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书法
北京大学百年学者书法家一览(图文版)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06-03
北京大学百年学者书法家一览(图文版)
(北大书法所整理,按出生年排序)
———————————————————————————————————
孙家鼐(1827—1909),安徽寿县人,咸丰九年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孙家鼐(1827—1909)

孙家鼐楷书对联

孙家鼐行书对联
———————————————————————————————————
吴汝纶(1840—1903),安徽省桐城县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人物。

吴汝纶(1840—1903)

吴汝纶行书对联

吴汝纶行书手札
———————————————————————————————————
许景澄(1845—1900),浙江嘉兴人,同治年间进士,著名外交家、教育家,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兼管学大臣。

许景澄(1845—1900)

许景澄行书对联

许景澄行书手札
———————————————————————————————————
张百熙(1847—1907),湖南长沙人,著名教育家,清末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人。

张百熙(1847—1907)

张百熙楷书立轴

张百熙手札

张百熙行书对联
———————————————————————————————————
张亨嘉(1847—1911),福建侯官人,北京大学第四任校长,亲手开创了北京大学的优良学风。

张亨嘉(1847—1911)

张亨嘉团扇

张亨嘉团扇
———————————————————————————————————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

严复(1854—1921)

严复行书对联

严复行书对联

严复扇面
———————————————————————————————————
辜鸿铭(1856—1928),是晚清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文学。

辜鸿铭(1856—1928)

辜鸿铭横幅

辜鸿铭横幅

辜鸿铭行书七言诗
———————————————————————————————————
朱益藩(1861—1937),江西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类似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其书法充满文人气质和唯美主义的倾向,是当时宫廷书法家中的最出色的一位。

朱益藩(1861—1937)

朱益藩行书对联

朱益藩楷书对联

朱益藩行书对联

朱益藩行书手札
———————————————————————————————————
罗振玉(1866—1940),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罗振玉(1866—1940)

罗振玉甲骨文对联

罗振玉临《师望鼎》
———————————————————————————————————
刘廷琛(1867—1932),江西九江人,光绪进士,1908—1911年任京师大学校长,期间创导分科教学,是我国近代开创分科教学第一人,在北大校长一任上贡献最大,其书法理论与实践均造诣极大,为“书法三翰林”之一。

刘廷琛(1867—1932)

刘廷琛立轴
———————————————————————————————————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1868—1940)

蔡元培对联

蔡元培对联
———————————————————————————————————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朴学等。章门弟子众多,当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鲁迅、沈兼士等均为章太炎弟子。

章太炎(1869—1936)

章太炎隶书对联

章太炎行书立轴

章太炎篆书对联

章太炎篆书杜甫诗
———————————————————————————————————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王国维(1877—1927)

王国维行书对联

王国维楷书扇面

王国维手札

王国维临《兰亭序》
———————————————————————————————————
何燏时(1878—1961),浙江诸暨人,1906年任学部专门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习,1907年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1912—1914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何燏时(1878—1961)

何燏时手札
———————————————————————————————————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主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进行文科改革。

陈独秀(1879—1942)

陈独秀草书对联

陈独秀行书对联
———————————————————————————————————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曾任教于北京大学。

鲁迅(1881—1936)

鲁迅立轴

鲁迅手札

鲁迅手札
———————————————————————————————————
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1917年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导师。

马衡(1881—1955)

马衡甲骨文对联

马衡金文扇面

马衡隶书题匾

马衡屏风

马衡手札

马衡篆书对联
———————————————————————————————————
沈士远(1881—1955),陕西汉阴人,著名学者,庄子专家,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沈士远(1881—1955)

沈士远篆书对联
———————————————————————————————————
叶恭绰(1881—1968),广东番禺人,近现代学者、书画家、社会活动家、收藏鉴赏家,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画院院长等职,曾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在民国年间文化影响仅次于蔡元培,一时有“民国第二导师”之誉。

叶恭绰(1881—1968)

叶恭绰对联

叶恭绰手札

叶恭绰中堂
———————————————————————————————————
章士钊(1881—1973),湖南长沙人,1911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章士钊(1881—1973)

章士钊诗稿

章士钊手札

章士钊行书立轴
———————————————————————————————————
马寅初(1882—1982),浙江嵊州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

马寅初(1882—1982)

马寅初行书对联
———————————————————————————————————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书坛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第一任会长。

沈尹默(1883—1971)

沈尹默行书斗方

沈尹默临《兰亭序》
———————————————————————————————————
马叙伦(1885—1970),浙江杭县人,现代学者、书法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主要缔造人和首位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1949年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等职。

马叙伦(1885—1970)

马叙伦行书立轴

马叙伦行书七言诗
———————————————————————————————————
蒋梦麟(1886—1964),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930-1945)。

蒋梦麟(1886—1964)

蒋梦麟行书对联

蒋梦麟行书

蒋梦麟隶书

蒋梦麟手札

蒋梦麟条幅
———————————————————————————————————
张东荪(1886—1973),浙江杭县人,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思潮最早的宣传者之一,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张东荪(1886—1973)
———————————————————————————————————
沈兼士(1887—1947),陕西汉阴县人,沈尹默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曾与其兄沈士远、沈尹默同在北大任教,有“北大三沈”之称,为中国新诗倡导者一。

沈兼士(1887年—1947)

沈兼士甲骨文

沈兼士手札

沈兼士行书立轴

沈兼士行书扇面
———————————————————————————————————
张君劢(1887—1969),江苏宝山人,北京大学教授,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之一。

张君劢(1887—1969)

张君劢隶书对联
———————————————————————————————————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1918年起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史学、政治学等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领导者。

李大钊(1889—1927)

李大钊行书对联

李大钊手札
———————————————————————————————————
胡适(1891—1962),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1891—1962)

胡适楷书对联

胡适楷书新诗立轴

胡适楷书新诗立轴

胡适隶书对联
———————————————————————————————————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行书对联

梁漱溟行书立轴
———————————————————————————————————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1918年9月,经杨昌济介绍、蔡元培推荐,任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毛泽东(1893—1976)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
汤用彤(1893—1964),湖北黄梅人,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汤用彤(1893—1964)

汤用彤行书立轴

汤用彤题词
———————————————————————————————————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1894—1988)

叶圣陶楷书立轴

叶圣陶楷书立轴
———————————————————————————————————
董作宾(1895—1963),生于河南南阳,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1923—1924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

董作宾(1895—1963)

董作宾甲骨文对联

董作宾甲骨文

董作宾甲骨文立轴
———————————————————————————————————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冯友兰(1895—1990)

冯友兰行书对联

冯友兰立轴
———————————————————————————————————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钱穆(1895—1990)

钱穆题匾

钱穆楷书对联

钱穆书邵康节诗

钱穆录曾子句
———————————————————————————————————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18年,徐悲鸿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投身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

徐悲鸿(1895—1953)

徐悲鸿立轴

徐悲鸿手札

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作品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朱光潜(1897—1986)

朱光潜作品

朱光潜作品

朱光潜作品
———————————————————————————————————
宗白华(1897—1986),安徽安庆人,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宗白华(1897—1986)

宗白华手札

宗白华作品
———————————————————————————————————
游国恩(1899—1978),江西临川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楚辞研究专家、文学史家,曾主编《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1899—1978)
———————————————————————————————————
冯沅君(1900—1974),女,河南唐河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193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

冯沅君(1900—1974)

冯沅君手札
———————————————————————————————————
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王力(1900—1986)

王力作品
———————————————————————————————————
俞平伯(1900—1990),浙江湖州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俞平伯(1900—1990)

俞平伯文稿

俞平伯作品

俞平伯作品

俞平伯作品

俞平伯扇面
———————————————————————————————————
唐兰(1901—1979),浙江嘉兴人,著名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青铜器专家,1935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兼中文系代理主任,1952年调入故宫博物院。

唐兰(1901—1979)

唐兰甲骨文
———————————————————————————————————
魏建功(1901—1980),江苏如皋人,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奠基人。

魏建功(1901—1980)

魏建功作品

魏建功作品

魏建功作品

魏建功作品
———————————————————————————————————
余冠英(1906—1995),江苏扬州人,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他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

余冠英(1906—1995)

余冠英作品
———————————————————————————————————
吴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著名左翼作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

吴组缃(1908—1994)

吴组缃作品

吴组缃作品
———————————————————————————————————
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

张岱年(1909—2004)

张岱年作品
———————————————————————————————————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张中行(1909—2006)

张中行作品

张中行作品

张中行隶书作品

张中行对联
———————————————————————————————————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钱钟书(1910—1998)

钱钟书手札

钱钟书手札

钱钟书行书立轴

钱钟书手札
———————————————————————————————————
侯仁之(1911—2013),山东恩县人,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2年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

侯仁之(1911—2013)

侯仁之题“未名湖”碑
———————————————————————————————————
季羡林(1911—2009),山东聊城人,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季羡林(1911—2009)

季羡林作品

季羡林作品

季羡林作品

季羡林作品
———————————————————————————————————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

金克木(1912—2000)

金克木行书作品
———————————————————————————————————
周一良(1913—2001),安徽东至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学家。

周一良(1913—2001)

周一良作品

周一良作品

周一良手札
———————————————————————————————————
王瑶(1914—1989),山西平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史家、教育家,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王瑶(1914—1989)

王瑶作品
———————————————————————————————————
周祖谟(1914—1995),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研究的专家。

周祖谟(1914—1995)

周祖谟临北海元详造像记

周祖谟行书作品
———————————————————————————————————
陈玉龙(1921—2013),江苏镇江人,著名学者、书法家,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

陈玉龙(1921—2013)

陈玉龙作品
———————————————————————————————————
黄枬森(1921—2013),四川富顺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

黄枬森(1921—2013)

黄枬森作品
———————————————————————————————————
吴小如(1922—2014),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吴小如(1922—2014)

吴小如作品
———————————————————————————————————
杨辛(1922—2024),重庆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美学原理》。

杨辛(1922—2024)

杨辛作品
———————————————————————————————————
赵宝煦(1922—2012),北京人,政治学家,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赵宝煦(1922—2012)

赵宝煦作品
———————————————————————————————————
陈贻焮(1924—2000),湖南新宁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这个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陈贻焮(1924—2000)

陈贻焮先生自作诗手迹

陈贻焮先生自作词手迹
———————————————————————————————————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

李志敏(1925—1994)

李志敏草书作品

李志敏作品

李志敏作品
———————————————————————————————————
罗荣渠(1927—1996),四川荣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

罗荣渠(1927—1996)

罗荣渠作品
———————————————————————————————————
金开诚(1932—2008),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在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书法艺术及文艺心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成果,曾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金开诚(1932—2008)

金开诚作品

金开诚作品

金开诚作品
———————————————————————————————————
赵齐平(1934—1993),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宋诗臆说》。

赵齐平(1934—1993)

赵齐平书法作品
———————————————————————————————————
裘锡圭(1935—),浙江宁波人,古文字学家,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裘锡圭(1935—)

裘锡圭作品
———————————————————————————————————
袁行霈(1936—),山东济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卷本。

袁行霈(1936—)

袁行霈作品

袁行霈作品
———————————————————————————————————
张振国(1940—),河北晋州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书法研究所所长,日本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泰国留中书法文化协会名誉主席。

张振国(1940—)

张振国作品
———————————————————————————————————
周其凤(1947—),湖南浏阳人,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原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会长。

周其凤(1947—)

周其凤作品
———————————————————————————————————
张国有(1949—),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等职,主要研究管理理论、全球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史等。

张国有(1949—)

张国有作品
———————————————————————————————————
程郁缀(1950—),江苏滨海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北京大学社科部部长,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尤唐宋诗词。

程郁缀(1950—)

程郁缀书法作品
———————————————————————————————————
卢永璘(1950—),吉林九台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及书法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卢永璘(1950—)

卢永璘书法作品
———————————————————————————————————
辜正坤(1952—),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中西文化比较、比较文化与翻译学、中西诗歌鉴赏、互构语言文化学。

辜正坤(1952—)

辜正坤书法作品
———————————————————————————————————
王岳川(1955—),四川安岳人,原籍重庆合川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创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中西文艺理论、国学经学、书法美学等,2003年提出“文化书法”(“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理论,对当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岳川(1955—)

王岳川《书法随笔》

王岳川作品《北京大学贺李政道先生九五寿诞》

王岳川临孙过庭《书谱》

王岳川临王铎《豹奴帖》
———————————————————————————————————
张辛(1955—),河北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员教授,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主要从事商周考古、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国古代文物、中国书画和国学的研究和教学。

张辛(1955—)

张辛书法作品
———————————————————————————————————
龚鹏程(1956—),江西吉安人,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龚鹏程(1956—)

龚鹏程书法作品

龚鹏程书法作品
———————————————————————————————————
吴志攀(1956—),四川西昌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吴志攀(1956—)

吴志攀作品
———————————————————————————————————
高译(196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美学、中国书画艺术创作。

高译(1962—)

高译书法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