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历代书法

千古风流苏东坡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4-08-13

 

千古风流苏东坡

 

作者不详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 参加礼部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高中进士。 

 

    他先后任大理评事、凤翔府签书判官、开封府推官等职。神宗熙宁年间,他认为宰相王安石提出的新法不能便民,上书反对,至使他不容于朝廷。后苏轼自求外放,被调任杭州通判。 三年任期满后,他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于是苏轼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由于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司马光任相,苏轼被召还朝。短短一两年间,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他因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有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就是在西湖筑堤,世人称为苏堤。后来,苏轼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被外放颖州。之后又几次入朝任职和贬官外放,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任官。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之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 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苏东坡评王安石书法,说他“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无法故。”无法之法,指不循古法而自成一家之风,以其不属于公众所习惯的常理法度,故尔说它可以观赏而不可学习仿效。书法不依常法,即不主常形,任情恣性,以快意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