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招生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招生

中国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4-02-25



中国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蒋金岳
 


 

 

  要: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是人们生活美的反映,思想美的结晶,自然美的升华。画品如人品,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处事干脆果断、办事顾大局的能力,克服学生粗心的不良习气,从而可以不断升华思想,净化心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陶冶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关键词:画品人品;中国画教学与素质因素;重视培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宋元以来兴盛的“文人画”,更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画士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对家国对民族亦忧亦乐,表达的是淡泊天真的真性真情。因为中国画这种特有的人文属性,使得它在一开始就具备教化世人、洗涤心灵的功能。故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篇开宗明义的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种主张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今天看来,如何发扬中国画这种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教化功能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搞好中国画教育,就必须把素质教育的因素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因此,不仅对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科学的思维和高尚的情操,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非艺术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在素质教育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众所周知,中国画的批评家历来提倡“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人品高则画品高”,这就是说,一件国画作品的高下,不仅取决于作者的笔墨技巧,更取决于作者的道德和修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有论气韵非师一节,曰:骨法用笔以下五者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人品即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已,生动不得不至。此言气韵非能师授,而在乎人品才情,这就要求画家人品胸襟的蒙养、诗书画的才情、广游河山的阅历,及追求风神超迈、志趣高雅的气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文人画家重要的修养方式。文人画家有了这种品格和胸襟才能创作出文人画特有的气韵格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美术知识、训练笔墨技巧,更要主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重视陶冶情感,培养人格,把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专心细致,井然有序的作风与画工笔画时的一丝不苟、层层渲染联系在一起,把干事雷厉风行,处事果断坚决的气质同泼墨写意画时的豪放洒脱,明快简洁联系在一起,把顾大局、目光远大的胸襟和强调画面的整体关系,把握画面的整体效果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在学好艺术技巧、知识的同时,重要的还要学会做人。惟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画的传承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起到一定的帮助。中国画教育的意义也才能在此层面上得以彰显。
   
那么,如何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掘素质教育的因素,加强素质教育的训练呢? 我认为有以下数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通过国画鉴赏、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实践已证明:美育对人的成长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在国画鉴赏教学中我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历代和现代的优秀国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当他们面对着前辈大师们留下的艺术珍品和描绘在画卷上的祖国美丽河山,看到革命历史题材画上的众多英烈形象时,怎能不为之激励和感动!能不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吗?在鉴赏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国画作品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提高区别美与丑、高尚与庸俗、健康与颓废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壮美、什么是优美、什么是雄浑、刚健的美,什么是幽雅、柔和的美,什么是质朴、自然的美,什么是绚丽、丰富的美……,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由衷地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自觉地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在语言、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不断升华思想,净化心灵,从而自觉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陶冶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在这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中国画本身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不理解传统儒、道、释三家的文化而要理解中国画本身就是扯谈。现在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快餐文化,对流行文化比传统文化接受的多得多。而中国画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与传统文化互为表里。如果对传统文化不理解,就不可能在中国画的学习上有很大的提高。一个画家的审美判断、审美表达都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来培养。所以在中国画教学中,一定要求学生能读书,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唯有如此才能进入中国画的大道。面对日益浮躁的世界,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在此意义上,从中国画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非常好的一个切入点。

   
二、通过工笔国画教学,纠正和克服一些学生存在的“马大哈”毛病,养成严谨细致、井然有序的学风。在工笔国画(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教学中,其形式和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工笔画必须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进行描绘,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马大哈”式的人是画不成工笔画的。因此,我在工笔画教学中,始抓住一个“严”字,首先,我对每位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然后,要他们画每一张画都要有严谨的态度。譬如白描练习,必须弄清每根线条所表现的物体结构和来龙去脉,每一笔划的抑扬顿挫的变化。都不能含糊了事,必须尽可能画到位。对于工笔重彩的敷色,更应做到一丝不苟,层层渲染、步骤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扎实,井井有条的良好学风。在一定程度上说,工笔画画画的过程是比较静的,能培养学生安静的心态,磨练他们沉潜的心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只有耐得住这种寂寞,磨练出意志,将来才能成就事业。当代大学生面对着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时代,惟有培养他们宁静自持的精神和甘于寂寞、心无羁勒的品格,以及“板凳一坐十年冷” 的韧劲,才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成材与发展。

     三、通过写意画教学,克服和纠正一些学生过于谨小慎微,做事拖沓的不良习惯,培养处事果敢,雷厉风行的气质。写意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文论、诗论及其他典籍中,被多次作为很重要的内容而不断重复和提及。明清以后,绘画采纳了诗论、文论中的写意概念。在画法上,作为一种专用名词,它是指在生宣纸出现后,一种一挥而就的短速、快速而传神的画法。写意画的特点是以豪放洒脱简练的笔墨来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情感。其手法高度概括,意境含蓄深遂。要学好写意画,一定要下苦功才行。当然对于中国写意画而言,不仅是指的一种画法,更指的是一种从容、果断、潇洒的写意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要熟悉物体的结构,多画多练,尽力做到心中要有数,落笔要准确,用墨要熟练,不能迟疑不决,不能摸棱两可,更不能拖泥带水,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必能做到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久而久之,对于培养学生办事干脆,处事过断的气质是大有益处的。因为中国写意画表达一种“意”。“意”就是意向、意义,就是构思、内容,就是精神,没有精神的形式是不能构成艺术的, 在中国写意画的笔墨里面就有内容,有作者的人生内容、人生修养及其对世界的认识。,苏东坡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这种意气所到就是一种果断、从容的人生境界。在社会生活中,这种果断、从容是非常需要的。所以我在培养学生画中国写意画的时候,就是要培养他们在变化无穷的宣纸、水墨工具材料前,找到一种当机立断的感觉,水墨、宣纸的万千变数也正如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各种机会也是稍纵即逝。实际上人的一生,都会有很多机遇,一旦出现,就应当机立断,义无反顾。错失良机,可谓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我希望学生能在写意画的学习中得到启迪,该下笔的时候果断下笔,该停笔时要果断停笔,就像社会生活中该投入时果断地投入,该撒出时就义无反顾地撒出。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不无裨益的。

四、在中国画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强调整体关系,把握整体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大体,顾大局的全局观念和远大目光。中国画的每个教学阶段中,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从布局、落幅到深入描绘,从勾勒皴擦到设色渲染,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求学生心中要有整体,从整体出发,最后还要回到整体,始终要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注意画面的效果,所有的笔墨和设色都要考虑服从画面整体的需要,绝不能采用竹筒子观察法,只盯某一点或过分的描绘不该强调的某个细节而影响整体效果。这就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不是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我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事实上,不仅画画如此,世事也如此,有没有全局观念和远大胸襟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青年学生走上社会,工作热情高,但往往遇事不冷静,往往只考虑眼前的效益、局部的成果,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所以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全局意识,只有有意识的人才能统领全局,看问题才会全面,处理问题才会客观,也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具有全局意识,高瞻远瞩,不为个人小利益,不为小团体利益所累,如果青年学生能在学校中养成这种看问题的习惯和眼光,这对他将来走上社会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中国画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民族画形式,在师范和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学好中国画,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体会中国画的意境情趣,更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养心修性、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非常有益。为此,对已开设国画艺术课而非艺术类的大中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学生的素质培养;对于在学校中无视中国画等艺术教学的大中专工科院校,更应重视和普及这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