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书法

王岳川 | 杨再春:一位有历史感和使命感的书法家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5-25



 

杨再春:一位有历史感和使命感的书法家

 

王岳川

  

认识杨再春先生已经很多年了。记得大概二十几年前,看他出版了大量的书法著作,拜读了行书草书章法结构的文章,以及观看电视上的书法视频,了解到他是为中国书法事业发展做扎实推进的“墨人”。作为最早的中国书协创始人之一,杨再春不追求名利地位,坚持做自己的学问写自己的书法,赢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认同。

其后,我们多次书法交流并去他的工作室参观,还带北大书法研究生班学员到他的工作室听他的讲座和现场创作,愈加感到其为人为艺让人深为佩服。杨再春先生在教学、研究、出版和讲座中做得风生水起,好评如潮,还举办过多次大型的书法展,成为推动中国书法走向精神高地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书法成功的关键是“守正创新”

 

杨再春,墨人,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编著并出版书法类书籍40余本,其中代表作有:《行草章法》、《字的结构与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贴》、《草书笔法与符号》、《中国书法工具手册》 、《墨迹章法通览》等。在国内外举办书法个展30多次。1990年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中国书法系列讲座》,被誉为“拥有千万学生的书法家”,成为国务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杨再春书法之路与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1976年为了恢复在“文革”遭到大字报毁损的典雅书法,他毅然在首善之区弘扬书法文化精神——与刘炳森、苏士澍、范曾等人共创“北京书学研究会”;其后,1980年在“北京书学研究会”的基础上申请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在百废待新中强调书法文化重要性,起草《协会章程》和中国书协成立报告;1981年,组织并参与“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盛况空前;为了向广大书法爱好者普及书法文化,1990年-1992年,他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三年《中国书法系列讲座》之《行书技法》、《草书技法》和《书法病院》,弟子满天下;为了将中国书法传播海外,加强“汉字文化圈”建设,他近二十年来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海外国家和地区讲学和举办个人书法展;在大病初愈,已过“耳顺”之年的杨再春,2018年自制了书法文化类脱口秀《墨人说》节目播出,并在各社交平台同步推送,坚持对青年学子进行书法基础教学和碑帖鉴赏培养。可以说,他在书法上艰难耕耘,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书法事业,做出了可贵的业绩。他是一位有历史感和使命感的书法家。

杨再春从小在父亲杨文海辅导下从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一练就是近十年,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上大学后,拜黄高汉、郑诵先为师,主攻汉魏刻石,平均每两三个月攻克一个碑帖。郑诵先老师要求他每个碑帖练好都要“考试”,只有对碑帖熟悉到随便拎出一个字都能默写下来才算通过。就这样,杨再春研习了郑老收藏的大量原碑拓片。闲暇时间喜欢辨识古文,考其源流,除了临习方正的魏碑以外,杨再春还从隶书入手,对方峻的《张迁碑》、瘦劲的《礼器碑》,华美的《华山碑》,奇丽的《乙瑛碑》,舒展的《孔宙碑》,都一一临写,扩大开来,摩崖石刻《开通褒》、《杨淮表》、《石门颂》、《西狭颂》等摩崖也成了他临习的对象。因此,观其书法,能融汇碑帖之长而避其短,将篆隶碑版笔法,汇通在行草书的创作中,使其在飘逸洒脱笔意中藏有方劲高古的形态,在浪漫自由中又多了些奇纵恣肆之态。这很好地阐释了书法必须进入经典而后返身创新正路,才是书家必经之路。

1985年,杨再春与启功先生相识,常常去启先生家中讨论书法问题。启先生鼓励他要多写大幅作品,多写精品,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书法书籍。正是因为杨再春起步早,路子正,又得名师指点,其书法在技法上下过苦功夫,坚持守正创新的书法正道,没有受到任何世俗的污染,所以其书艺突飞猛进。

其实,再春对书法审美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李贽在《焚书·读史·诗画》中记载:“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庚翼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骛之论,后乃以为伯英之再生。”可见书法审美的深化是由耳目感官愉悦向心灵的精神沉醉的拓进过程,是一种把握人生境界,渗透自然之气,讲求灵向内修的流动过程。杨再春从最初临《多宝塔》到拜访名师走正路勤学苦练,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拓展自己的眼光,执着地在书法高峰上锲而不舍地攀登,终有所成。

 

  书法是胸襟格局的“生命修为”

 

记得有一年,杨再春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杨再春书法展》。我走进展厅,只见作品精致大气,诸体纷呈,正大气象,颇有北大倡导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之风范,深为感动,引为同道。那天展出时楼下还有另外一个西式当代书法展,看了看后我们相视一笑。我们达成共识: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是恢复“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文化软实力,应该坚持并努力倡导中国当代书法走正路——守正创新。可以说,看杨先生的书法,他初学颜真卿勤奋有加,其后转益多师是我师,尤其是在魏碑、隶书方面苦练,使得笔力雄强。而在行草方面得益与王羲之《圣教序》和米芾、黄庭坚的笔意。近些年来,在信札、小楷、文人书风方面都有大的突破,得到了书界朋友们的喜爱。

杨再春认为,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中,除蔡襄执意固守宗法以外,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三家都以用笔和体势表现出尚意天真的字法和章法情趣。苏东坡说“天真烂漫是吾师”、“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书林藻鉴·东坡自论》)可谓东坡求意于法度之外,以其险峻逼人的体势表现出神气横溢的意象。达到了“信手”“书意”、“得鱼忘筌”的境地。黄庭坚说:“晚入峡见(船夫)长年荡桨,乃悟笔法。”品味黄庭坚诸帖,确乎深得水中荡桨一波三折的意象。米芾有“风樯阵马”、“龙飞虎踞”的意象,其笔法有“四面出锋”之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其书法用笔俯仰向背,转折顿挫、正侧行留之间,得“天真自然”的情趣。

在《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基础》中,杨再春进一步强调墨法的重要性:“在一幅作品中,总体尽有浓有淡,浓淡相间,采用墨色的变化,巧妙处理造型和章法,浓墨处浑厚而不笨拙,淡墨处轻巧而不飘浮。淡墨笔法往往出现棉软笔,这必须充分掌握好水份多少,要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应用自如的自由王国。我曾试写了一幅小作,以例剖析:‘烟云入画’四个字横幅,‘烟’字左旁‘火’取浓墨,右旁半浓半淡的墨色;‘云’字从上至下逐渐淡化;‘入’字半浓半淡;‘画’字也是从上至下逐渐淡化。落款‘墨人’二字取浓墨。”诚哉斯言。

可以说,中国书法艺术是和谐文化,讲求和而不同。杨再春先生每日临帖不掇,对书法经典的敬重和吸纳使得他的创作迈向气象天成、独具魅力的境界。杨再春的书法坚持“中和”“中正”的中国美学原则,坚守“雅俗共赏”的艺术审美规律,从不追求生、涩、怪、癖的所谓个性,反对一味学西方现代派游离于社会之外的“鼓努为力”,更规避现代后现代派的怪诞书法,而坚守中华民族书法的正脉。他的书法结字取法二王,字法充满变化,线条虚实相生,墨法“将浓还枯,带燥方润”,使得通篇气息连贯,流畅自然,古雅之中见气势,流美之中寓遒劲。尤其是杨再春的草书抛弃了刻意求工的匠气,力求从线条中解放出来,以表现所领悟到的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境而与心同构,使其书法作品有一个独立的审美意味的线条世界。

于是,在杨先生的笔下流淌出这样的书法趣味:追求魏晋南北朝的神韵,又具有隋唐的法度,透出两宋金元的意态和明清的雅趣与朴拙。他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临帖不辍,获得书法宋意的文人潇洒意境。其书法个性逐渐形成——运用二王的优美书风作为书法底蕴,从中获得精神气质,从隶书魏碑中获得大气磅礴,参以章草、瓦当以厚其筋骨,从宋人书法中找到意态风神,最终佐以自我坦荡性情,而逐渐形成结构稳健,舒展大气,纵放自如,清润得体的自我风格,在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中呈现自我的心灵轨迹的书法形态。

在我看来,人们创作和欣赏书法,并非只是怀古之幽思,而是以这种直指心性的艺术,把人还原成历史、传统、文化的倾听者和追问者,使人们沉潜到中国文化的深层去对话去问答去释疑。历史上每一卷书法珍品都是一个人性的深度,都向我们叙述那个世界的故事并使我们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书法境界的提升需要有大胸襟大格局方能达到,其人个魅力和中国文化历史感和使命感使得书法不是小我一己的功利得失,而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心灵塑形!

因为,明代项穆说过:“书法乃传心也”。于是,我体认到,杨再春先生的书法是其心灵的外在审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