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思想

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陈甲:书法的法度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1-22

 

书法的法度

 

 

陈甲

 

 

 

中国书法是一门技法性较强的人文艺术,古代先民们在长期的书法传承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从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到意韵统一的完备书写技法和理论体系,成为当今学者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一道捷径。笔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基础,构成书法的相关元素都是通过笔法来呈现的,所以笔法的熟练与否是成为书法作品优劣的关联。优秀的书法作品,点画间应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和完美的章法,深远的意境和这些美的组合使之形成统一气息,书者为之痴迷,欣赏者为之动容。而用笔重在变化,如:迟急、曲直、藏出、起伏等;用笔重在表现如:“迟”表现“沉着、内敛”;“急”表现“得势、干练”;“曲”表现“多姿、柔美”;“直”表现“刚劲、豁达”;“藏”表现“浑成、厚重”;“出”表现“爽利、洒脱”;“起”表现“灵动、活泼”,“伏”表现“稳重、踏实”。然而,这些表现又都不是绝对的,当视创作者心境而论,是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所在。

书法字的好看,不只是外在对称,还要通过内部结构的对比变化达到完美。有变化才成为法,书法之变之法是情感寄托的载体,有变化才是书法存在的“根”。在书法中的内部变化是无穷的,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内部也有共性。正是这些共性,变化创造出神奇迷人的书法文化。今之学者当仰古先贤,于古法中探寻,如:大与小、宽与窄、紧与松、向与背等诸多结构的变化与统一,掌握书法内涵,揭示书法规律,于共性中升华自身的书法境界。

章法之于书法犹如古代战场上的排兵布阵,统揽全局,决胜千里。章法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整体上气韵通达。如此自能神韵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章法布局或有行有列或有行无列,有列无行或无行无列,皆因书写内容或书者性情而定。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画法、字法、必于笔,成可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善于用墨,是书法者一生不断的追求。墨法如同笔法、章法、结构,是构成书法形质的四大要件之一。墨法有七墨、六色、五彩之说,然其又相互参杂,各尽有用而不可过之。过淡则灰,灰则伤神;过浓则滞,滞则不畅;过干则枯,枯则无华;过湿则溢,溢则无韵;过燥则焦,焦则狼藉。实际上无论哪种墨法的应用,与书法者对自己所书写的字体以及整体作品所表达的格调有关。此外,墨法的灵活运用还与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而定。如清人刘墉喜用浓墨,而王文治却善用淡墨,两人分别被誉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当代草圣林散之“惜墨如金”,用墨讲究,变化无穷。清代神笔王铎“泼墨似水”,用墨大胆,沉着痛快,极尽笔墨变化之能事。对墨法的理解和掌握并非朝夕之功,也非凭空想象,要于实践中探索体会。“清馨出尘妙香远,天机流露出精神”,相信淡而意远,静而境深的艺术妙境,就在近处。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所在,是我国民族艺术特征的独有术语,是书法者通过点画线条以及墨色的变化、组合抒发心中之意,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意境美是书法艺术高低的标尺,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双书”。从书法的审美来看,意的的美展示在想象的空间里,把自然境界和艺术境界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境米。意境表现的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根本是书法者的功力与精神感悟。“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书法者当加强技法练习,探寻精神感悟,注情于笔端,尽情抒发并传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自由的挥洒间,彰显人生的精彩。

中国书法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最难的艺术表现形式,之所以“高”在于透过优秀的书法作品,能感受到创作者的个性、气息,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之所以“难”,难在文化,难在统一。书法在点滴顿挫之间,在黑白方圆之内,要行处纵横章法,要使得书体能伸能屈,刚柔相济,要寄情于法,循法情生,在没有定章的空间意识里就得因时而异,因势而生,寓变化于统一,到位而不越位。这种白纸黑字似繁星幕宇,其明暗交织,如围棋对弈,看似随意,实乃寓法其中,步步为营。为其一心一用,一心多用,要在一笔之内顾此及彼,使笔法、墨法、结构、章法各尽其妙,惟取法乎上,临池不辍,觅寻美的共性,涵以学养,融技法、思想、文化于一笔之毫,石破天惊,功到渠成。

 

 

作者简介:陈甲,字伯巛,号仇耳,1985年出生于四川,汉族,从事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著有《陈甲书法作品文集》《中国书法艺修大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