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校书法

王雪松等 | 书法四育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3-06-30

书法四育

 王雪松,王娟等 广安文艺评论 2022-09-09 16:54 发表于四川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先后出台文件将书法教育提到文化战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书法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一些省份先后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同时书法教育也逐渐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成为全民、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教育不仅是技法传授,还兼具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育人目标,从教导孩童识字开始,通过临书仿写,将规矩、内修、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中文化和精神相结合的典型。但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汉字的书写工具和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书法本身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一方面,大多数人学习书法以参加各类展览为目的,一味的临帖、抄书,忽略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引导,逐渐形成以传授技法为手段的单一化倾向和以参加展览为目的的边缘化现象。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书法艺术“美”的多样性缺乏鉴赏力和判断力,对书法优劣的评判更多局限在以“端正工整”为标准,各地中小学实施的“书法进课堂”大多还是以“写好字”为目标,加之江湖书法充斥于世、鱼目混珠,导致书法审美良莠不分。

笔者结合多年书法教学实践,针对当前书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导向、四育四好” 书法教育模式,提出书法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引导培养学生知史通识,“识好”中国字;健身养性,“写好”中国字;慧眼精艺,“品好”中国字;明德正行,“做好”中国人。旨在推进书法教育守正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一、书法育“智”,知史通识, “识好”中国字。

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载体。学习书法,首先要认识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造字和用字方法构建了汉字形体结构,成为形、音、义的结合体,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书体演变,且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书法习惯和风格,最终形成完整的书法体系。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历经几千年还能传播下来,并发展成艺术形态的,只有汉字了。因此,中国书法是伴随中国历史一起发展的,通过书法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也是在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过程。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要提高书法水平,就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因此欣赏和学习书法也是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历代大书法家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不仅书法遒健飘逸,文章也是清新优美,彰显了王羲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哲学名言、绘画、音乐等都可以和书法艺术互为载体,相互感染,比如宋四家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无一不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而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就是诗、书、画、印的结合。再比如书法常用的工具笔、墨、纸、砚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讲究,分别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合在一起被誉为“文房四宝”,形成书法艺术独特的物质文化。

因此,“智育”是书法教育的内涵基础,必须重视“通识”的培养,通过认知书法,阅读古今,“识好”中国字,夯实文化。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中国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认识汉字的书体演变,历代书法名家及其历代优秀书法代表作品的同时,加强书法与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化知识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打开书法与传统文化互通提升之门,做到“学书循理,回归常识”。

 

二、书法育“体”,健身养性,“写好”中国字。

将书法与体育联系起来,多数人可能难以理解。其实书法练习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也具有健身养性、益寿延年的功能。据统计,历史上有许多书法家都是高寿。如唐代的欧阳询84岁,柳公权87岁,明代的文征明89岁,清代的翁同和85岁,近现代的齐白石94岁,启功93岁等,这些书法大家年过八十还能精力不减。

首先,练习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健身运动,宋代诗人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首先,在书法提笔书写的过程中,需要指、腕、臂、掌力等协调配合。人的五指与经络都是相通的,以手运笔,可以活络关节,调和气血,带动全身运动。在书写之外的洗笔、调墨等过程,也能达到四体放松,疏通全身气血经络。因此,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每日一练,循序渐进,在提高书法技能的同时,还能使身体各部分机能得到调整,让大脑神经和肌肉得到活动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健身的作用。

其次,书法练习讲求循序渐进,这也是“养性”的过程。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什么都追求“速成”的今天,学书者难免出现浮躁的心态,这就需要学会调整心态,在临书仿写过程中,做到凝神聚气,心无杂念,进入静的境界,一静而制百动,就会感觉到心旷神怡,气力强健。同时,写出一幅满意的书法作品可以让自己得到满足感,乐在其中,尤其对性格急躁的人而言,更有效果。

因此,“体育”可以作为书法教育的外延支撑,在研习书法,传承技艺,培养“写好”中国字的过程,还应重视对学生书写姿势、执笔发力等技巧和习惯的指导和纠正,培养戒骄戒躁,促进身心健康。

 

三、书法育“美”,慧眼精艺,“品好”中国字。

由于书法本身的艺术特征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在其阅读、书写、欣赏及应用过程都是不断的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本身也是美育的目的。因此,“美育”是书法的落脚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灵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书画同源,与绘画相比,书法的线条是直观的、形象的,更是抽象的。品读和欣赏书法能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到汉字书法的结构美、线条美、章法美和意境美,以此牵动欣赏者的思绪、情感,使之获得美的享受。书法的练习过程则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领悟美能力。在掌握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的同时,也逐步领悟到书法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缓与速、疏与密、虚与实、斜与正、巧与拙等变化之美。书法创作也是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书,心画也。”所谓意在笔先,先酝酿构思,再落笔挥毫,用书法的线条和笔墨表现自我的心境。

因此,“美育”是书法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书法美育的过程,通过品读、欣赏、研习、运用书法艺术,让学生“品好”中国字,提高学生发现美、领略美、鉴赏美的“慧眼”能力,培育学生创造美的“精艺”匠心。

 

四、书法育“德”,明德正行,“做好”中国人。

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和外在言行与艺术都是统一的。自古以来,书法就被赋予了道德的涵义,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所谓“字如其人”。清代书论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写道:“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比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就是其人格的形象化表达,颜体书法正大雄劲,气度恢宏,颜公为人忠烈刚毅、清正奉公,“书品”与“人品”皆为上等,为后世敬仰尊崇。相反,宋徽宗时期的蔡京在书法方面虽然很有造诣,但因其品行恶劣,揽权误国,落得身败名裂,为后世而唾弃。这说明如果没有高尚的德行,技法水平再高,其书法也难登大雅之堂。

此外,做任何事只有刻苦勤奋、专心致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冰冻三次,非一日之寒,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水为之黑”,最终成为书法家。因此,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也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所以,“德育”作为书法教育的终身目标,应将“立德树人”融入书法教育之中,让弘扬书法艺术作为德育的主课,以书载道,坚持将书法的“艺”和“德”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品格的熏陶和操行的规正,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做好”中国人。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美的教育,更是具有明德、益智、健体、尚美等作用,书法“四育”是一个整体,互融互通,不可分割而独立进行,在对书法的了解、认知、临习、创作、交流、欣赏、品鉴等过程中,以美明德,以德修身;以美益智,以智启真;以美健体,以体育心;同时以德尚美、以智育美、以体健美。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当代中国人心里“生根发芽”,更加深入了解、承继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宝贵的哲学思想、文化精髓、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树立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王雪松,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王娟,女,硕士研究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轶男,女,硕士研究生,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