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陈凤珍 | 女性书法边缘话语的新阐释(下)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5-24



女性书法边缘话语新阐释(下)

 

陈凤珍

(北大书法所访问学者,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繁荣映衬下的女性书法

 

唐朝书法的繁荣是唐朝国家兴盛的表征。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唐朝国威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六朝并突破六朝的唐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蔚成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唐朝书法的中心是法,法的美学观要求纳韵度于法度,融形质于神采,达到书法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可以说,唐代书法,真草篆隶行,争奇斗妍;欧虞褚薛,李孙颜柳,颠张狂素,群星灿烂,组成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辉煌壮观的美学图卷。唐朝书法可谓书史上第二个高峰,尚法尚意之风并行。

在文化高度繁荣的唐朝,女性意识得到了张扬,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唐朝女性书法也得到了发展。武则天作为女皇,不仅自造汉字而且还写碑,颇有丈夫气。许多公主如临川公主、晋阳公主也都喜好挥毫。唐朝较有影响的女书家吴彩鸾,诗书并擅。

(一)女皇书法家——武则天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唐代女皇书法家,且是唐代最有名气的女书法家。善写草体,书法婉约。在各种书体中,她的行书最佳。武则天的书风,沉稳、清穆。武则天作为女皇,自造汉字19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有记载,其出新意持臆断增减前人笔画,自我作古为十九字,曰:天、地、日、月、星、君、年、正、臣、照、戴、载、国、初、证、授、人、圣、生(注:略去所造,写下今字)。当时臣下章奏与天下书契,咸用其字,然独能行于一世而止,唐之石刻,载其字者,知其在则天时也。此时武则天虽然已自造汉字,但书法造诣还不太高。有书记载:虽然亦本于喜作字[1]

武则天的书法造诣起于对王方庆的家藏书迹的摹拓把玩。《宣和书谱》记载:(武则天)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駸駸,稍能有丈夫胜气。[2]据说,武则天不愿夺人所好,后来在这本书迹的原帖上,加宝饰锦,再归还给王方庆。由于她这件事做得公正,所以受到了不少人的赞颂。《宝泉述书赋》就有记载:“……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即晋朝丞相导十一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后墨制问方庆,因而献焉,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归还王氏,人到于今称之。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3]关于武则天书法的记载,《历代名画记》曰:薦福寺天后飞白题额,崇福寺武后题额《旧唐书周允元传》上曰延载初,周公元除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元年卒,则天为七言诗伤之,又自缮写,时以为荣[4]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集成的《金石录》上记载:《升仙太子碑》,圣历二年武后撰并行书

武则天的传世作品有泰山摩崖刻石和她在圣历二年(公元699)亲自撰写的《升仙太子碑》。《升仙太子碑》是行草书,粗览此碑文,运笔刚柔相济,结字谨严,收放得体,行间疏朗,明显有王羲之一脉书风的影响,然而字里行间骨体坚定果敢,盘纡回环,沉稳厚实;草法规矩大方,点画圆转,粗细有度,其自信和肯定明显溢于碑表;章法疏朗,字字独立,犹如章草的章法,很有大丈夫的气魄,是著名的唐碑。作为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唯一的女皇地位使武氏的丈夫气得以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上层女性书法家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自进入唐朝后,国泰民安,唐太宗任贤纳谏,锐意图治,且又酷爱书法,推崇二王,书法界内更是百花齐放,人才辈出,初唐书法家中就有颇具盛名的欧阳修、虞世南、褚遂良及薛稷,史称初唐四家。在这样的文化繁荣背景下,皇家贵族附庸风雅,敦促女性学书法,不仅造就了武则天、上官婉儿、临川公主、贵妃杨氏等宫廷女书家,并且达官贵人的女眷也有很多善书者。

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女,善文章。《旧唐书本传》有记载: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天性韶警,善文章,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淡丽可观,帝即位,进拜昭容,景云中,谥惠文[5]

临川公主,唐太宗女,工籀隶,能属文。《唐书本传》有记载:太宗女,韦贵妃所生,下嫁周道务,工籀隶,能属文。高宗立上孝德颂,帝下诏襃荅,永徽初,进长公主,恩赐卓异[6]

晋阳公主,唐太宗女,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善书。《唐书本传》有记载:太宗女,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7]

贵妃杨氏,唐玄宗之贵妃,善书。《贵耳集》有记载:宋张端义云,真定大历寺有藏殿,其殿藏经皆唐宫人所书,经尾题名皆极可观,有涂金匣藏心经一卷,字体尤婉丽,其后题云,善女人杨氏为大唐皇帝李三郎书[8]

房璘妻高氏,参军房璘之妻,善石刻字画,其书遒丽,是古代女性石刻第一人。留有石刻:《太谷县令安庭坚美政颂碑》、《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学林新编》有记载: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安公美政碑,俱参军房璘妻高氏书,石壁寺碑乃行书[9]《墨池编续书断》又曰:房璘妻高氏,尝书石刻字画,洁媚[10]。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集成的《金石录》[11]上有记载:(太谷县令安庭坚美政颂碑)撰人姓名残缺,房璘妻高氏书,开元二十九年三月(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林鹗撰,房璘妻高氏行书,开元二十九年六月

(三)民间女性善书者

由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唐代妇女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她们所受封建道德观念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加之女性自身的杰出代表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提倡,除了达官贵人的女眷善书者外,民间也出现了一些女性善书者。如吴彩鸾、薛涛。吴彩鸾可能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曾靠卖字为生的女性书法家。

吴彩鸾,武宁(今江西武宁)人,唐代著名女书法家善写小楷,其楷书清劲刚秀很有钟繇、王羲之之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以小楷作品《切韵》、《唐韵》知名。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女性人物,她称自己是西山吴真君的女儿。据《宣和书谱》记载,吴彩鸾的丈夫文萧只是一个书生,家中贫寒,没米下锅是常事。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吴彩鸾就写一部小楷书《唐韵》,拿到市场上去卖,换些钱财。唐末五代北宋时蜀中多存有她的书法作品,包括雕版印刷的手写本。《唐韵》字迹丰满浑厚,结字遒丽,点画生动,是小楷中的上乘之作。元朝王恽在评价她的《唐韵》时说:神全气足,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书画目录》)这一评价,显然是很高的,同时也为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吴彩鸾所写的《唐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

薛涛770-832,字洪度,西川乐妓,唐代女书法家,并且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名妓书法家。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薛涛工诗善书,尤善写行书笔势跌宕秀逸,代表作《陈思亚美女篇》。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把女书法家分成四类:宫闱、名媛、姬侍、名妓。而其记载的名妓第一人就是唐朝的薛涛。《宣和书谱》对薛涛有极高的评价: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作。字无女子气,笔力俊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已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非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传也,今御府所藏行书萱草等书

 

  峥嵘初露的女性书法

 

(一)五代十国时的女性书法家

在初唐时奉若圣明的魏晋法度,经过中晚唐众多书家的洗礼,楷书在颜真卿、柳公权的发展下渐趋严谨、完备,草书在张旭、怀素的冲击下也更趋抒情、狂放。那种天真潇洒的魏晋风神无疑初显式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唐末五代的杨凝式,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和影响,使得已有式微的魏晋风神,在以苏、黄、米三家为代表的宋代书坛有了继承和发展。五代时期杨凝式的出现,无疑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两座高峰(唐宋)搭起了一座桥梁。

五代祚短,承唐启宋,在这短暂的五代十国时期,女性书坛也没沉寂,也出过一些过渡性的女性书法家,如黄崇嘏。

黄崇嘏(生卒年不详),五代时期蜀国的女性书画家,她的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美劲健。她的字很有雄风,像男子写的。更为有趣的是,黄崇嘏自幼就是男装打扮,不知她底细的人,一直以为她是男的。有一回,黄崇嘏被人诬告放火,被关进了大牢。在狱中,她写了首《下狱贡诗》呈给当时的蜀相周庠。周庠看到她的诗后,觉得她才气过人,书法又很好,对她很是赏识。等到弄清她是被冤枉后,周庠随即让她出狱,并举荐她做一个小官。黄崇嘏着男装的样子风度翩翩,做官处理政事既公正又敏捷,所以她在为官时,很得手下衙吏的佩服。周庠对她的精明才干也极为爱重,他不知她是女扮男装,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她。听到这一消息后,黄崇嘏有些不好意思,这才公开了自己女儿家的身份。她写了一首题名为《辞蜀相妻女》的诗辞婚。诗的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慕府若容为坦腹(即女婿),愿天速变作男儿。周庠得知真情后,大为叹息。后来,明人徐文长还以这个故事为题材,写出了题名为《女状元》的杂剧。

(二)女性书家峥嵘初露

宋朝气象虽不如唐宏阔博大,但甚重文治。宋代理学兴起,人们更重学识和书卷气。黄庭坚说,胸中有道义,广之以圣贤之学,书乃可贵。因此,宋元是一个尚意书风盛行的时代。宋代一反唐代尚法的平整森严,而标举优美抒情的书风,讲求书家的散怀抒意,强调书法风神天姿。书法成了文人寄情达意的文人艺术,而行草书则是宋元人意韵情趣抒发的绝好形态,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形式审美感得到了空前突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书法史上出现了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而女性书法史上,这一阶段却不那么辉煌。虽如此,但也出现了一些女性书家,宫廷中有杨皇后杨妹子即杨娃;民间则有史载的苏东坡侍妾王朝云、洪内翰侍人翠翘、友臾女章煎、楚州官妓王英英(官妓)等女性就有书名,而以身为楚州官妓的王英英最享时名。且文学大家李清照、朱淑真也擅长书法。李清照的故事最为动人,她与丈夫赵明诚共同集成的《金石录》,对书法、文字、金石、考古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王英英,楚州官妓,学颜公书,晚年作大字,甚佳。《书史会要》上有记载:楚州官妓也,学颜公书,蔡襄教以笔法,晚年作大字,甚佳

朱淑真,宋代女书法家海宁人,文公之侄女,文章幽艳,才色清丽,善写小楷端庄精劲明赵世杰《古今女史》[12]有记载:海宁人文公侄女也,文章幽艳,才色清丽,实闺门之罕有,因匹配非伦,勿遂素志,赋断肠集十卷以自解

皇后宁宗恭圣仁烈杨皇后,贵妃颇涉书史,知古今,善书法。《书史会要》上有记载:恭圣仁烈皇后,杨氏,宁宗后,忘其里氏,或云会稽人,杨次山者亦会稽人,后自谓其兄也,少以姿容选入宫,颇涉书史,知古今,书法类宁宗

杨妹子(生卒年不详),即杨娃,会稽人,宋宁宗的恭圣皇后之妹书法类宁宗是宋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其书画皆精。书法类宁宗,故御府多命题咏,如刘松年、马远诸画幅皆是也。而马远画尤多所题,每关情思,人或讥之。题后各有杨娃之章一小方印。《书史会要》上有记载:宁宗皇后妹,时称杨妹子,书法类宁宗,马远画多其所题

(三)元朝女书家管道昇

1271年元世祖统一中国,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异族统治。正统汉文化遭到了摧落,于是书法也随着南宋的萎靡而更加衰落了。到了元仁宗、英宗时,才渐起翰墨风气。忽必烈再三到江南求贤,宠集儒硕之士,赵孟頫便是其中的一个。按照中国传统的眼光,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嫡裔的赵孟頫,是不应该奉仕元朝的。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文以达其道。在赵孟頫看来,求志与达道相比,达道才是他作为儒士的最终目的。于是,他决心奉仕元朝,而终于成为元朝书坛上的抗鼎人物,统领全元书风,开宗立派,承前启后。《元史·赵孟頫传》云: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

元朝书法可谓书史上第三个高峰,赵孟頫不仅在元代书法史上,应占有一个领袖与一派宗师的地位,而且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他也是一为非常关键的人物。而在书法的这一高峰期,女性书坛也出现了一位颇具艺术造诣的杰出女性,她就是管道升

管道昇(1262~1319年),字仲姬,又字瑶姬,号栖贤山人,吴兴(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南)人,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之妻,不仅是元代著名的画家[13],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女性书法家天资聪慧,才华横溢能书善画尤善画墨竹、梅兰、竹石,她的小楷端庄、行草俊逸,风格深受赵孟頫影响,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评价她的书法与赵孟頫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后无俦”[14]至大四年(1311年)封吴兴郡夫人。延祐四年(1317年)孟頫官翰林承旨,道昇加封魏国夫人。延祐四年卒,年五十九岁。有《墨竹谱》一卷。她的小楷《梅花》,清丽幽闭。明刘绩《霏雪录》有记载:夫人能画与诗,尝入观中宫,命写梅,称旨,且命题之诗。云:雪后瓇枝嫩,霜中玉叶寒,前村留不得,移入月中看’”[15]

管道升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与名山古刹。《松雪斋集》有记载:管夫人,道昇,字仲姬,延祐四年,封魏国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

虽然管道升我国历史上最具艺术造诣的杰出女性,但在漫长的专制的封建社会,她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其作品能传世,关键还不在于她的艺术才能,而在于男权社会的执政者当朝皇帝的赏识、支持,如果没有皇上的支持,那她不会逃过卫夫人的命运。史料记载可见一斑,赵孟頫《松雪斋集》有记载: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命孟頫书六体为六卷,雍亦书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闺阁书家与妓女书家的消长

 

明代的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书学史上有其独特的风姿。明人能书,上至帝王,下至学士举子,都能写得一手可观的书法。明代的帝王留意翰墨,笃好摹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康有为说:明人无不能书[16]。明朝帖学盛行,明代刻帖形成风气,或沿旧途,将(《淳化阁帖》)重新翻刻,如《泉州帖》、《玉泓馆本》等;或是将私家收藏的前代墨宝刻帖,如文征明的《停云馆帖》、董其昌的《戏鸿堂帖》等;或是将当代名家及自己所书模勒刻帖,如《宝翰斋帖》、《二王帖》等。由于明人善书,明代书法名家辈出,如星辰灿烂。如书坛名家宋克、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徐渭、董其昌等等。在明朝帖学大盛,皇帝好之,士人更是多能行草的大环境下,许多书家的女眷因受影响而得书名。尤其是明书法四家之一邢侗之胞妹邢慈静,更是出现在明代末年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她集书法、绘画、诗词于一身,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才女、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她与胞兄邢侗一齐在中国书画史上叱咤风云半个多世纪。

明朝中晚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文化世家、私家收藏、文人雅集等现象映衬着这一时期文化的兴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书法出现了众多具有才华的闺阁书家和妓女书家,他们在明代书坛上各领风骚。

历史进入清代,明代闺阁书家和妓女书家各领风骚的格局已被打破。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禁娼政策,有效地制约了官妓的发展,这不仅削弱了妓女绘画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妓女书法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清朝女性书法的独特格局:闺阁书家一枝独放。

(一)明代奇葩邢慈静

邢慈静(生卒年不详),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晚号鸣玉,山东临邑人。太仆卿、书法家邢侗之妹,贵州左布政马拯之妻,明代女性书画家。邢慈静自幼聪慧,能书善画,博学多闻,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从童年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阅读了家中大量的藏书,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又受到胞兄邢侗热爱书法诗词的影响和熏陶,使她在童年就显露出令人注目的才华。少年时代又受九嫂杨氏熏陶,可以说这对她一生的艺术成就,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祖上仕宦之家,祖父是明朝岢岚州太守,父亲是皇宫御医,胞兄邢侗36岁就官致太仆寺少卿,以书法名扬天下。邢慈静生卒年不详,从《明史》、《临邑县志》、《邢氏家乘》等有关邢慈静的生平记事来推算,她大约生于1568年(隆庆2年),1640年(崇祯13年)还健在,至少生活了70多个春秋。

邢慈静28岁才出嫁大同知府马拯。马拯是武定府人,回族。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邢慈静出嫁较晚的原因是她才华出众,她母亲万氏夫人视她为掌上明珠,非贵人不嫁,所以直到邢慈静28岁才嫁马拯。邢慈静婚后只度过了短短的十几年幸福生活,40多岁即失去了丈夫。她后半生寡居事佛,专心于书法和绘画30多年,终于达到书法风骨劲健端庄朴茂,运笔精熟老辣

邢慈静书法笔势蹁跹,结体妙丽而有姿致,书艺之高当推为女书家中佼佼者。其书法对她的绘画颇有影响,在表现宗教题材画时,以中锋行笔入画,线条劲健圆润,造型生动、准确。邢慈静书法能自成一家,一方面是受到了九嫂杨氏、胞兄邢侗的影响,史书上记载,邢慈静,贵州左布政马拯妻,少卿邢侗妹也,书宗李卫[17]慈静善仿兄书[18]。另一方面,王羲之《澄清堂帖》也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她在一具扇面上曾详细记载了受到《澄清堂帖》影响这件事。她传世的代表作品《行书临帖》、《行书四言诗》和《临兰亭序》等,充分表现了她的书法艺术风格。存世书法作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临帖》、《行书》等。

(二)群芳争艳的明代闺阁书家

明朝女性书坛呈现了闺阁书家群芳争艳的局面,除奇葩邢慈静外,陆卿子、徐媛、马间卿、蔡玉卿、袁九淑、徐范、叶纨纨、何玉仙等都不凡,尤以陆大家、徐媛和马间卿为优。

陆大家,陆氏,名卿子,善书,工于词章翰墨。《列朝诗集》中记载:陆大家,陆氏,名卿子,姑苏尚宝卿师道之女,太仓赵宦光凡夫之妻也,凡夫弃家与卿子偕隐寒山,手辟穢疏,泉架壑善,自标置引合胜流,而卿子又工于词章,翰墨流布,一时名声藉甚,以为高人逸妻,灵真伴侣,不可梯接也

徐媛,字小淑,副使范允临之室,喜诗善书,与陆卿子并称吴门二大家。《列朝诗集》中记载:徐夫人,徐媛,字小淑,副使范允临之室也,多读书,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唱和称吴门二大家

马间卿,间卿,字芷居,金陵人,鲁南之继室,善书法。《列朝诗集》中记载:马氏,名间卿,字芷居,金陵人,陈翰林鲁南之继室也,书法苏长公,得其笔意,颇与鲁南相类

(三)绝技竞现的明代妓女书家

明代妓女书家呈现绝技竞现的局面,著名的当推杨宛、柳如是、薛素素、卞赛。

杨宛,字宛叔,金陵名妓也,能诗文,善草书,人称书无媚骨《书史会要》上有记载:董其昌云,杨宛书非直媚秀,取姿而迴腕出锋,绝无媚骨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靡芜君,吴江名妓,明代女性书画家,她才貌双全, 能诗善画。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也有记载:柳如是 ,柳氏,字如是,一字蘼蕪本,吴江名妓,徐佛弟子,姓杨,名爱柳,其寓姓也。丰姿逸丽,翩若惊鸿……”

薛素素,名薛五,字润娘,号雪素,能书善画,江南名妓,明代女性书画家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有:薛素素,字润娘,嘉兴名妓,诗、书、琴、棋、萧俱精妙胡应麟《甲乙剩言》记她姿度妍雅,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

卞赛,字赛赛,自号玉京道人,工小楷,又善画兰、鼓琴,多才多艺的秦淮妓,后为女道士。卞赛晚年时,将自己的舌血刺出,用血书写了一部《法华经》,并作了自序。国朝吴伟业《梅村集》如此记载:卞赛,字赛赛,自号玉京道人,……双眸泓然,日与佳墨良纸相映澈,晚依良医保御氏,刺舌血,为书《法华经》,既成,自为文序之。用舌血作书,这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是罕见的。

(四)一枝独放的清代闺阁书家

清朝具有文化修养的妓女寥寥无几,妓女书家明显呈现衰败之势,与此同时,闺阁书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日益突显于社会之中,从而呈现出闺阁书家一枝独放的局面,此时涌现的书家黄媛介、姜淑斋、陈宝莲、沈无非、吴贞闺、吴静闺、郭素汝、张在贞及徐昭华等等。著名的当推黄媛介、姜淑斋

黄媛介,字皆令,嘉兴人,杨世功之妻,善诗词,工书画。韩昂的《续图绘宝鑑》上有记载:黄媛介,字皆令,嘉兴人,杨世功之配,善诗词,楷书摹黄庭经十三行,画山水小景,有元人笔致,长安闺秀多师事之。《池北偶谈》上也有记载:王阮亭云,禾中女子黄媛介,字皆令,负诗名数十年,近为予画一小幅自题云,懒登高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飘渺意,孤峰只在有无间’”明代姜绍书《无声诗史》也有记载:黄媛介,字皆令,嘉禾黄葵阳先生族女也,髫龄即娴翰墨,好吟咏,工书画,楷书摹黄庭经,画似吴仲圭而简达过之。其诗师杜少康清丽高洁,绝去闺阁畦径,适士人杨世功,萧然寒素,皆令免勉同心,恬然自乐也,乙酉鼎革家被蹂躏,乃跋涉于吴越间,困于檇李,躓于云间,栖于寒山,羁旅建康,转徙金沙,留滞云阳。其所记述多流离悲戚之辞,而温柔敦厚,怨而不怒,既足观其性情,且可以考事变,此闺阁而有林下风者也

姜淑斋,字淑斋,号广平内史,善书,笔力矫健,是清代的巾帼书法家。《池北偶谈》记:膠州宋方伯子妇姜,字淑斋,号广平内史,善临十七帖,笔力矫健,不类女子。姜淑斋,幼时就很有名气,有人在她的诗卷上这样称道:三真六草写朝云,几股玉钗书,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字要写得像王右军,不是件容易的事,姜淑斋当然是花费了一番苦功,才得到这样高的评价的。后来赵之谦(清著名书法、篆刻家)就以她为师,向她学书法,后人将赵之谦向她学书法,比作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书法而传为一段书林佳话。从这样的赞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姜淑斋的评价是很高的。

 


[1]《宣和书谱》是一部法书著录著作是中国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著录著作。全书20卷著录宣和时御府所藏历代法书墨迹包括197人的1344件作品按帝王及书体分类设卷。其中历代帝王书一卷正书四卷行书六卷草书八卷八分书一卷。自篆书以下各有叙论阐述各书种的源流及其变革论说所录书家的标准和道理所在终以制诏、诰命、补牒附录。各卷有分目人各一传共立传一百九十七名书家次为御府所藏法帖凡一千二百四十立目不录文。该法书体例精善评论精审资料丰富。

[2]《宣和书谱》卷第一《历代诸帝王书》第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3]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4]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5]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6]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7]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8]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9]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10]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11] 《金石录》,中国宋代金石学著作是北宋以前传世钟鼎碑版等金石文字比较全面的集录和研究专著,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集成。赵明诚,字德甫,山东诸城人,对考古、金石、书画研究甚深。李清照,对金石书画有相当高的造诣《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全书共三十卷,前为目录十卷,后为跋尾二十卷,考订精核,评论独具卓识。《金石录》在南宋时有龙舒郡斋刻本及开禧元年俊仪赵不谫刻本,皆不显于世,元明两代未见重刊,明代惟有抄本流传。清初,冯文昌曾藏有十卷宋刻《金石录》,因而特地刻了一方金石录十卷人家的图章,一时传为佳话。当时由于此书是《金石录》仅传的宋刻本,虽属残卷,却公认是宋版书无上珍品。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

[12]《古今女史》,妇女诗文总集,二十卷,诗八卷,明赵世杰编纂。世杰字问奇,武林(浙江省杭州市)人。赵世杰极倾心于历代才女之诗文,他在序中说“海内灵秀,或不钟于男而钟于女人”,“其称灵秀者何?盖美其诗文及其人也”。有这种看法的在明末不止一人,明葛徵奇为江元祚《续玉台文苑》序中也说过:“非以天地灵秀之气,不钟于男子;若将宇宙文字之场,应属乎妇人。”这些虽皆来源于庞元英的《谈薮》引谢希孟所说的:“自逊、杭、机、云之死,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谢希孟,南宋淳熙进士,理学大师陆九渊的学生。逊:陆逊;杭:陆杭;机:陆机;云:陆云)但已经有着不同的意义,说明人们对封建纲常名教的反抗和妇女的聪明才智终于为人们所认识。基于此,赵世杰编辑此书,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历代妇女生活、心态,以备古今之阙遗,所以名之为“史”。全书搜辑虽然疏漏甚多,但编纂态度较为严肃。有明崇祯元年(1628)刊本。

[13]见第三章《走出空白历史:古代女性绘画的现象学审理》。

[14]董其昌《容台集》《容台集》有两种明刊本:一、崇祯庚午(1630)本,董庭(董氏长孙)编辑,有陈继儒作序一篇。凡17卷,分《容台文集》9卷,《容台诗集》4卷,《容台别集》4卷。此本较常见,现在流传较广。二、崇祯乙亥(1635)重刻本,董祖和(董氏之子)、董庭合辑,保留有陈继儒序一篇,还有黄道周序两篇、叶有声(董氏门人)序一篇、沈鼎科(董氏门人)序一篇。凡19卷,分《容台文集》10卷,《容台诗集》4卷,《容台别集》5卷

[15] 明刘绩《霏雪录》。刘字孟熙先世洛阳人徙於山阴。《霏雪录》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转引自清人厉鹗的《玉台书史》[M],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

[16]《广艺舟双楫》,国学基本丛书康有为撰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7年3月1

[17]邢侗《武定州志》

[18]钱谦益《列朝诗集》。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今属江苏)人撰有《初学集》、《有学集》和《投笔集》等。所选《列朝诗集》编定于明清之际,是中国明诗选集选录明代278年间的诗作,共81卷,入选诗人1600余家。该书是仿元好问《中州集》而纂集的,旨在以诗存史,保存一代文献。所选作品一般为诗人的代表作。作者为每个诗人都写了扼要的小传,介绍姓氏爵里生平,品评其作品得失,资料比较丰富,其中有些记述已是罕见的史料。钱氏的有些评论亦有精辟独到之处。此集在清代曾遭禁毁,流传极少。后钱谦益的族孙钱陆灿曾汇集书中的小传为一编,单独刊行,名《列朝诗集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