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书法
书法抒情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5-05-07
书法抒情
刘斌
书法是艺术化的汉字,更是书法家情感的流露。书法抒情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文字、个人情感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类的基本情感大致相同,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当书法家写出与内心的某种情感感受相适应的线条、结字、章法时,就能把内心的情感传达出来,固化在书法作品里,读者看到这些有意蕴的线条、结字、章法就会引发与之对应的情感经验,并在读者心中引起大致相同的情感变化,唤起相似的审美体验。抒情不仅能够传达文字的意义,更能够展现书法家的个性、情感和心境,书法抒情的魅力更在于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笔墨的韵味和情感的共鸣,打动人们的心灵。它不仅是书法家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书法抒情传递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与思考,潜移默化中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美感和精神内涵。
书法家创作时,将自己的情感带入笔墨,使每一笔、每一划、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情感色彩,表现出某种宽泛的情感境界。书法家笔下的线条在流走中完成一个个汉字的构造,通过行笔的缓急、墨色的轻重、结构的疏密变化,书法家内心的情感流泻在这些变化万端的笔墨痕迹里,它们或疾或徐,或轻或重,变化丰富,表现出书法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个性情感。这样,书法家不仅通过字迹来展示文字的意义,更通过有意蕴的书法线条、结字、章法,通过运笔、墨色和布局来传达个人的情感和心境。明代的祝枝山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艺术品的“情感”是不受时间、地点制约的,艺术品的感染力是永恒的。
书法抒情,包括创作书法抒情作品和欣赏书法抒情作品两个过程。创作时,书法抒情作品记录了书法家创作时的信息和情感,真实的记录了书法家当时喜怒哀乐的心情;欣赏时,读者提取书法抒情作品展现的情感信息,读那些情感化的线条、结字、章法中包含的情感语言,读作品的“情感”,想象书法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设身处地”地体验书法家的情感,感受书法家内心的情感波动。读者自然而然的沉浸在里面、愉悦在里面。书法抒情传递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与思考,潜移默化中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美感和精神内涵。书法抒情修养身心、陶冶情操、调节情感,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感。
社会有多丰富、人类需要抒发的情感就有多丰富。书法抒情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寄托,书法家创作书法抒情作品,宣泄情感,释放压力,消除焦躁,恢复平和,如书法家张旭写草书,“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卿,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书法传达书法家特殊的情感,满足读者视觉经验的愉悦,是人性的一种非常本质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种升华的表现。通过书法抒情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书法家内心的世界,体验到一种超越语言的精神交流。书法抒情作品诱导读者情感变化,引发读者情感活动,使读者压力释放、焦虑减轻或消除,使读者感到轻松愉快。在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悬挂书法抒情作品,以‘喜’‘乐’为主题的书法作品,调节大众情感,传递正能量。总之,书法抒情作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书法抒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