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文房

当前位置: 首页» 碑帖文房

郭廉夫:二王书法比较及影响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2-07-22



二王书法比较及影响

 

郭廉夫

 

 

一、二王书法比较

 

王献之与其父亲王羲之都是中国书法史上伟大的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卷首就这样说过: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古往今来,许多评论家在评述王羲之时联系王献之,在评述王献之时联系王羲之,将他们父子的书法相互对比,不少人用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评鉴,往往扬此抑彼,见仁见智,褒贬下一。唐太宗李世民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而将王献之的书法说得简直是一败涂地,此事前面已论及,毋庸赘述。

有人认为王献之不及王羲之。

李唐后主说:子敬俱得右军之体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南朝齐王僧虔(王洽的重孙)曾说:献之远不及乃父,而媚趣过之。

有人认为就某一书体来说王献之超过了王羲之,发展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唐代李嗣真在《书后品》中道: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风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自,或跳海移山,翻波簸岳。

虞龢在《论书表》中说: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绝笔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怿,宛转妍媚,乃欲过之。

有人认为王献之与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各有特色,更有人认为他们两人在书法史并驾齐驱。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张怀瓘对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的不同艺术特色这样说: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据礼乐,则献不继羲。又云: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②。黄山谷说: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由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③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羲之诸子,皆得家范,而大令之书特知名。而逸少方驾者,盖能本父之书意,所循者大故也。

明丰坊《书诀》说:右军用笔内棍,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

沈尹默认为,"羲之如金",沉着含蓄,即"内擫"笔法;"献之如玉",即"外拓"笔法。他认为内撅如锥画沙,收敛意多,是古隶笔法;外拓如屋漏痕,豪放、飘逸,古质而今妍,是今草笔法。

王献之、王羲之有不少相同之处,最主要、最明显一点是与东晋其他名士一样,清真超逸,神姿高彻,出尘脱俗,率性而行,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一言以蔽之,潇洒。现代作家王蒙说:"潇洒也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是一副饱经沧桑而又自得其乐的欢愉??潇洒也是一种风度,一种胸襟,一种大度,一种精神的解放,一种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①王献之、王羲之怀着这种心态、精神、风度去进行书法创作,必然会冲破成规的束缚,不拘于法,使其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潇洒之美。王献之的书法乃是于"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王世贞曾说:大令书神情散朗,姿态超逸,有御风餮霞之气,令人作天际真人想。①这是人格与书格的统一,"风格即人"也是这个意思。潇洒风流是二王思想面貌的写照,也是他们书法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元、明时代很多人效法。王世贞在《艺苑危言·附录》中评论赵盂頫的某些作品时说:"尤遒媚潇散,有王会稽父子风。"我们还可以从美学的视角,审视一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美分秀美和壮美,也就是古代所说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三羲之、工献之的书法,都传于秀美一路,古代用"媚"进行品评概括。王澍在他的《虚舟题跋·文征明隶书千字文》中道:羲之书《兰亭》,破坏秦汉浑古风格,为后世妍媚者开前路。

对于王献之来说,其书法艺术在"媚"这一点上有所发展和前进。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评论王献之书法时云: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道家扬柔抑刚,崇尚阴柔之美,东晋时代大多数名士、学人信仰道教,所以"媚"是很高的审美评价。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评论丘迟诗风时,有"点缀映媚"之语,"媚",显然是褒意。就在这时代的张怀瓘却说:"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后来有人将"媚"与"媚俗"、"媚世"、"献媚"引伸联系,甚至相提并论,"媚"便含有贬义了。其实没有阴柔的秀美也无所谓阳刚的壮美,它们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美都不可缺少。对于壮美、秀美在个人爱好上人们有权选择,但厚此薄彼,进行褒贬、扬抑,不是正确之举,清钱泳在《履园丛话·书学》中说:一人之身,情致蕴于内,姿媚见乎外,不可无也。作书亦然,古人之书,原无所谓姿媚者。自右军一开风气,遂至姿媚横生,为后世行草祖法。今人有谓姿媚为大病者,非也。"姿媚"、"媚趣"是一个美学概念,原有特定的含意,应该正名。以"媚"称著的二王书法将世代相传,流芳千载,使人们得到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王氏父子自小都是出生在显贵豪门之家,生活环境优裕,受过良好的书法教育,有趣的是他们年幼时都们于言。"二王"相比,毕竟各自的境遇、经历不同(例如王羲之仕途多舛,而王献之仕途通达),他们的艺术风格、特色以及他们的书法给人的艺术感觉也不尽相同,结形取态也有差别。在这方面评述不少,现分列如下

王羲之王献之龙跃天门,虎卧凤阁。惊风拨树,大力移山。

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刚用柔显,华因实增。

簪据礼乐。逸气纵横。

清韵为主,奔放次之。奔放为主,清韵次之。

字以骨势胜。字以媚趣胜。

笔画略短。笔画偏长。

用笔内擫,收敛为主。用笔外拓,放纵为主。

藏锋为多,节奏舒缓。露锋较多,节奏较峭急。

就总体而言,书法家的艺术水准有高下之分,在一般情况下区分起来并不困难,但有时候对某些作品来说就很难裁决。展览筛选书画作品,最初很容易在众多的作品中剔除一些相形见绌的作品,但后来再分优劣就困难了,有人认为这件作品是上品,有的则发表不同看法,究其原因是有些作品在一个层次上。

王献之与王羲之的书法,他们的艺术水平都比较高,几乎是在一个层次上。一定要准确地分出他们的高下来,笔者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各有特色,各人有各人的风格,各人有各人的成就、贡献。有些评论家(包括书法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喜好以及出于某种需要所下的结论含有不少主观因素。

正因这样,有些评述不尽相同,有不少是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也不足为怪。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不等于说王献之、王羲之在任何方面都是等量齐观的。就现有材料看,王羲之在文化史上的贡献与影响要比王献之大,王羲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王献之在知名度方面也不如王羲之。

"比世皆高尚于敬??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钟繇)、于逸少亦然。"有人根据陶弘景上述的一段后断言:如果不是唐大宗为大王宣扬,并极力践踏小王,书圣的桂冠早已旁落小王了??这种论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书圣"的桂冠戴在王羲之头上是名副其实的,毫不过誉。的确,王献之应该恢复其历史地位,但没有必要矫枉过正。王羲之获得"书圣"盛誉是历史的公正回报,并非唐太宗宣扬的结果。张怀瓘在列出崔缓至王献之十九人后,说:"在千百年间得其妙者,不越此十余人。各能声飞万里,荣耀百代,惟逸少笔迹道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王羲之现存的作品已很有限了,就从这些不多的作品综合分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几乎也是后无来者。

 

二、二王书法之影响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涉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贡献。

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起点和目标。

王羲之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虞龢在《论书表》中道:"洎乎汉魏,钟张擅美,晋未二王称英。"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被称为"古今特绝"的四贤。王献之"极能小真书",楷书劲直疏秀。行草书,优游神骏。他创造的"破体","一笔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羲之"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王献之"隶(楷)、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能。"他们博精诸体,成就斐然,发展全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以其极高的艺术品位使人们为之析服。"右军书法万代所宗",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心摹手遁",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他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他们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二王为发展中国书法艺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王羲之、王献之精于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书、行书单字意识极强,非常讲究单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在文字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体系、权威,使汉字的字形、体态得到相对的稳定,为汉字的规范作出了贡献。他们创造的新体快速流便,易于普及,这对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羲之的一些书法理论,不少人认为是伪托,不可信,笔者在《关于王羲之的书论》一章中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里不再重复,但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名人名篇中,引用"右军之语"一般都认为是真实的。例如:"倾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①"子敬飞白大有意。"②"书弱纸,强笔;强纸,弱笔??"③"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同于轮扁。"④"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⑤上述大家承认的这些言论,其价值作用不可低估。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在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被视为正宗的中国传统艺术加以学习与传播。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早在中唐时代就传人日本,一说是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的。

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鉴真接受日本僧荣叡、普照大师的请求,毅然发愿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失败了,第六次终于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和他的弟子一起东渡成功,到达日本。

日本真人元开所撰的《唐大和上东征传》,详细记载了鉴真带到日本的物品,其中有"王右军真迹行书一帖、小王真迹三帖"。日本早期著名女书法家安宿媛(光明皇后)曾经认真临写过王羲之的《乐毅论》,其笔力遒健,被誉为"日本第一小楷"。日本平安朝初期,僧人最澄来唐学禅、学法,他的字脱胎于唐代的《怀仁集王圣教序》,是日本"三笔"之前第一流书法家。所谓"三笔"是指空海、桔逸势和嵯峨天皇,他们是奈良时期派到唐朝留学的,他们学习研究中国书法很有成绩。据说唐宪宗曾命空海补写过宫廷屏风上的王羲之法书缺字。嵯峨天皇的字严整浑厚,是学欧阳询的,而欧阳询又是学王羲之的。代入之,嵯峨是王羲之书法在日本的又一传人。

唐亡以后,从日本崛起的"三迹"书怯可以看出王羲之书法仍香烟不断。

所谓"三迹",是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滕原行成三位书法家的誉称。道风学王羲之书法很有成就,号称"羲之再世"。佐理学王羲之书法与日本民族书法结合起来,其作品益臻完美,被誉为"当代第一名家"。日本人把"三迹"归纳为:"道风得羲之骨"、"佐理得羲之皮"、"行成得羲之肉"。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日本书坛许多书法家醉心于王羲 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对日本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 虞稣:《论书表》,孙过庭《书谱》也引过,文字大同小异。

② 虞稣:《论书表》,孙过庭《书谱》也引过,文字大同小异。

③ [唐]虞世南:《笔髓论》,传为王羲之《书论》。

④ [唐]虞世南:《笔髓论》,传为王羲之《用笔赋》。

⑤ 传为王羲之《书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均有类似言论。

 

(摘录自郭廉夫著王羲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