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张振国:中国书法的魅力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8-17

 

中国书法的魅力

 

张振国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悬挂在房间里,久看不厌,而且越看越有味道。其魅力何来?这恐怕难以用一个字了得。

笔者认为其魅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的魅力;二是书艺的魅力;三是造化的魅力。

常言书法通神,这个当然不是六合之外并不存在的神仙,而是指神气,精神。古人云: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当书家作书时,全神灌注,将全部的精神、情感流泻于笔端,使生动的思绪和感情凝固在作品中,这作品就包含了生命力。思想越深刻,感情越丰富,其生命力就越强,生命力越强的作品,就越具有摄人魂魄的力量。书法是寄托精神、抒发感情的很好形式,人们把它形容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言: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写我的感情。历代优秀法书,无不表现出其强烈的精神力量。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书家的雅逸与旷达,张旭的法书古诗四帖则表现出作者的忧愤与狂放。

丰富的精神和情感还需要完美的艺术形式去表达。这种完美的艺术形式是书家长年刻苦练习得来的。大家都知道,学习书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历史上墨池笔冢的故事都说明掌握书法技巧之不易。学习书法不但要长年累月地临习法书,还要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书法的一点一画都很讲究。王羲之曾说:倘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笔者听说一书家为练习一个点,写废百纸,其刻苦精神决不亚于达芬奇之画蛋。也正因如此,炉火纯青而又丰富多彩的书法技巧才能具有感人的力量。

书画同源,书法和绘画一样,也要以造化为师,从大千世界中汲取营养。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曾说道:我国文字是从象形的图画发展起来的,象形记事的图画文字即取法于星云、山川、草木、兽蹄、鸟迹各种形象而成的。因此,字的造形虽然是在纸上,而它的神情意趣,却与纸墨以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动态有自然相契合的妙用。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怀素凝望星云风雨而生灵感。韩愈在叙述张旭作书时曾写道: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以上引证都说明,书法要师造化,反映自然,当然这种反映不是照像和绘画,而是去其形体而摄其神态,是对自然万物的高度抽象化。所以,书法对所反映的对象是只可意会而不可求索,也正因如此,决定了书法独特的审美意趣。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的: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这里也只能用等字来说明书法折射自然的状况。大自然是美的,经过书法家的抽象和艺术加工,这种美得以曰升华。笔者认为书法的美是一种深层次的美,带有哲理的美和高度抽象的美。

书法家以其高超的书艺,外取万物,内抒百慨,其作品表现出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中国书法流传千载而且已走向世界的原因所在吧!

 

注释

墨池,传说汉朝书法家张芝,在池塘边练字,经常用池水涮洗笔砚,久之池水变黑,成为墨池。笔冢,传说隋朝书法家智永,刻苦练习书法,把用坏的毛笔堆积起来,犹如一座隆起的坟头。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原载《华夏文化》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