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历代书法

姚奠中学者书法之大境界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9-01-05

 

王岳川

 

  山西著名学者姚奠中先生是章太炎先生现在唯一健在的弟子。这位出生在1913年的百岁老人,真可谓经历了一个世纪风云的国学大家。后来欣喜地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感到姚老不仅学问好,而且其书法也蔚成大家。正是因为有学术做后盾,姚先生的书法有浓厚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自由奔放而又凝重内敛,气势磅礡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笔墨线条中透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已臻达人书俱老之境界。

  姚奠中先生篆隶真草各体皆下过苦功,而以行书成就最高。姚先生年轻时初练赵字颜字,有时还写钟鼎小篆隶书,但苦于不得法。他迷惘过痛苦过,正是在迷惘、寻求、痛苦、临池、修为中,一步步探索书法表现的魅力。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对他说:不可乱写,写隶书要学精力完足的《石门颂》以放开手腕,然后收回来写《张迁碑》《孔宙碑》,这样才收得住。写篆字不能圆熟,要写《天发神谶碑》而出方,写《三体石经》而出秀,写魏碑要写《石门铭》、《郑文公碑》、《张猛龙碑》而出大。通过国学大师的指点,姚奠中始走书法正途,悟得笔法,书艺大进。于是,姚先生在书写的形式中获得内容的充盈,在下笔使转的生命爆发中瞬间释放出精神能量,将自己的痛苦和快乐、郁闷和洒脱,用饱蘸墨汁的徒手线完整地呈现在宣纸上。在大量临摹的基础上,他开始以腕臂之力运于毫端,落墨素毫去捕捉转瞬即逝的感觉,让宣纸上的苍茫墨色呈现变幻莫测的文字。他有时候写书法达到茶饭不思的地步,犹如赵壹《非草书》所描述:“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坐,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他通过笔和宣纸的摩擦去激活古老文字,用心灵在万籁俱寂中倾听笔墨勃勃的生机乐章,使文字的审美书写获得了精神的光泽。

  其后,在长达半过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遍临各帖,博采众长,碑帖结合,融会贯通,渐渐生发出自己刚健清新书法风格,并与自己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相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在我看来,姚先生的书法成就与他的学问人格必不可分,他广博的学识使其在篆隶行楷各方面皆有所长。行草以颜体为本体,熔铸篆隶魏碑之精神,厚重大气,宽博混茫。故而周汝昌先生称他是“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的‘通儒’”;徐文达先生评价其篆书“姚先生的金文古篆,更是堪称绝唱,当以‘神品视之’”;霍松林先生称赞其:“仲淹遗泽在,奇士起河汾。学入余杭室,文空冀北群。诗风追八代,笔阵扫千军。永忆同游乐,何时酒更醺”。真可谓,学识超迈、书艺精深、人品高洁、德高寿长。

  姚先生年轻时创办“菿汉国学讲习班”规定的“教条”是:“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将正己、从义、博学、勇决、用世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大纲。他不仅过去要求青年学子要走正路,在今天他仍要求年轻一代要先走正路。体现在书法上的正路,就是:“正楷要好好学,不写正楷不行的,现在人喜欢写草字,为什么写草字呢?草字能唬住人,一绕一转圈你也不认识,唬住了可这也是最危险的,所以草字写的好的人不多,一个现在的人就要求怪,有人专门写的怪,那更成问题,我写字我给他们上课时说,写字要笔到墨到,笔墨要到不能飘,不能飘起来,笔到墨到,不能画只能写,一笔一笔的写不能画”。这种正气和眼光多么难能可贵。正可谓对文化的担当和传承,使其尽可能在书写中融入个体对文化的理解,在书写中表征出强烈的个体人格精神,书法成为姚奠中人性修为的一种文化蕴涵,达到传统文化修养、个性人格精神和艺术形式的中和统一。

  姚先生不同于“技法至上”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优先性。他认为:“只知写字不懂读书,许多写字的人不读书只写字,所以他写字呢?再写也写不上去,因为一个是认识的问题,文化水品低啊,写字是写不高的,一个是不读古书,不读古代东西和这个文字结合不起来,是再写也写不高的……。书法是文化,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写字必须注意不是简单的书法,而一定还要宣传文化,所以文化文字结合起来起作用更好”。正因为姚先生体味到文化与书法互动的重要性,感悟到书法与文化相关,书法与学术相连,书法与人格相通的重要性,他才超越那些目光短浅的炫技者。其实,现代书法史上的书法大家于右任、沈尹默、启功都是饱学之士,巍然大家。大气盘旋的文化精神可以去掉书法的俗气、金钱气、酒肉气,使书法作品呈现出通体光泽和感人境界。正如于右任先生在《百字令·题标准草书》中所说:“草书文字,是中华民族自强工具。甲骨而还增篆隶,各有悬针垂露。汉简流沙,唐经石窟,演进尤无数。” 今天不少书家局限于书法技法,沉醉于“书法与金钱”的关系网,这样的“世俗化书法”没有再提升的动力和空间。面对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今天一些书家很难抵御诱惑,再也不像古代文人书法家那样在书法中灌注自己的心性操守,而错误地走上一条“技巧突围”的道路,那就是“变心以从俗”——在形式技法上刻意标新立异,从而掩盖文化精神的本质贫困。针对此类书法症候,不妨听听姚奠中先生的警世之声。

  观姚奠中先生《樗庐闲墨》册页,四体皆备。开篇的楷书,写得通透自然,神形兼备;中间的各幅篆书,运用秦汉以来篆隶的淳朴古茂,书写独有的内在感悟释放于笔法奇肆豪宕中;隶书朴质丰茂,清新自然、通透洒脱;草书笔力雄健,心灵之笔出于人生领悟之后的真情怀,书法线条的舒和与人生怅触无边暗合。这种在册页尺牍中透出的清逸,获得了开悟之后的笔墨解放。其草书用笔老辣,在表面轻松自得中蕴含着笔力的遒劲,在天真烂漫的章法中透出其不争不怨、知足常乐的意绪。

  在我看来,中国书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原创性消失了,人们今天热衷于把握创新性标新性。我们知道,草书的创造和其他书体不一样,其形式完美之中更需要升华出一种精神冲击力,没有这种生命的激情,磅礴的超越理性,写出的作品往往是面目呆板。我经常看到一些作品非常做作,人为痕迹太重,很少有自然天成的境界。我喜欢哪类充满天趣才情、大气盘旋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大书法”“大境界”“大气象”。都令人感受到那种大美学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大”,一方面表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正——正宗、本源、根本;二是创新的力度,一般的创新可以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添了一砖一瓦,相反具有正大气象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铎),唐代孙过庭、张旭、怀素,清代傅山,近代沈尹默、于右任的某些笔画结构和精神元素,以及除此之外杂取诸家笔意。只有将书法的阳刚之美、长虹之气中体现的文化性和精神超越性放到首位,进而从书法形式美中能够看到书法后面的学问和人格,才能开始进入真正创新的序列。

  姚奠中先生一起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姚先生先后尽管在文革遭受磨难,但是勤奋的他发表了文、史、哲论文一百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著作十八种,并出版《姚奠中论文选》、《姚奠中诗问文辑存》,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际书法展和全国大展,作品入选、入集、入藏、勒碑,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海外博物馆等处收藏多幅,并被收入多种名家选集。他的书法同那些抄录古人诗句的书法家不同,其内容大多写自作诗,被人称为诗、书、画、印“四绝”。

  姚奠中先生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风貌呈现出“正大气象”。新世纪中国书法界需要这样的大境界书法,更需要这样的学术与书法的相结合的大学者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