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园地

书法所2011届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1-05-30



书法所2011届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011年529,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论文答辩在北大艺术学院会议室进行。本次答辩委员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李松教授担任主席,北大艺术学院丁宁教授、翁剑青教授、李爱国教授、白巍副教授,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工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参加答辩的有美术学专业研究生6人,申请艺术硕士(MFA6人。其中10人通过论文答辩,2人论文建议做进一步修改。

 北大书法所研究生刘明提交的学位论文《孙过庭<书谱>研究》一文,内容提要首先探讨了《书谱》产生的书学思想背景。唐代统治者的喜好和推崇是书法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唐初图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孙过庭书写长篇《书谱》提供了丰富的书学资料和思想来源;文学之风兴盛,使得《书谱》思想的表达更加深刻和成熟等。《书谱》作为第一篇总结性的书学著作,在书家、书法作品、书法欣赏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书学思想:从书家创作技巧功夫的训练到创作个性情感的表达;从对书法抒情本质的探讨到对作品意象的描述;从书法欣赏观念到作品标准等。从《书谱》开始,中国书法理论形成较为规范的评论体系,孙过庭以降的书法批评家也开始获得独立地位。《书谱》也是一幅笔法精致、风格独特的法书墨迹。书法墨迹图像本身可以成为解读孙过庭《书谱》思想的重要史料。通过比较《书谱》与王羲之书法的墨迹,会发现孙过庭与王羲之在笔法和结字方面的异同之处。“节笔”、章草等笔法的普遍存在,不仅避免了长幅小草形式过于流美的弊端,更形成了《书谱》独特的艺术面貌。孙过庭通过研习古代经典,继承魏晋书风,最终在书法创作领域实现了守正创新。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学者,他的书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位理学宗奉者,他的书学思想受理学影响极为显著。书法所研究生邵丁提交的《理学对刘熙载书学思想的影响》一文,首先通过对其学术思想演变的考辨和梳理,对程朱理学思想在他的后期学术思想中的地位进行定位。然后从理学的天人观、心性论、格物精神三个方面对其书学本体论、创作论、技法论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接着从心之功能、人品、气质之性三个方向上对刘熙载的“书如其人说”加以分疏和总结。最后通过理学思想和书学思想的双向考察,对刘熙载的“中和观”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认识。

书法所的两位硕士研究生在熟练运用史料的基础上,对古代书论的思想价值重新进行挖掘,最终以全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