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书法守正创新漫议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4-12

 

书法守正创新漫议

安徽省文联 2022-04-12 11:24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书法守正创新漫议

 

钱念孙

 

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书法湍流在蜿蜒起伏的传统山脉中激荡前行,既汩汩循道而下,又漫溢山道滩头,不断开辟新境,让我们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历史。如果先贤不注重继承传统,不尊重汉字的结字原则和书写方式,就不会形成源远流长且底蕴深厚的书法传统及其规范法度;如果先贤只是一味恪守传统遵循古法,不敢越雷池一步,书法史上就不会涌现那么多个性卓异、各呈异彩的书法家,我们今天也不会看到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名家碑文法帖。

部分“现代书法”探索误入歧途

讨论当代书法发展的要点,视角不应纠缠在是否继承传统、是否探索创新这样表面而简单对立的问题上,而要聚焦在怎样继承传统、怎样探索创新这个深层而具有实质性价值的问题上。书法界许多有识之士,近些年来不断呼吁继承传统、加强传统修养的重要性,我以为并非反对探索创新本身,而主要是针对“现代书法”等在尝试寻找书法表现的新手段和新天地时,确有误入歧途或失之迷路的表现。简要说来,这种歧途和迷路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画字”。这种探索以“汉字象形说”为根据,写“石”字就要像块石头、写“山”字就要有山的姿态、写“水”字要有水流的意味、写“牛”字要有些牛头的样子。张仃、黄苗子等原有此类试验,后来接踵效颦者络绎不绝。可是,汉字形成虽然与象形有关,但多数并非象形字,许多文字由会意、形声、转注等手法构成,根本无法以象形笼而统之。张仃、黄苗子等老一辈艺术家此类创作虽有给人新颖之感的作品,但只局限于精心安排的字数很少的对联和小品,字数稍多便茫然无措,因而也无从寻觅。今人若以此作为书法创新的门径,不是落入用字捉襟见肘的穷途,就是陷入生拼硬凑的泥沼。

 

其二,“书法画”。这在“现代书法”和“学院派”书法中都有明显表现。如曾有人以“行”的篆体象形字写画出十字路口,再以重墨在路口画上两个脚印,仿佛用书法传达一种犹疑、彷徨的情绪。再如,有人将古代最具代表性书家的名款,逼真临写和精心铺排在一张染色做旧的纸上,同时钤盖不同书家的仿制印章造成古味盎然的效果,以体现作者精到的临写能力和高超的拼接技巧。这类作品与其说是书法创新,不如说是利用汉字书写及篆刻印章等书法元素为构件,围绕特定主题而设计制作的现代艺术品。

 

其三,“乱书”。此类书法探索,如有人用墨笔在纸上多次重叠书写,造成一堆乱麻或一片重叠乱码的效果,根本无法识读。文字的辨识度没有了,那还是在写字或从事书法创作吗?这不仅违背中国书法创作以汉字为材料单向时空推进的原则,而且也失去书法通过书写之美传情达意,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功能。

 

至于书法热中出现的各种“恶搞”现象,如追寻狂怪离奇,任意涂鸦的“丑书”“怪书”“吼书”“射书”以及“身体书法”等等,不足与论。

塑造汉字书写新形象

不能远离书法本体

当今书法的探索创新,关键要在遵循书法本体审美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建构,而不能违背书法本体审美规律去花样翻新招摇过市。所谓“书法本体审美规律”,就是书法书写本身而不是书写之外其他手段构造书法美的规律——就是在继承书法传统既定程式化和规定性的基础上,通过笔法、墨法、结体、布局的有机变化配合,对汉字材料进行富有个性化和艺术美形象塑造的规律。

 

从古至今,中国书法风格发生很大变化,其中每一种书体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往往都会呈现各不相同的面貌,但书法本体的书写方式及审美追求却恒久未变,这就是中国书法都要以汉字为书写对象,都不外是在笔法、墨法、结体、布局等方面殚精竭虑,穷极或多或少打破审美疲劳却又符合审美规律的变化创造,从而凸显富有自己个性色彩的审美风貌。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姨母帖》《丧乱帖》等,与汉魏之际的隶书相比可谓相距甚远,与先秦的篆书相比更是颠覆性的变革。唐代书论大家张怀瓘在《书议》中曾批评其行草书说:“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可历史却证明,王羲之开拓和树立的刚柔相济、妍美流便的新书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对中国书法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再如颜真卿的颜楷,在欧、虞、褚、柳等楷书之外别树一帜,重要之点是把带有弧形的线条,或者说内方外圆的造型创造性地融入楷书,使楷书形态由方正变得圆厚,为当时也为后代铸造了崭新的楷书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依照书法本体审美规律而进行的探索和创造。

 

当代书法开拓创新,首先要坚定维护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为书写对象的基本立足点,离开这个基石,像“乱书”那样奢谈线条构成及情绪表达,像刻意拆解汉字随意拼接做空间分割,像“书法画”那样仅以汉字为构成元素而制作现代艺术品等,皆这样那样地动摇书法艺术殿堂的根基,导致书法传承的错位、断裂甚至倾危。当代书法开拓创新,核心要立足“守正”的基点进行,要围绕书法本体审美展开,要把时代审美情绪变化和自己独到感悟,融化到笔法、墨法、结体、布局之中而创造汉字书写的新形象和新境界。

 

古人进行这类创造,一般都是长期研习多种书体和法帖,对各种书体形象了然于胸后,结合自己个性和审美倾向自然而然地写出具有自家风貌的作品。今天一些人进行书法探索和创新,往往并不花费许多时间沉潜下来临习和研究书法经典,而是在书法日益展厅化呈示的背景下,吸取和搬用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理论及经验,以别出心裁,搜奇抉怪的办法肢解和颠覆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根基,达到哗众取宠、博取眼球的目的。沈鹏前些年在《书法的环境变化与持续发展》一文中谈书法现状时特别指出:“认为书法已经是陈旧的货色,必须用新形式赢得观众,彻底推倒重来,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为此,他提出要“警惕表面的热闹竟可能成为消解书法的异化势力”。这应该引起书法界足够重视。

书法不仅要“练”还要“养”

书法与生俱来即与古老悠久的中国文字结伴而生并相伴而行。作为一种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特点的书写符号,书法既与文字及其所内含的文化意蕴互为表里和相互为用,又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可是,当毛笔被硬笔所取代,进而伴随社会演进和科技进步,电脑和互联网普及步入“无纸化办公”时代,文字由书写变为打印、书信和文件由纸张传递变为网络传输,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已经几乎消弭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书法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大为增强。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之所以受到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欢迎,易于学习入门且具有修身养性作用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当书法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被突出显现以后,特别是当各种展览成为书法主要呈现方式以后,关注“如何写”已超出“写什么”,注重书法点划、结体、墨气和布局等形式美感和艺术趣味,日益成为书法比拼的主战场。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书法基本功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相反。

 

从具体书写技术看,书法与写字表面相似,实质远非一事,正如酒与水都是液体,却是不容混为一谈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物质。书法看似简单易学,其实深奥难测,绝非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艺术。绝顶聪明能干之人,给他一本名家法帖,也不可能一临便佳、一写就成,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临池不辍,反复揣摩体悟的磨练,以至手腕形成熟能生巧的“肌肉记忆”,心中储存许多“成竹在胸”“随机应变”的底本和方案,才能真正跨入书法的山门而探幽览胜并得其奥妙。由于书法学习需要一个经年累月甚至旷日持久的以古为师的漫长过程,加上古代书法先贤锤炼打造了众多难以逾越的碑帖经典高峰,因而“以古为法”“尊古为师”“厚古薄今”“颂古非今”等观念和做法,在书法领域不仅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而且大部分习书者和书家皆循其道而行,取得功成事遂的效果。

 

仅以点画线条这一书法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来说,只有多年勤学苦练,才能笔法精熟,破空杀纸,做到笔笔精妙而富有内力。一些习书者练了三五载,字的模样看上去不错,便以为线条功夫没什么了不起,主要在结体形态和布局变化上用心竭力。等用功八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自己对线条质量有所领悟和感受深刻了,才觉得需要在点划精到和精深方面补课,而此时往往为时已晚,多年习惯动作常常已难以纠正。进而言之,好书法不仅是“练”出来的,还是“养”出来的。这里的“养”,就包括对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长期优游涵泳与体味玩索,包括对审美品位和人生修养的不断熏沐陶冶与淬炼升华。许多书法家勤奋异常,矢志攀登书法艺术高峰,最终却停留在半山坡徘徊不前,除了天分和才气等不够外,基本功不扎实,整体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跟不上,难以行稳致远是其不可忽视的原因。

 

因此,当代书法发展,尤其需要艺术家真正沉下心来,潜入书法古老而悠远的深山,在传统经典绵延起伏的峰峦中发掘浑朴玉石,然后匠心独运琢玉成器,创造和化育出一种扎根传统而有时代风貌、古韵盎然而具个人风采的书法新形象。


 
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2年4月11日第7版

 

作者:钱念孙,系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