕耘的成果。祥瑞多年的书法之路,便是书法人“不走捷径”的最佳诠释。与祥瑞兄相熟十载,亦师亦友,在他身上,我真切地看到一位青年书者“深学细悟,笃行力行”的艺路历程。
▲《林散之诗数首》 尺寸:180cm*75cm 创作时间:2021年 丨 书写用纸:泥银
三尺书桌 从不停怠
大凡书艺精进者,过往都曾有学习书法的艰苦岁月。听祥瑞兄谈学书启蒙,感慨颇多。少时学书心慕手追,但大山里的孩子不知字帖为何物,也没有书法老师的指引,就觉得一切与文字有关的东西,都很有意思。懵懂间发现一部旧字典,开始用祖辈留下的旧毛笔抄誊。日积月累,几年间竟写成厚厚的好几本。真正学书虽从大学开始,也并非科班专业,但逐渐有了方向和审美,心向往之,从未停怠。毕业后以生计为先,出身大山里农家的祥瑞,身上始终有一种最有韧性的动力,年纪轻轻就成为企业骨干,并艰难创业,还创办了香麓墨馆艺术培训学校。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他学习书法的执着热情。几年前去过祥瑞家里的“书斋”——客厅一角两张旧课桌对拼,书籍和文房满满当当却井然有序,这里成为了祥瑞出差归来、夜幕降临后的“大天地”。也就是在这三尺书桌,他写成了一件又一件获奖入展的作品。而立之年,祥瑞拜于书坛名家林峤先生门下,成为入室高足,先生施仁有加,祥瑞博学用功。以此来看祥瑞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便不足为奇了。
▲《省国学班学习日记》 尺寸:138cm*50cm 创作时间:2021年 丨 书写用纸:泥银
钟情魏晋 敏求二王
《论语·述而篇》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书之道,非敏学无以立其本,非精深无以其奥。祥瑞书法学习从欧阳询入手,深耕羲之手札,着意《集王圣教序》与《淳化阁帖》多年,并以《史晨碑》《袁安碑》等作为字法结构与线条质感的根基,近年来,在系统学习中,对董其昌、米芾、怀素等笔意深入探索,尤其吸收了日本古代“权迹”书法代表书家藤原行成的《白乐天诗卷》之精粹。祥瑞钟情魏晋风度,以晋唐书法为法鉴,多年旦夕砥砺,临池不辍。观其书作,线条灵动生逸,结体动静相合,整体错落参次而气韵生动;章法不作大起大落之布局,而是寓摆动、错落、对比、呼应于自然承接之中,以文人之风,呈中和之美,逐步形成了内含筋骨、形质兼蓄、格调高古、碑帖融合的独特书法面貌。
▲《选录林散之诗数首》 尺寸:180cm*85cm 创作时间:2022年 丨 书写用纸:仿古微喷
识趣穷理 安身立命
明代洪应明著《菜根谭》曰:“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记得庚子疫情放缓,与祥瑞兄约茶谈书,期间他临写古人手札,下笔如行云流水,神采飞扬。一平尺的斗方上,其笔锋上下游动,左右擒纵,精微处见性情。点画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指腕之间。虽是临写,笔端之意由心而起,流畅的线条,俊逸的墨迹,犹如大山之云雾,氤氲和谐却又丝缕分明。我想,书法是心性的表达,是情趣的升华,是大拙若巧的思考,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读深耕后,呈现出的和而不同之境。这一点,我和祥瑞有共鸣,都在养家糊口之后将书法作为安身立命的毕生追求,故彼此也成为一见如故、一路同行的书友。
▲《藤原行成选临》 尺寸:180cm*55cm 创作时间:2024年 丨 书写用纸:仿古微喷
祥瑞生长于大山脚下,已多年生活于成都,但常以“大山”落笔,亦署“大山居士”。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依我之见,书法家从来都不是坐卧书斋的书生,应该是足行万里、胸怀豪情之人,唯有立足于天地自然,方可心中有笔墨沟壑,以此与祥瑞兄共勉。 祁祝在这学习书法的最好时代和最佳年龄,祥瑞兄创作上多出精品佳作,再登高峰;书法教育中衔引后学,桃李满园!
作者:李青刚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四川天府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李祥瑞作品欣赏
▲《陆放翁咏四川诗九首》 尺寸:96cm*96cm 创作时间:2024年 丨 书写用纸:仿古微喷
▲《藤原形成选临》 尺寸:180cm*96cm 创作时间:2019年 丨 书写用纸:蜡染纸
▲《藤原行成选临》 尺寸:25cm*3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老纸
▲《赵孟頫手札选临》 尺寸:25cm*3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老纸
(局部)
▲《选录江上诗存二十六首》 尺寸:240cm*90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仿古卷
▲《节临小野道风》 尺寸:78cm*25cm 创作时间:2024年 丨 书写用纸:蝉翼毛边
▲《精晒气熏》 尺寸:180cm*75cm 创作时间:2024年 丨 书写用纸:元书纸
▲《祝允明手札选临》 尺寸:25cm*3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书写用纸:老纸
▲《翠柏朝霞联》 尺寸:180cm*50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宣纸
▲《宋故杨夫人志铭拓片题跋》 创作时间:2025年 丨书写用纸:宣纸
▲《赵子昂兰亭十三跋选抄》 尺寸:52cm*45cm 创作时间:2023年 丨书写用纸:仿古微喷
▲《斗酒炉香联》 尺寸:69cm*28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蜡染小品
▲《江上诗存七首》 尺寸:90cm*60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蝉翼毛边
▲《王羲之手札选临》 尺寸:25cm*3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微喷
▲《赵孟頫手札选临》 尺寸:25cm*35cm 创作时间:2025年 丨 书写用纸: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