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沈浩 | 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4-17
沈浩: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一、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书法一以贯之,在各个时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从实用价值的文字书写到古代哲学精神的外化,都承载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特质和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在本体特质、功能定位、品评标准以及理论阐发等各个方面,中国传统书法均体现着“至美尽善”的崇高理想,书写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以及生命表象与自然汇合的精神会通。
自古以来,人们就以“书为心画”来表征书法与书者内心和人格的关系,体现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的取向。宋朱长文《续书断·神品》中论颜真卿书法:“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古人以人品胸次、道德修养、气质节操作为衡量书法品第的重要标准,为艺先为人成为了传统书法的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传统书法往往以“中和之美”为大道,作为审美的终极取向。孙过庭《书谱》中“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断是以儒家的“审美人格”构建书法的审美品格,也是传统书法“中和为美”理论的肇源。项穆在《书法雅言》中“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数语,则标志着“中和为美”理论的成熟和完备。
追求“自然率真”亦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审美取向,这是释与道思想交融在艺术审美上的体现,展现了艺术的本真。万事万物本乎其固有的自然之性,人当效法自然,使心灵归于清净,反雕饰,去华丽,以致“唯心是从”,得天真自然之境,进而由技入道。
在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语言中,始终贯穿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张怀瓘以“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须左右相应”之语来阐释笔法要义;刘熙载《书概》中以“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来阐明书法的审美之道;而董其昌则以“渐修”“顿证”来概括书法实践的路径和规律……
中国传统书法以儒、释、道思想的彼此交融为精神轨迹,是传统文人将之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集中表现,并以此构建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准则、价值追求、评判标准、技法观念以及实践规律。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实践中的投映,它为修习者打开通往中华民族璀璨的精神世界之门,使之获得优秀文化的洗礼,提升修养,砥砺品格。
二、书法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古代“君子之艺”的中国书法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实用到审美,从达意到传情,不仅成为文人的必备技能,也成为提高个人修养、探求艺术道路、彰显艺术个性、传递人格精神的重要载体。而如今书法迈入学科教育的时代,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书法人才培养,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较古代书法教育有了内涵的变化和系统化的演进。但作为教育本身,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应是书法学科教育的主要目标,这是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基本且应有的贡献。书法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书法领域高端研究和创作人才培养的平台。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而言,这一层次的学科教育理应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和担当,能够在合理借鉴当代先进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点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价值标准。
中国的现代教育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但重知识轻文化、重技艺轻品学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1928年,蔡元培先生本着“以美育代宗教”的目的成立国立艺术院,开创了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1963年,潘天寿院长领命于文化部,与陆维钊、沙孟海诸先生一起拉开新时期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序幕,秉承传统书法“先为人后为艺”的价值取向实施教育。教化与培育作为教育的双重内涵,贯穿其中。
书法教育无论在古代还是于当今,都不仅仅是以传授技能和知识为目的,更是教化人心、修炼身心的过程。诚意、正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书法教育亦不例外,书法实践如此,书法研究也如此。书法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书法高端研、创人才为目的,通常以师生精诚配合、共荣互生为特点,以诚意、正心来展开教与学的互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来开启和导引学生立学术之品,开实践之道,导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根源的精神导师和示范者。而学生诚然如韩愈所说的“不必不如师”而代有开拓,但必以诚意、正心为前提,对师者的尊重是对闻道乎先的敬仰,是对传统的敬畏,这是成为一个学者应有的涵养,也关乎学术的品格和学术的格局。无论是从书法艺术的本质规律还是后人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与期待来看,书如其人,是书法实践者无法回避、终生践行的一条真理。这使得书法教育具有砥砺品行、塑造人格的功能。当“书如其人”作为一种书法批评的标准而存在之时,但凡对个人书艺有所期待、怀有抱负的学书者必然会在精进书艺的同时树立正直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扩充自己的才学。习书者通过学习传世书迹了解历代书家之人格品行,在“学其书”的同时“慕其人”,进而效法先贤。书法研究生教育以此为基础,才能体现其对社会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当前中国的书法研究生教育受西方分科教育的影响,受社会各方面客观环境的影响,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目前看来,两方面的人才培养都有所推进,理论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实践也在传统的轨道上不断追求技巧的精熟。但倘若,我们以诚意、正心的态度去审视深厚的中国传统书法时,便无任何理由可以为当下的分离和偏废辩护。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一向不以炫耀一技一能为能事,而在于以此传递人文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中国的传统书法是艺术,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华美篇章,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化人丰富的情感、伟大的情怀,是文化人知行共生的产物,是思想的迹化,精神的升华,传统书法实践的发展推升着理论的不断深厚,同时理论又反证实践。古代传统书法教育历来要求呈现通才的特点,深入问题的本质,探究事物的原理,从中获得智慧,通感世事百态,是为格物而致知。因而,书法研究生教育要培养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接班人,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在书法研究生教育阶段理应明确,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基石,实践所涉可为理论研究确定靶向,而哲人之思则能为上手提供通感的灵慧,实践与理论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面对深厚的传统,以诚意、正心的态度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精准的观察力、敏锐的感悟力、出色的表现力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在使敏锐的观察和认识得以在笔底之迹体现的过程中,长期、反复地训练,是培养持之以恒意志力的手段和途径,这也是做学问的态度和基础。对于经典,准确而细致地观察、解读和反复锤炼,既是技巧的求索与获得,更是规律的探究和感悟,努力接近中国书法发展的本质,识中国传统审美之大道,在书之大道的行途中获取触类旁通的认知积累,并在经典与非经典的比较和涉猎中,培养问题意识、实验意识,与古为徒,进而与古为新。
一直以来,人们对传统艺术,尤其是书法存在误解——多讲来历,论师承,而乏于实验和创新。当前书法研究生教育往往成为了本科教育的简单延续,对实践的要求也大都只以技术的更加精纯为考量,创新意识的培养较为欠缺。书法研究生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的系统化构建已愈来愈全面、完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更应重视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辨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和研究不应只是就事论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故纸堆,而应该能够重在以史为鉴,既知古人之言,更观古人之行,努力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断发掘其价值内核,通过理论研究真正为书法的时代发展创造基础,发现动力。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书法的发展,事实上其内在动因正是继承中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的反传统,简单的猎奇求新,而是文化人在长期浸润传统的同时,从个性始发,结合学识修养,体验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存同求异的发挥和创造。这才使中国书法得以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绵延不绝且不断发展,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虽然这样的创新绝非一朝一夕,有多么不易,但在书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创新的学术意识和学术储备,在理论上研究,在实践上厚积。
在中国传统书法中,“通变”是创新的重要手段。传统书法讲求的“通变”原出《易·系辞》“变则通,通则久”。“通变”蕴含着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于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研究皆十分重要,它揭示了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通”,是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古今传承、一脉相通和融会贯通,书家鉴古通今,深入传统,继承精髓;“变”,则是书法发展进程中的变革,书家借古开今,自出新意。张怀瓘《评书药石论》:“物极则返,阴极则阳,必俟圣人以通其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沈曾植也曾有言:“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势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篆参籀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故夫物相杂而文生,物相兼而数赜。”米芾壮岁致力于学古,综合古代书家长处,在晚年厚积薄发,自成一家。历代书家的学书经历和学书经验均体现了“会通求变”的精神,入古出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辉。
会通求变是历代书家毕生的追求,也是传统书法的艺术精神之一。它是建立在书家对传统具有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对书法发展的脉络具有清晰的认知,对各家书法的长短有客观的评价,对各类书风存在的进一步探索、发展的可能性具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古为何物、新出何方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和志趣,通过长期探索,才形成了具有艺术高度与深度的自家新貌。
由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术繁荣已为当下的书法教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更加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构架,以此为前提来研究书法历史、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较之古代书法教育受各方面条件制约,所通常采取的一线单传的经验式教育方式,要先进而科学得多。时间的古今已不再成为学习和研究的主要隔阂,古代传统呈现在我们面前,信息量之大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超越的。但学习条件之优越却也给我们的学科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以系统的视野研究资料,有效地运用资料,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态度客观、准确地面对传统,开启治学门径,培养创造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书法研究生教育应要求学生能以学术的思维方式对传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梳理,明晰主干和旁支的关系,敏锐地捕捉事物本质,以辩证的思考去全面认识事物,理解书法会通的根源是以书写者心、手与毛笔之间无挂碍地传递和表现为前提,不只局限于对诸如书法风格等无常形元素的锤炼,而力求深究常理,不能仅仅流于个人经验和模糊的感觉。如此方能建立“通”的基础,为“变”创造可能。正确处理好“通”与“变”、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书家发挥创造力的源泉,也是书法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和前进,体现其学术价值和意义的一大动力。
书法的研究生教育将成为有志于书法事业的优秀青年学子的修身之径、治学平台。在磨炼意志品格、提升性情涵养、陶冶情趣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走上技道双进、文质彬彬、效法先贤的光明之路,进而通往“君子”这一至高的人生境地。
——转自“墨韵书法”公众号(沈浩: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 知乎 (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