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文化是书法生态变迁中的时代坐标——再读王岳川先生《书法身份》有感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0-01-09
李青刚
(按:原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网,后正式刊发于《书法导报》2020年1月1日,产生了积极影响,经作者授权,本网予以转载)
2019中国高等教育书法论坛12月初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落下帷幕。关于论坛主题“书法身份与文化立场”的讨论,成为整个书坛近期的学术热点。十二届国展(行草展区)专家论坛现场,这样的话题也在论坛中反复提及。适逢正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再次读到王岳川先生2008年编著的《书法身份》一书,10多年前的学术对话,犹如当下的耳畔之音。旧书新感,颇有收获,以文记之。
一、书法身份就是中国文化的“胎记”
想到书法或者看到书家写字,创作画面浮于眼前:奉一杯好茶,听几首古曲,笔墨游走心手。余秋雨先生在《极端之美》中恰把中国独有的普洱茶、昆曲、书法定义为中国的“文化美学”。这三样既不怪异,也不生僻,但是却无法让一个远方的外国人全然驾驭和学懂。余先生把书法称之为“文化极品”,因为其符合独有性、顶级性、共知性、长续性的文化特征。
从有了文字,书法就有自己的身份,书法身份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书法是由人创造的,其主体是人的精神、学识、想象力、价值观的延伸。对书法身份的再确认,是基于当前书法生态变迁中的书法本体思辨,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再认知。《书法身份》在10多年前就为我们提出问题:书法必须回答“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的时代问题。
《书法身份》一书是王岳川先生编著的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为“国际书法视野”,辑录了王岳川先生与英国苏立文、法国柯乃柏、法国熊秉明、日本西岛慎一、韩国权昌伦、金洋东、李敦兴、韩国金炳基、澳门梁披云、香港饶宗颐等国家和地区诸位学者的学术对话;中编为“中国书法立场”,辑录了王岳川先生与季羡林、金开诚、沈鹏、潘公凯、范迪安、刘正成、曾来德、陈振濂、姜寿田、丁方、金宁等诸位学者的学术对话;下编为“文化书法传承”,辑录了王岳川先生与张公者、郑晓华、李彬、唐朝轶、郭继明、记者王卉、张楠及北大书法所师生的学术对话。10多年前,先生以前瞻的学术高度,以“文化书法”为根基,与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书法生态解构、书法价值厘定、书法文化审视、书法身份思辨等学术讨论,在书坛引起了持续轰动,也为之后乃至当下、未来书法事业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
那么,中国3000多年的书法史,面对书法生态变迁的当下,该如何理解新的“书法身份”呢?《书法身份》通过顶尖学者间的学术对话,为我们今天学习书法、理解书法身份提供了样本。
二、“文化书法”暗合了时代精神和艺术本体
书法本质上是中国文化的内核。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出现。由王岳川先生担任所长的北大书法所,办学之初即重视“书法文化”,进而倡导“文化书法”,为北大书法所提出“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十六字教学方针。先生在《书法身份》中通过学术对话的形方式,对“文化书法”的创立背景、美学纲领、本质特性、教学理念、创作原则、身份立场、内容形式等方面作了全面阐释。
“文化书法”在书法文化生态变迁中提出,暗合了时代精神和艺术本体,意在强调书法的人文基因,进而重申中国书法的文化根基和人文内涵。“文化书法”强调文本的完整性、境界的高远性、心性的合拍性。由此可见,书法身份离不开文字、文学、文化、文人四个“标签”。如果把书法比作一棵大树的话,文字是树之根基,文学是树之养料,文化是树之气质,文人是树之观象。文字、文人是具象的,文学、文化是抽象的。书法界公认的“三大行书”能著称于世,同样也离不开这四个身份标签。
书法是东方文化精神上的高迈境界,最能代表东方艺术和汉字文化圈的文化精神形象。《书法身份》及同期的《书法文化精神》(王岳川著)、《书法的立场》(曾来德、王民德著)、《书法艺术论集》(金开诚著)、《书法艺术概论》(刘正成著)等系列丛书的出版,是北大“文化书法”的教学实践的学术成果输出。北大“文化书法”的教学探索和定位,为国内综合类高校书法教学提出了于美术学院的技法教学、师范学院的应用教学之外的第三种教学方式,即“文史哲+艺术美学+临创技法”的教学模式。十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这一教学理念受到了国内多所综合类大学书法教学的推崇和借鉴。
三、文化是书法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GPS
当下十二届国展正当其时,走进展厅,我们在欣赏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的同时,为什么很多人会有一种熟悉感、炫技感,缺少几分惊喜;走出展厅,却很少有几幅作品在脑海里激荡回旋,久久回味。为什么?立足时代语境,当代书法在取得繁荣的同时,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书展作品中入古不深、重技轻文、急功近利、盲目跟风、风格雷同等问题层出不穷。深究原因,一切都是为了展览而写,为了评委而写,为了观众而写。忽略了“写什么”,只关心“怎么写”,书法创作少了文化托底,犹如浓妆艳抹的女孩,故作姿态;铅华洗净后,却面目全非。
笔墨当随时代。文化是书法生态变迁中的时代坐标。欧阳中石先生在《我对“书学”的思考》里提出:“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赋以生机。”中国书法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确立了独特而完整的审美体系,直接影响并哺育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精神世界。中国书法正在从历史的“工具”向当代的“审美”转型,由文学表达的“书斋”向艺术表现的“展厅”转型。随着新时代文化艺术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书法和书法人的艺术水平、人文素养、文化情操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书法创作者应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吴伟平先生在《书之要道蠡测》中指出:“志于书者,若唯技至上,虽能心手两畅,亦是得其皮;若以文滋养,作文无忧,辞质皆佳,便可得其骨;若修以儒释道,心与古人合,常寄情山水,仰观宇宙,体真悟道,及至本心一如,淡然无邪,便是得书法之髓也。”时过境迁,但《书法身份》中当年的名家对话依然余音在耳,岳川先生的前瞻判断和“文化书法”的理念践行,不断提醒书法人在书法生态变迁中再次准确定位中国书法的时代坐标,去除书法创作中形式化、同质化、平庸化等“文化缺钙”的问题。唯有立足传统,回归文化,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是实现新时代书法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
李青刚,硕士,副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访问学者,成都砚心书院院长。国家艺术基金中国书法评论人才优秀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岳川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院副院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担任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八年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