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文房

当前位置: 首页» 碑帖文房

时胜勋 | 清气、正气、中气、和气——作为当代中国美学精神新形态的正大气象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9-16



 

清气、正气、中气、和气

——作为当代中国美学精神新形态的正大气象

 

时胜勋

 

 

正大气象之美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崇高宏大之美,并不止于艺术,而是包括艺术在内的中华新美学精神,古今文艺需要正大气象,这个时代也需要正大气象,其表现有三:

首先,自然生态之清气。清气也即精气、元气,是古人对自然本质的探讨和概括。《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1]王夫之解释清气为冲和之气,理阴阳以正性命[2]金开诚解释清气为太空中的清明之气[3]清气是天地之正气,有澄清、澄明、澄洁之意味。今天,关注生态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这与古人的自然天地万物观念息息相关。古人重视自然天地万物,各类生活都依据天地四时而行,符合万物规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该重新确立自然生态的突出地位甚至优先地位,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彰显天地万物之清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天地万物作为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天地万物是自然的馈赠,面对自然要心怀敬畏和感恩。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充满霸气、杀气,只是对自然的占有,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相反,只有内心秉有清正之气,封山育林,休养生息,不予取予夺,而注重可持续性,才会源源不断受惠于自然。这就是激浊扬清。另一方面,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人类社会栖居于天地之间,得天地清气之滋润,臻于更高的精神境界。晋袁准《才性论》云: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4]万物之美秉于自然之清气,人作为万物之一,亦是如此。人应以清气为本,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云: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5]人秉天地之清气,便能激发精神,去除俗念。《朱子语类》云:心之存不存,系乎气之清不清。气清,则良心方存立得;良心既存立得,则事物之来方不惑。[6]由此可见,清气对人精神提升之重要性。前一方面主要是生存和发展,后一方面则意味着将人类生活提升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度。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达到和谐共生,不仅自然澄净清明、郁郁葱葱,而且社会也蕴含了自然的精神,焕然一新。否则,予取予夺的占有只能让天地变色,万物凋零,其精神境界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其二,社会生活之正气。正气源自天地,并落实在万物社会之中。文天祥《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与邪气、淫气(怠慢、极端之气)等相对,古人很重视正气。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认为,治理国家要明白正邪之差异:治则以正气殽天地之化,乱则以邪气殽天地之化。[7]其大意为气正则国治,气邪则国乱。这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形而上的政治哲学依据。刘向《说苑修文》强调礼乐的重要性,君子以礼正外,以乐正内;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故须养正心而灭淫气[8]正心即内心充满正气。乐有四声,对应人之四气:雅颂之声动人,而正气应之;和成容好之声动人,而和气应之;粗厉猛贲之声动人,而怒气应之;郑卫之声动人,而淫气应之。[9]其中,正气、和气是积极的,而怒气、淫气是消极的。社会生活应重视正气、和气,抑制、消除怒气、淫气。道家也同样重视正气,《文子九守》云: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10]所谓正气,即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所谓邪气即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11]因此,人要作正人君子,而不要作邪气小人。在当代社会,应积极发扬优良的社会正气传统,在当代条件下彰显向上的爱岗敬业合群精神风貌,以体现正气、和气。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军事生活最富有正气,公务员发扬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军人敢打胜仗、保家卫国,做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消防等扫黑除恶,冲锋陷阵,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社会生活中,正大气象的精神状态表现多样:工人冲在生产一线,兢兢业业;农民以土地为家,勤劳淳朴;科学家求真创新,格物致知;教师甘于奉献,以红烛照亮人心;医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法官律师维护公平,伸张正义;企业家致力创造财富,反哺社会,等等,都体现出社会的正气。正大气象在不同年龄也有体现。儿童天真烂漫,青少年朝气蓬勃,青年人敢拼敢闯,中年人砥砺奋进,老年人发挥余热。代际虽有差异,但不冲突。不同年龄的人都能依据年龄特征充分发挥优势,年轻者有闯劲,年长者敢于突出陈规,不要少年老成、老年保守,过于循规蹈矩,导致暮气沉沉。社会人际交往强调诚信,言行一致,不言过其实,甚至套话、空话连篇,导致社会风气浮夸浮躁。人与人之间重视情感化、人情味,但又保持本分,不要为了面子、人情而放弃原则。以上各类社会生活主要落实在行动上,但其背后的精神因素(有正气)更为根本。社会正气源于人们对自身岗位职责身份的意识,有职业的尊严感、使命感,对自身行为有基本的自觉,有道义,有担当。否则,如果人们都各自为政,自私自利,投机钻营,尔虞我诈,甚至贪污腐化,违法犯罪,就不会有社会正气,只会有歪风、邪气。

其三,思想文化之中气。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文艺创作上,有中气之美,充满生机和活力,冲决罗网,闳中肆外,可谓充实之谓美[12]中气也称冲气,阴阳化合,氤氲流动老子云冲气以为和[13]古人用冲气表现人格的独标高格,充盈高迈,如寄冲气于大象[14]含冲气于特秀[15]中气之美的思想观念是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这是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理论的最高目标。在强调专业分工尽精微品质的同时,更注重整体、宏观、融通之致广大境界。中气十足的思想必须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高屋建瓴,令人拨云见日,而非促狭逼仄,陈陈相因,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或是作精致的学术,空有严格之规范,缺乏灵动之思想。这样的问题在今天是非常突出的。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自省。实际上,每个时代都产生自己时代的思想,其中有些达到了中气之境,尽管程度有差异。比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喷薄而出,波澜壮阔,为思想之中气。比如明代心学,虽过于偏重主观,但有助于激发人的情感思想,破除礼教迷障,是新文化运动之伏笔,此为观念之中气。比如清代朴学,虽过于专注文献,但亦彰显了科学求真精神,去伪存真,为理性之中气。当代中国也应积极吸收历代思想之精华,立足现实,求真务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化合衍生,形成具有新时代品格的中华思想风范。在审美创意方面,也同样如此,前文已多有涉及。中气之文艺,必然精神饱满,激扬文字,穿破迷雾,以雷霆之势,荡涤心灵,提振精神。与此相反,瘪气之文艺,必然精神萎靡,视野狭小、短视,只会满足于琐碎、片面、晦暗,从而消磨人、麻痹人、腐蚀人,使人意志消沉。在历史上,中气之文艺此起彼伏,文学史上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诗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源自现实,标举理想,引发千万人共鸣。与中气之文艺同时代的也有瘪气之文艺,比如宫体诗之艳俗、馆阁体书法之拘紧、八股文之程式化等,或满足于低级趣味,或止步于文字游戏,或只求规范而泯灭个性,无法冲破迷雾,激发人的精神。新时代的文艺审美创作应吸收历代文艺之精华,瞄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推出中气浑厚、充实而有光辉、大气磅礴的文艺,表达人们的心声、情思、理想,缓解疲惫,净化心灵,臻于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经由天地万物之清气、社会生活之正气、思想文化之中气,最终表现为自然-社会-文化的总体状态和气之美。所谓和气,是指自然、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正气源自清气,天地万物不是一片浑浊,而是各安其位,秩序井然,这就是清气。得天地之清气,落实在人类社会,就是正气,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无休止的斗争、冲突,以正气抵挡各类邪气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思想文化受到天地、社会的浸润,茁壮成长,必然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健康之美,而非病态、污浊、丑恶之状。思想文化要中气浑厚,底蕴深厚,气满于内,涌动不息,激昂向上。思想文化之中气反过来促进社会生活之正气,感动人、鼓舞人、塑造人,同样,社会生活之正气反过来又促进天地万物之清气,敬畏天地,爱护万物,物我相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之和气之美。这是正大气象之美的更高境界,是走向未来的中华美学精神新形态。

 


[1][战国]屈原著:《屈原集校注》,金开诚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7页。

[2][明]王夫之著:《楚辞通释》,杨坚总修订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258页。

[3][战国]屈原著:《屈原集校注》,金开诚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8页。

[4] [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95页。

[5] [南朝梁]刘勰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63页

[6]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93页

[7][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68页。

[8][汉]刘向撰:《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8页。

[9] 同上。

[10]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3页

[11] 同上,193页。受《文子》影响,淮南子诠言训也有这段话。

[12] 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五,第6040页。

[13] 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68-169页。

[14] 晋庾亮《翟征君赞》:禀逸韵于天陶,含冲气于特秀,体虚任而委顺,恢昭旷而高蹈。艺文类聚卷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5页。

[15] 晋陆机《应嘉赋》:仰群轨以遥企,顿骏翮以婆娑。寄冲气于大象,解心累于世罗。艺文类聚卷三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9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