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书法

北大书法的文化自信——未名湖畔的学书感悟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9-12-16

 

  转自:人民艺术院 2019-12-16

  

  编者语:中国的书法史亦为中国的文化史和文明史,汉字以它独有的构成方式形成其基因,书法正是中国文化认识与表现的基本形式,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以文字书写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站立在民族历史的高度上,从文化的层面引领着艺术学科的发展和前进,中国书法不仅被看作是艺术研究,也是由技到形而上学的道。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承,更是以文化为核心的治学与研究,脱离文化这一根本主题,书法将不以书法而存在,皮之不存,毛何附焉。故而北京大学书法所提出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十六字方针,也成为当前书法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这种理念更使学子和书法家有了一个目标和方向。萧华先生曾任职于《青少年书法报》,为书法大家李铎先生的入室弟子,其书法功底扎实,书风劲健,且在书法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学生遍布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及专业艺术院校,这篇文章是他在北大学习的收获和感知。

 

北大书法的文化自信

——未名湖畔的学书感悟

 

萧华

  

  十六年前,我参加了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当时其实北京还有其他几所有名的高校也在办同类的班宣传招生,并且还附有一些很有诱惑力的优惠政策。我当时为什么选择北大,其一,那时心中还有一个未了的少年时的北大梦,其二,是奔着王岳川教授去的。在没去北大前,不认识王岳川教授,但从一些报刊杂志读到过他的文章,常有共鸣,好感和敬意油然而生。他当时在书法界提出的文化书法理念:“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教学理念直抵我的心灵。源于此因,后来我决定报名参加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

  后来,我们那一届的同学中,汇集了当时很多的书法精英,后来像颜振卿、唐书安、刘智先、周剑初、季乐胜、李彬、张俊东、唐朝轶、吴国宝、张公者等,现在都成了书法圈的中坚力量,都成名成家了。那时给我们授课的很多大师级人物:汤一介、李学勤、金开诚、杨辛、叶朗、彭吉象、程郁缀、文怀沙、欧阳中石、沈鹏、王岳川、英国的苏立文、韩国的金炳基、刘正成、曾来德老师等。在北大和大家亲密接触,聆听大师的教诲。同学们团结友爱、只争朝夕、刻苦学习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这美好的回忆中,还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那是在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因为在去北大上学前,我当时做过《青少年书法报》的记者,《中国艺术报》和《少年书画专刊》的主编,《中国艺术报》和《中国书画家专刊》的责编,又是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入室弟子,是很早就加入中国书协的老会员了。那时,我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感觉良好,好像老子天下第一,谁都瞧不起,轻飘飘的,每天都有一种微醺的感觉。

  开学后的前两天,没有排王岳川教授的课,听了两天其他教授的课,心里落差有点大,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感觉北大也就如此罢了。第三天是王教授授课,讲授“文化书法”与“文化身份”,我跟前两天一样还是坐前排,因为前两天的失落的原因,我开始是带着疑惑的眼神听课的,大概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脸上的神经明显感觉放松了很多,没那么绷紧了,慢慢的眼神也变得温和了许多。再到后来,王教授风趣幽默、思维缜密,广博的学识,文人的风骨,学者的担当,广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彩的演讲,让感到王老师身上是满满的正能量,这深深地吸引了我,前两天的失落此时早已烟消云散,听得入了神,下课了还意犹未尽。下课后,我上台紧紧握住王教授的手说:“王老师,我要跟您一辈子!”后来,王教授还常拿我这件事跟别人开玩笑:说我坐在前排听他的课,开始时眼睛像把刀一样在他身上刮他。

  两年愉快的国学与书法学习很快过去了,同学们感到收获很多,对国学内涵的理解深刻了,书法视野也开阔了,十分留恋北大学习的日子,分别时依依不舍。两年之后,王岳川教授把我请到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协助他做一些书法教学工作。王老师海纳百川,还请了很多书界名家,如中书协主席、副主席和理事们到北大来给学员进行专业的书法教学、指导。在王教授身边久了,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他。在我的印象里,他在工作上是个拼命三郎,除了书法所的事外,还要给北大中文系硕士博士访学等上课,还曾担任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助手,自己每年都要写书,出版学术著作。他常常利用有限的时间,在国外几十个国家讲学,传播中国的国学和书法文化,非常难能可贵。可以说,花大量时间用心学术,出版了几十部著作,熬夜写作,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还热爱书法,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因为此,他学术界口碑很高,真正做到了专心治学又学为人师。而且他是执行力特强、效率很高的人。王老师惜时如金,常常是中午匆匆吃一个盒饭,马上又投入到他的学术工作中。他为人很正,眼睛揉不得沙子,脾气也很大,不过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爱憎分明,坦坦荡荡,胸藏家国,富有文化情怀。

  

  

王岳川《滕王阁序》(1982) 此小楷获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获1982年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优秀奖

 

  书法对于王岳川教授来说虽然只是学术生涯的一部分,但国学、文艺美学、书法美学是他重要的学术内容。他特别欣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所以在研究文艺美学的同时也写书法,感受书法的美。其实,王岳川教授出道早,1981年就在四川省大学生书法比赛拿一等奖,后来又获得1982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大赛优秀奖。他的小楷精到,取法二王,尤显献之十三行风韵,书写轻松,点画细腻,那个年代能写这个水平的小楷的人应该说很少。后来出国,教外国人学国学和书法多年。2003年北大书法所成立,他主持北大书法所的工作,责任在肩,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书法创作研究上来。由于他基础好,加上虚心学习,又有深厚的文化学养,经常和我们学院当中的高手切磋琢磨,取长补短,不断精进,所以他总不断地超越昨日之旧我,追求明日之新我。去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王岳川师生书法展》,除了别的好作品以外,他临摹的1200cm 370cm巨幅《兰亭序》,形神兼备,神采飞扬,十分震撼,深受专家好评,让人一饱眼福。

  平日里,我看到王岳川教授更多的是临摹三王(二王加王铎)法书。他写字没有仪式感,淡定从容,日常书写,云淡风轻,从不炫技,一派文人书风雅俗共赏。相比那种无病申吟,装腔作势,我倒更欣赏他自然率真的书卷气。

 

  

王岳川草书唐诗

 

 

 

 

 

 

  和王老师在一起,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和他一起吃饭,一般都会在两小时以上。他跟我们聊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胸怀;聊孔子“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能也”,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担当;聊老子的“为而不争”,还有苏轼的“无故加之而不怒,遂然临之而不惊”的淡定;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一难都不能少”的无畏;聊蔡元培校长“兼容并包”和北大“文化书法”的梦想。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说,各位努力应培养更多的国人爱国学和书法,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同时走出国门,对中国更加友善。此一工作,遭人不理解或攻击,令人心痛,因此任重道远。

  

王岳川临《兰亭序》

 

 

  从孔子的“色难”、“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讲解,到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的感慨,他每年不管多么忙都三四次回四川老家伺候父母,令我们十分感动。每次一上桌,我们都很难插上话,王教授洋洋洒洒,古今中外,出经入史,娓娓道来,感觉跟他吃一顿饭比读一年书收获还大。王教授用这种春风化雨的方式给学生传授做人做事修身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真是可亲可敬!与王老师在一起,感觉身边有一座高山,而自己成了山下那一条小溪流,过去自我感觉良好的书法高手的狂傲瞬间化开了。

  我和王教授家住得很近,除中秋春节在京时去老师家拜访外,平时也很少串门,有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平时有外地学生来京,请老师吃饭,学生会让我在我家旁边订比较高档的房间,但王教授会告诉他们改订普通的川菜,说离他家近方便。老师常点的几个菜:木耳、麻婆豆腐、手楠芋头、水煮鱼,加燕京啤酒,主食:葱油饼。有的学生觉得很久没见老师,而请老师吃饭又太过简单,总感觉难为情。王教授说,吃饭就是见个面,说说话,什么环境不重要,师生叙叙旧最重要。用四川话讲,王老师做人很厚道的,处处替别人着想。

 王岳川书写《大学》《中庸》长卷600cm*20cm局部 2013年

 

  时间很快进入2020年了,从2004年去北大到今天,转眼已经和王岳川教授相处了16年。在王岳川教授身边学习和工作,有更多机会走在宗白华、朱光潜、冯友兰、王力、沈丛文、季羡林、金开诚等无数大师走过的未名湖畔,心中不免会泛起涟漪,对北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心生敬畏,更为自己当时的年少轻狂感到羞愧。

  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日益成为时代主流,使我对王岳川教授十多年前多部专著所倡导的发现东方、文化输出、文化自信、文化书法理念、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美学眼光,有了更多的理解,油然而生新的敬意。可以说,在北大与王岳川教授相处的十六年,也是我踏踏实实践行北大文化书法的十六年,成了北大文化书法最大的受益者。

  我的作品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不足,还显得稚嫩,但我还很年轻,以百岁算,刚走一半。齐白石不是七十变法,孙过庭不是说右军书法末年多妙,人书俱老吗?我会在王教授带领下,把国学和书法做得更好,虽道阻且长,吾将上下求索!

  
北大书法的文化自信

  

萧华作品

  

  北大书法的文化自信

  

萧华作品

 

 (作者简介:萧华,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入室弟子、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创作部专业指导教师,历任《青少年书法报》记者、《少年书法报》社社长、《中国艺术报•少年书画》专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