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历代书法

旧德醉心如美酒——王国维书法

发布人:发布时间:2014-07-22




旧德醉心如美酒——王国维书法

 

作者 管继平

 

 

 

   曹聚仁先生曾说:现代的中国学人中,真正能学贯中西、承先启后,成一家之言的,海宁王静安(国维)先生其一也。

    诚然,静安先生学问盖世,无人比肩。其博通经史文学、考古文字学、音韵学、戏曲学、地理学以及西方哲学、美学等等,是一位真正的蜚声中外的学者大师。虽以“五十之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但留下的著述丰厚,经世不朽。也许是他学问的光芒太耀眼了,以致人们几乎忽略了他在书艺上的成就,我就很少听到有人谈论他的字,然而一九九四年,当我于海宁拜渴王国维故居时,曾亲眼近睹了静安先生的若干书稿墨翰,加之后来又读到先生所书的中堂和楹联,其谨严深厚的书法功力不得不令人吃惊。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一提到王国维,世人最为熟悉的就是他《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说,所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阁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云云.被引用得太多太滥了,在此不提也罢。今天我们知道.王国维早年对诗词的兴趣特浓,他那时只想在文学上有所发展.做一个诗人词学家。而且对自己的词作十分自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闽.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口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后来他的学问兴趣又转到了史学和考古学之上.成了一代国学大师,留下了诸多“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陈寅格语)的不朽名著。但是,大多人也许不知,其实在童年时,他的父亲倒还是希望他成为一个书画家呢。

    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的双仁巷,这双仁巷,就是因有祭祀唐代著名忠臣颜呆卿、颜真卿昆仲的双仁祠而得名。虽没有王国维从小练字取法何种碑帖的文字记载,但近在咫尺的“偶像”,又是世称“颜体’的一代大书家,肯定对他儿时的习字产生影响。王国维的父祖都是读书人,尤其是他的父亲王乃誉,博涉多才,专攻书画篆刻、诗词古文,著有《游目录》、《娱庐诗集》、《画粕》、《古钱考》等。可以说,王国维一生的读书习惯和不倦的钻研精神,与父亲的督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据王国维自己的回忆.父亲在做生意的十余年中,“遍游吴越间,得尽窥江南北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国朝诸家之书画.以至零金残石.苟有所闻,虽其主素不识者,必叩门造访,摩挲竟日而去,由是技益大进”。从这段文字来看,其父于书画上的雅好,已近乎痴迷的程度。即便是不相识的人家藏有字画,也要去一睹为快,这若放在今天肯定是行不通了。俗话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但父亲的“痴迷’传到儿子处已不是书画了.而是转到了对文史、考释等学问上的“痴迷”。当然,童年时代的王国维,从父亲的书法日课还是必不可少的。在父亲的指点教授、耳提面命下,王国维习书以晋唐为宗,于楷书一道练就了扎实的基础,不过这在严格的、又是书画行家的父亲眼里还是“不合格”的,王乃誉曾在日记中多次写到此事,一天记“为静儿指示作字之法”,但儿子的字“游衍随意”。又一天记“可恨静儿之不才.学既不进,又不肯下问于人……”并写“不患吾身之死,而患吾身之后,子孙继起不如吾……”可见,父亲对自己书画事业无人可继是非常失望的。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尽管如此,但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王国维先生的书法,还是觉得其作品法度谨严、气清质朴,这与他的为人性格、读书品质都颇有相似之处。有人评其书法,不乏晋韵唐法,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和之境与濡雅之概,颇具一派大家之风范。王国维一般很少为人写字,所以他传世的书法作品极少,大多是一些手稿和信札之类,偶尔有题写的扇面,但也很少。年轻时在上海《时务报》任编务校对时.就因在同窗的扇面上题写了一首自己的《读史》诗而被罗振玉偶然发现,其中“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西头望大秦”一句,深得罗氏激赏,决心“力拔庸众之中’。王国维的书法均是楷书和行楷,而且以中小楷字居多,大不盈寸,但笔者曾见一幅楷书联则是王国维非常少见的书法作品,线条挺劲.结体方正,风格上似以欧体为多,中规中矩之外,也颇得一些自然之真趣。

    “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茶。”王国维似乎也是这样醉心于“旧德”和“新篇”之间,然而他的人生却是带有悲剧色彩.远没有“茶酒’那样的轻松香美。郭沫若曾称,王国维的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是封建式的。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身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的王国维,在自己的事业完全可步人鼎盛之年的时候,却突然选择了投湖自尽,让世人无不感到巨大的损失和莫大的遗憾。其死因也引起众多猜测,一时“殉清说、逼债说(与好友兼亲家罗振玉的反目,而被逼债)以及恐惧北伐进京说’等莫衷一是,而其遗嘱中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一直成了臆测他死因之谜的依据,至今学术界仍在讨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