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英班

当前位置: 首页» 名师精英班

时胜勋 | 太初混沌之美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9-20



太初混沌之美

时胜勋

 

 

中华美学精神充盈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并且包含不同层次,大体分自然、社会、身体、超世等维度。自然之维是指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自然方面,对生活世界具有决定性,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但人们对自然有想象、有改造、有适应的方面。这奠定了中华美学精神依循与创造并举的原初底蕴。涉及自然的方面有很多,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及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山川[1]这里择要论之。

生活世界的第一个问题是,世界从哪里来?这是生活世界的前提。世界的起源对人类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人类的觉醒,不再如动物一样浑浑噩噩。源初或本源具有形而上的意味。人类通过对起源的追溯,实现社会的文化建构,由此获得充满意义的世界。

关于世界的起源,屈原《天问》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2]屈原的疑问代表着先秦时代人们对世界起源的思考。这至少说明在屈原时代,古人还未提出过于系统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才引发屈原的疑惑。不过,先秦时期对世界本源的哲学思考是存在的,涉及的重要概念有天地母、太初、混沌、太一等。

老子描述了天地未分的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天地母并非正式的哲学概念,但体现了天地的本源性。相对而言,道则更为哲学化了。

受到老子影响,庄子讨论了道、混沌、太极、太初等。庄子认为,道具有本源性。《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4]在这段话里,庄子也提及了太极、六极,但并没有主题化。尤其独特的是,庄子还以寓言的方式讨论世界本源状态混沌,并赋予其非人为特性,体现庄子的自然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5]混沌非人形,有人形则为非自然,远离了自然的本质。庄子后学还讨论了泰(太)初,主要在《庄子外篇》。《庄子·外篇·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6]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7]后世注释家成玄英认为:泰,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8]《庄子·外篇·知北游》: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9]较之外在的宇宙,太初似乎更偏重于某种本质。昆仑、太虚也指辽远深邃的世界。太虚给曹雪芹带来灵感,创作了《红楼梦》的太虚幻境

同属道家的列子,活动时间早于庄子,但其现存著作《列子》却并非列子原著,其成书在汉魏以后,思想融合了道佛等,故此放庄子之后讨论。今本《列子》一书对世界本源的讨论体系性更强。《列子·天瑞》: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10]列子提出了四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及浑沦(即混沌),在性质上它们都具有起源性的地位,只是程度不同。太易是最不可见的状态,太初有气,太始有形,太素有质。浑沦是气、形、质不分的状态。列子对世界本源的讨论影响很大。西汉末纬书《周易乾凿度》就转述这一提法: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11]不过,太易被去掉了,而增加了阴阳。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天地》也加以引申:天地之始”“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出曜布,度物施生。精者为三光,号者为五行。行生情,情生汁中,汁中生神明,神明生道德,道德生文章。[12]班固借鉴列子等人的说法,重点讨论的是混沌,其对混沌的描述接近于《老子》。[13]班固的创新是将混沌引向了五行、道德、文章,这是混沌的分化,在内容上,自然性逐渐减弱,而社会性不断强化。

战国中期至秦汉间,太一是一个关键词。战国后期吕不韦《吕氏春秋·大乐》数次提到了太一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14]又说: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15]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16]《吕氏春秋》继承了道家的看法,音乐本于太一,太一即道,这是将太一视为音乐的本源,并非创世。不过,其后提及的两仪、阴阳等则有天地创生的意味,哲学内涵较为浓厚。

出土文献郭店楚简其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其中有《太一生水》一篇,太一(大一)是核心词,论述颇有系统:大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冷热之所生也。冷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四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17]太一是先于天地的世界本源状态。天地与太一之间的中介是水,这与道家尚水的思想非常接近。天地出现以后,神明、阴阳、四时、仓然、湿燥、岁渐次生成,形成了完整的世界体系,并且往复循环。

成书约在战国后期至秦汉间的《礼记·礼运》也提到太一,是传世儒家经典中较早论述太一的: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18]这一表述袭用了《吕氏春秋》,但做了创新,增加了四时和鬼神。

对照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太一似乎与道家、法家、儒家都有关系,但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这一观念则在《礼记·礼运》以及《周易·系辞》并未出现。也不排除儒家思想对流行于当时(战国中期)的太一思想做了整合,剥离了道家成分(水),强化了儒家成分(礼),并且礼本太一较《吕氏春秋》的乐本太一,层次更高。

与太一类似的还有泰一。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著作《鹖冠子·泰鸿》: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19]泰一与太一意思一致,具有世界本源的意义。《鹖冠子·泰录》又提到元气: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神圣乘于道德,以究其理。[20]泰一和元气意思接近,都指世界本源。不过,泰一有神明化的意味。在战国秦汉间,神明化的泰一指北极神,因泰一经常作太一,遂导致二者的混淆。《史记·封禅书》记载: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21]张守节解释泰一为天帝之别名[22]刘伯庄解释泰一为天神之最尊贵者[23]后世对泰一的更普遍的称呼是昊天上帝,代表天。

太极在先秦就有提及,如前述庄子,但明确主题化的是《周易·系辞上》,是其创新之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24]太极在易之下,易更具有世界本源的优先性。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及的太一与两仪、阴阳关系密切,《吕氏春秋》《太一生水》均提及阴阳,而两仪、阴阳之说在《周易·系辞》中非常关键,且表述也更为系统。《周易·系辞》将太一替换为易,这应是一个创造性的转换。然而,很奇怪的是,太极这一概念在先秦没有广泛使用,即便在秦汉也是偶有使用,如蔡邕《荆州刺史庾侯碑》云:君资天地之正气,含太极之纯精。[25]这里天地与太极对举,似无世界本源之意。《淮南子览冥训》:引类于太极之上。[26]东汉高诱解释太极为天地始形之时[27]清代俞樾认为这一解释不符合原文,应解释为天,具体而言就是太阳。太极之上就是日月丽乎天的意思。[28]俞樾的解释将太极降为天,减弱了其始源性的地位。何宁认为,俞樾的解释有误,太极之上应为无中生有之意。[29]东汉郑玄注《周易乾凿度》解释太极为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30]魏晋时,对太极的理解基本指向于天地未分。[3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将太极引入人文领域,这是一大创新,提升了文的地位: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32]在这里,太极超越易(象)具有更为始源性地位,是文化的渊薮,虽非世界本源,但其结构近似。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天地剖判,固原乎太极,即人文之始,亦复有同然也。[33]唐代对太极做了进一步的哲学化阐释。孔颖达解释《周易》太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34]太极即太初、太一,这是综合性的一种解释。不过,元气混而为一是前人未提及的,其意与混沌接近。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太极为[35]孔、唐的解释异曲同工,都指天地未分之前的状态。宋以后,对太极的讨论逐渐深入系统,太极具备了更明确的世界本源意义。宋代兴起太极图,是太极思想的大发展时代。周敦颐有《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36]周敦颐在太极之前增加了无极,其本源性地位更高,太极,本无极也[37]不过,无极并非外在于太极,只是太极的无名状态而已。朱熹承接之,作《太极图说解》,详加讨论,太极逐渐发展为太极哲学体系,囊括了阴阳、五行、仁义等内容,成为中国最系统的宇宙论。北宋时出土的《古三坟》,被认为是伪书,对前人有关世界本源的说法做了综合:清气未升,浊气未沉,游神未灵,五色未分。中有其物,冥冥而性存,谓之混沌。混沌为太始。太始者元胎之萌也,太始之数一,一为太极,太极者天地之父母也。一极易,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浊,谓之太易。太易者天地之变也,太易之数二,二为两仪,两仪者阴阳之形也,谓之太初。太初者天地之交也。太初之数四,四盈易,四象变而成万物,谓之太素。太素者三才之始也,太素之数三,三盈易,天地孕而生男女,谓之三才。三才者天地之备也,游神动而灵,故飞走、潜化、动植、虫鱼之类必备于天地之间,谓之太古。[38]这段话可以概括为混沌太始(一)太极(一)太易(二)太初(四)太素(三)太古,但思路较前人有些混乱,把古人视为最高的太易放到了后面,并且把数字放了进来。这段话融合了不同流派的思想,涉及的混沌、太始、太极、太易、太初、太素、太古等,也都是前人已经提到的术语,并无多少创见。

鸿蒙(澒蒙)也是世界本源之一。《庄子·外篇·在囿》提到人格化的鸿蒙,懵然无知,但有自由自在。《淮南子·精神训》将世界本源视为澒蒙鸿洞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39]澒蒙即鸿蒙,相比《庄子》,其世界本源的意味更为浓厚。后世对鸿蒙有艺术化的想象。比如《西游记》第一回有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明确将盘古与鸿蒙联系在了一起,鸿蒙即为混沌。如《红楼梦》第五回中有《红楼梦曲》,就用到了鸿蒙: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这里的鸿蒙被情感化了,体现了曹雪芹对世界的想象,比混沌更有韵味。《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有《离尘歌》: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这里明确将鸿蒙作为世界的本源,此歌风格模仿《楚辞》,给鸿蒙打上了文学的印记。今天,鸿蒙被用于科技,增加了鸿蒙的科技性,比如华为公司开发鸿蒙系统(HUAWEI HarmonyOS),寓意科技开发的始源性地位。

中国古代对世界本源的哲学探讨奠定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即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一个混沌未分的状态。这一状态有美学的特质,就是混沌之美、原初之美,是朴素的、原始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意义来源。

二是神话传说的展现。相比哲学的说法,神话传说更具有故事性,但虚构性也更强,尽管如此,其对一般人的吸引力远胜于哲学。神话传说是人格化的世界起源,显示了先民独有的创造精神,更贴近人类生活,也更易流传。

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是盘古开天,从内容上说属于创世神话,但涉及天地未分时的世界状态。盘古开天的故事不见于先秦古籍,是后世整理而成,其版本不同。

最早的版本是三国时期吴国徐整《三五历纪》描述的版本: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40]混沌这一术语来自创世哲学,但盘古是虚构的。然而,盘古不是作为宗教信仰的神,他是自然的象征。盘古开天是分化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演化的想象。这个版本的故事内容主要是盘古开天辟地,是盘古开天的祖本。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均收入,影响逐渐扩大,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一就引述了这段话。

盘古开天的第二个版本是南朝萧梁任昉的《述异记》,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增加了形成万物的内容: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41]任昉认为:盘古氏,天地万物之母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42]任昉转述了有关盘古开天的不同神话,从秦汉一直到任昉当世,从侧面说明,盘古开天实际上是秦汉以来流传的上古神话,或者说是理性发达之后的文化想象。在任昉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盘古被人格化了,在南海、桂林等地,都有盘古庙。盘古是后世祭祀的重要对象。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是中国创世神话的代表,但并没有进入主流话语体系,在民间流传更为充分。

在明代,《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都提及盘古开天的故事,将神话与哲学结合起来,也促进了盘古神话在社会上的传播,成为全民神话,一谈起天地最初的情况,就会联想到盘古开天这一伟大的壮举。盘古开天的故事后来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比如白族、毛南族,有些少数民族的世界本源想象与盘古开天类似,比如哈萨克族的迦萨甘(Jasaγan)等。[43]这些神话故事共同展现了华夏民族豪迈的想象力。

太初混沌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初境界,甚至也是最高境界。在生活中,太初混沌不仅具有远古的历史感,烟波浩渺,也具有哲学的原初感,浑融寂静,映衬着现世的浮华、纷扰与稍纵即逝贴近太初混沌,不仅会激发现世生活的自觉性,还会给艺术(设计)带来灵感。最重要的是,太初混沌以其整一不分的特性给人以玄远幽深的审美感,可以视为中华美学精神的母体

 


[1]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明此通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山川、人伦,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1页。)《春秋繁露将人伦也归于与天地等同类,体现了汉代特有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便于讨论,本书将人伦放置在社会层面。

[2] 楚辞·天问》,[汉]王逸章句:《楚辞章句补注》,洪兴祖补注夏剑钦、吴广平校点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83页。

[3] 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1-103

[4] 庄子大宗师》,庄子集解,王先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9-60页。

[5] 庄子应帝王》,庄子集解,王先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5页。

[6]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此句断句也有作泰初有无,无有无名

[7] 庄子天地》,庄子集解》,王先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3页。

[8] 庄子天地》,《庄子集解》,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25页。

[9] 庄子知北游》,庄子集解》,王先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92页。

[10] 《列子·天瑞》,《列子集释》,杨伯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页。

[11] [汉]郑康成注:《周易乾凿度》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页。

[12] [汉]班固撰集:《白虎通疏证》,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1页。

[13] 老子第二十五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53页。)

[14] 《吕氏春秋·大乐》,《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8-109页

[15] 同上,第109页。

[16] 同上,第111页

[17] 该段文字根据现代释读做了整理。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3页。

[18] 礼记礼运》,《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三,第3087页。

[19] 《鹖冠子·泰鸿》,《鶡冠子校注》,黄怀信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14页。

[20] 同上,第244页。

[21]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史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6页。)这里的五帝是指五天帝,即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纪,黄帝含枢纽。

[22] [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史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90页。

[23] 同上,第1290页

[24] 《周易·系辞上》,《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一,第169-170页。

[25] [汉]蔡邕:《蔡中郎集,续修四库全书,明末刊七十二家集本,第11页。

[26] [汉]刘安编:《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6页。

[27] 同上。

[28] 同上。

[29] 同上。

[30] 周易乾凿度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页。

[31] 晋书记载顾荣的话:太极者,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9页。

[32] [南朝梁]刘勰:《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页。

[33]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义证》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34]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一,第169页。

[35] [汉]刘安编:《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6页。

[36] [宋]周敦颐:《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页。

[37] 同上,第5页。

[38] 《古三坟·山坟·太古河图代姓纪》,晋阮咸注,淸孙士镳閲,第3-4页,HathiTrust数字图书馆,https://www.hathitrust.org/

[39] 《淮南子·精神训》,[汉]刘安编:《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3-504页

[40] []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3页。

[41] 述异记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页。

[42] 同上。

[43] 陶阳编:《中国神话》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