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书法
王岳川教授书法文化境界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4-07-24
王岳川教授书法文化境界
李鹏翥
(澳门日报总编辑,澳门笔会会长)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抵澳举行书,他的大著《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在韩国出版,更是值得祝贺。 法展览,这是值得澳门书坛高兴的好消息。加之
面对一位学养深厚,对文化、艺术、美学作过深广研究的正当英年蹈厉的知名学者,对书法篆刻又有着非凡的造诣,理论和实践都相得益彰,并非一般以写字为务的书法家,而是洋溢着书卷气、蕴藏着深刻学术文化精神的学者书法家,深感阐释的困难。
初次识荆是在去年“第四届澳门文学奖”评判发奖的时候,岳川兄不辞劳苦,应邀远道而来参与小说组的评判工作,支持澳门的文学活动。接谈之下,知道他对中国文学、文化、艺术和西方文学、文化、艺术有跨学科、跨领域的湛深研究,著作等身,已完成的著译达三十多种、学术论文四百多篇,还主编了二百余万字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卷轶浩繁的《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六十卷),《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九卷本)。出色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名家如林的北大学府中脱颖而出,三十七岁即被破格晋升为北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岳川兄不仅对书法艺术和美学有深入的研究,还身体力行,在笔墨实践中下过艰苦卓绝的工夫。五岁稚龄,即在书香之家熏陶下执笔临池,学生时代已经获得四川省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优秀奖,研究生时代获国家教委书法绘画艺术展一等奖。我是以认识岳川兄的行草书开始,并且屡从《中国书法》杂志上读到他有关书法艺术的论述,尤其是他跟季羡林、饶宗颐、梁披云、金开诚等大学问家和书学研究家的对话,对他透视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的深层关系,以及如何令中国书法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共同欣赏和掌握的真知灼见,佩服无既。
近年来,颇有些人将中国书法与国际接轨,具体化而变成套用西方的抽象画或东洋墨象派,弄得非驴非马,似画非画,字不成字,很难获得公众的认同。也有些人将书写工具东偃西仰,信手涂抹,走的尽是“狂、野、怪、俗”的一路,剑拔弩张,虚火升腾,美其名曰“现代书法”,也令有识之士所不敢苟同。
岳川兄倡导的“文化书法”追求的是发挥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笔墨,体现深厚的中国书法文化“手正创新”精神,写出具有浩然大气而又浑厚通脱的书法作品,呈现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他很强调书法家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透过线条墨象、笔势墨法、创造出生动的气韵,抒发作者心灵的律动,达到心手双释的艺术的自由境界。
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它以汉字结构为基础,透过汉字表达的语言概念进而结合笔法墨法去创造意境,表现书法家独特的个性风格。我国现代的一位美学大师大诗人宗白华先生,对中国书法对中国书法作过精辟的研究,指出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宗先生认为中国书法通于画意、文学、音乐、舞蹈和建筑,“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在二十一世纪中如何发扬中国书法艺术精神,表现新的时代气息,一定不能脱离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欣赏岳川兄的书法作品,深深感到他紧紧抓住了这个特点,因而其优美潇洒,其推陈出新,其似无法而实有法,其有意与无意之间创造的气象,引起了我们内心强烈的感动和共鸣。
纵览岳川兄近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传统中下过坚实的工夫。书法方面,篆、隶、楷、行、草诸体俱备,形式有对联、中堂、条幅、横披、匾额、斗方、扇面、手卷、笺札,各适其适。大篆巨幅自撰对联:“君子存乐为中庸大道,贤人同行有太和高天”,饱含石鼓意蕴,吸收了邓石如、吴昌硕篆书的精粹,用笔结体,运转有如草篆,纵横阖闢,矫变骀宕,打破严正拘谨的距鑊。隶书对联:“敦雅其人如佩玮,温恭之性是兰棠”,出入张迁、史晨、乙瑛诸汉碑,烂漫多姿,大方自然,行笔布白亦渗入汉简的活泼笔意,令人感到其篆隶与行草的遒劲纵恣风格异常一致,体现了作者建立的统一的审美情趣。
岳川兄早年习书,自颜真卿入手,故能筋健骨立,体势舒和,雄深浑厚,挺然奇伟。楷书对联:“大川新雨广泽物,高岳飞云邃来仙”,固然是颜氏家法;行书对联:“至人之道通天地,君子其识达古今”在颜体中更融入苏轼的藏巧于拙,气象雍裕。而在行草书中,亦往往透出鲁公的胎息。作者在书法探索时期曾遍临名帖,辗转于二王(羲之、献之)之间,获益最多;复从怀素、苏轼、米芾、王铎诸大家身上,取精用宏,更于敦煌写经、墓志碑铭、简牍甲骨等众多书法资料中吸取营养,卒能在用笔、结体、章法方面形成自己笔力遒美、姿态万千、局势堂皇、气韵超逸的面目。
岳川兄书艺的成功并非悻致。一九八一年的一幅小楷横披写王勃《滕王阁序》、楷法精严,淳厚温润,一笔不懈,精神饱满,应是得力于晋唐《黄庭经》《灵飞经》的临习。从这幅作者的少作和近期临王羲之《兰亭序》中堂,都可以令我们想见岳川兄池水墨黑,退笔成冢,在书法艺术熔铸过程中费过的心血。
最能表现岳川兄的情性与工夫者,窃以为是他的行书和草书。此次展出的精品很多,大多字势雄逸、英气绝伦、丰润妍美、墨采飞动。写苏轼《水调歌头》的四米长卷,用笔骏快,沉着飞翥,其聚散,伸缩、回环、拓展,意断还连,变化万方。写杜甫《春夜喜雨》的五尺条幅,作者笔势一泻千里,顿挫萦回,节奏跳跃,充份表现了千多年前诗人雀跃兴奋的心情。岳川兄善于运用空间切割、计白当黑的效果,配合其骨肉和畅的运笔,势巧形密的布白,藤萝婀娜,振荡摇曳,嵚崎历落,慑人心魄。巨幅大字《天地五行》,点划承启利落而风神跃动,舒朗挺劲,体格开张,颇有挥斥八极之势,使书法从学者文人的案头股掌之间走到深广展场的宽敞巨壁之上,具庙堂之伟而有天地之气,取得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二米二的行书对联:“会意不在远,拳石便有千里势;得趣何须多,只语宛然万古心”,从容空闲,优游流美,曲折变幻,妙趣无穷。“八千里路云和月”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两帧直幅,前者飘逸,后者豪宕,风格各异,字数不多,但顾盼揖让,诡异飞动,元气淋漓,神明焕发。
岳川兄工书擅画,通晓音律,且还精于篆刻。据知他从汉印入手,颇受明清文人印和闻一多、齐白石、邓散木的影响,为酬应学者文人,二十多年来刻过逾千印章,都是“分手脱相赠”,成为海内外知音人士的珍藏,自己未存印拓,以致此次展览未收篆刻作品。书法之外,岳川兄还给我们几幅高水平的国画:一帧工笔重彩《神游》,一帧写意彩葡萄《硕果》,一帧大写意水墨葡萄《秋色》,让我们对其绘画鼎尝一脔,稍解饥馋。其实他早年在四川求学时期,从游画坛宿儒苏葆桢教授多年,看以上二帧的用笔敷彩,绝非率意点染的文人戏笔。
这次展览是在岳川兄繁忙的北大教学和研究中挤出时间前来以艺会友的。同时,他出版不少学术著作,如《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书法艺术美学》等,对当代文化与书法的关系和中国书法的未来走向作了精深研究,将他的书艺和书论立体式呈现出来,令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他的造诣,领会中国书法如何在新的时代文化精神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