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方思想
韩志华 | 理解文明差异 促进文明互鉴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4-11-22
【聚焦学理中国丨古典学大会】理解文明差异 促进文明互鉴
古典学研究着眼探究文明源头。文明的发生、发展是特定时空的产物,是人与环境互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文明差异何以产生?
中华文明滥觞于黄河流域,这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息息相关。距今一万年前后,冰川始融,为生命的孕育创造了先天条件。距今8000年前,黄河流域气候条件进一步改善,这里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广泛出现。这里土壤疏松肥沃,宜于耕种。直至距今3000年前左右,气候大都温暖湿润,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黄河流域成为农业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他们以农为生,代代相承。
农业生活方式衍生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以农为本,一切生产劳动顺天应时,随季节而变,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节奏赋予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内在气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人寿年丰,中华民族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之情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交相辉映。农业的丰饶带给中华民族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感恩之情,于是,中华民族与自然界形成爱的情感基调:天人和谐。以农为基,群族部落逐渐变成姻亲家族。中华民族在时间的隧道里,在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实践中,缔结为大家族式社会结构。自然而然,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以爱为情感基调的社会关系:家庭和睦。天人和谐,家族和睦,推而广之,便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三和”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特质。
作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多山临海,地域狭窄,且相互隔离;气候温湿,土壤贫瘠,适于种植橄榄、葡萄和少量谷物。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天然地决定了农业并非古希腊人首选生存之道。但这里三面环海,海岸线蜿蜒曲折,周边五百多岛屿星罗棋布,形成众多天然良港——唯有靠海吃海,方可生存繁衍。于是,航海成为古希腊人外出谋生的起点。他们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设备保障下的航海,是西方人向自然界发起的首次探险,更是古希腊民族为谋生存的必经考验。《荷马史诗》中不止一次提到令人恐怖的“海神波塞冬”,吟诵出古希腊人心底对海洋的深深恐惧。大海的每一朵浪花,都可能瞬间夺走他们的货物、财物乃至生命——那是他们的全部。试想,当古希腊人首次出海并成功返家那一刻到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从这一层面看,《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十年返家记”,对古希腊民族来说,这代表着他们终于能够征服自然,克服艰难险阻,在死神地狱中历经殊死搏斗,终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是古希腊民族赢得生之希望的一场狂欢!争取生存权的艰难历程为古希腊文明奠定了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情感基调:斗争。出海贸易、抢夺港口、不断征战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也充斥着竞争、战争的关系。“三争”成为古希腊文明的核心特质。
从社会结构看,多山的地理环境和地域之间相互隔离使古希腊民族以城邦为单位而生活。每个城邦又形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因而,古希腊文明并不具备统一性特征。出海谋生、贸易战争以及城邦制的生活模塑出古希腊民族利益集团式社会结构,斗争、竞争、战争也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嵌入古希腊人的价值体系:因利而聚,因利而散,因利而战。在这种语境下,似乎唯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品格才能使人成为这一文明形态中的佼佼者,成为古希腊“美德”之楷模。因此,古希腊语“美德”一词η αρετε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有用性”,如一匹马在战场上助力主人获胜,此为马之“美德”。显然,对常年征战的古希腊人来说,“胜利即美德”。但对中华文明来说,“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才是“美德”,因为这符合大家族式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在中华文明语境下,“美德”更侧重强调“有益性”。
文明互鉴何以可能?
历史证明,对“有用性”的推崇为古希腊引领的西方文明插上求变之翼,提升了人类发展速率;而对“有益性”的敬畏则成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使人类在厚德载物中体察天地恒久智慧。由此可见,一种文明的发生、发展、形成都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因素互构互生,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全世界地域广大,形态万千,这就决定了世界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古典学,作为文明溯源研究,这一学科的深入发展无疑将大大加深人们对世界不同文明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厘清不同文明“其所以然”的根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启了人类从自发到自觉地、系统性地探索世界文明源头的序幕。无疑,这将成为人类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的重要节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世界古典学大会是个良好开端,为全球共同探索人类未来文明的崭新时代启幕。同时,古典学研究也承担着系统性地解释“文明形态何以如此,文明差异何以产生,文明互鉴何以可能”的关键课题,这样一来,不同文明之间因交流不足带来的不必要误读、误解、误判甚至敌视、猜疑会逐渐烟消云散;不同文明将会因彼此深入理解而交流更畅,因彼此充分交流而更好地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因为世界文明本来就多样多态,多姿多彩。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也应契合本国文明形态和具体国情,而非一种模式、一种声音。此谓“维齐非齐”。
全球文明何以向未来?
知古以鉴今。古典学研究不仅益于人类更好地理解全球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传承性,助益人们跳出自我文明中心囹圄,使文明间交流对话更为充分,使文明间互赏互鉴成为可能;同时,古典学以更为广袤的时空启发人类高维智慧,帮助人类思考如何面对当下,如何走向未来。
价值体系是镌刻于文明生发过程中的指纹,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如“更快、更高、更强”这一口号源自古希腊民族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后作为奥林匹克格言传承至今,激励人类在体育竞技中不断挑战自我,刷新人类极限,勇往直前。但2021年,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奥委会将此格言扩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一句“更团结”突破了古希腊引领的西方文明中个人英雄主义传统,而把全人类凝聚在一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定为“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可以说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中国阐释,也是面对疫情后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表达了全世界需携手并进,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从文明内核讲,“三和”与“三争”,中西文明大相径庭。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完成了中西会通、文明交融。古代世界,交通不便,科技未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懵懂不清,每种文明各自发育,文明交流几乎不可能。如今的世界,全球紧密联通,科技发展使全人类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广泛、紧密而深入;同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生物危机、气候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人类又一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是分裂?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人类将向何处去?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愿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各自发育的时代早已被淹没在昔日黄尘古道,历史的刀光剑影、鼓角铮鸣和今日依然延绵不断的战火,为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越是艰难,越要团结。古希腊民族曾经为生存抗争而推崇的“三争精神”已不再适合今日之世界,“国强必霸”“弱肉强食”“你输我赢”的二元对立模式不足以承载人类之未来,单打独斗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全球性挑战需全球性应对。面对不断加深的和平赤字、持续扩大的发展赤字和日益凸显的安全赤字,人类需以符合时代特征、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理念带动新行动,创造新未来。
解答时代之问当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出发,尊重每种文明,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公道正义,使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显然,这一形态既非家族式文明,也非利益集团式文明,而应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新型文明形态。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全人类命运与共,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这一维度讲,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成为增进文明理解、促进文明互鉴、实践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开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这次盛会全面开启全人类携手共赴实现世界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