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园地

张仁 | 根植传统,面向未来——学习王岳川教授“文化书法”理论有感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5-11-10

 

根植传统,面向未来

——学习王岳川教授“文化书法”理论有感

 

张仁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首先,向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二十二周年华诞,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所有为书法所的建设、发展与进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载春秋,既是时光的沉淀,更是精神的传承。每一段过往,都承载着美好的记忆;每一份成就,都凝结着智慧与汗水。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根植传统,面向未来——学习王岳川教授“文化书法”理论有感。

当代中国“文化书法”理论的奠基人王岳川教授,数十年来潜心学术研究,深耕国学与美学,著作等身,宏论迭出,逾千万字的丰赡著述,不仅构筑起个人学术生涯的丰碑,更成为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窗口。其中,尤以“文化书法”理论体系最为发人深省。它如同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清晰地照亮了书法艺术在当代赓续前行的航向,深刻彰显了其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深远文化价值。

通览王岳川教授的理论建构,中国“文化书法”所展现的宏大格局与精微要义令人震撼。其核心特征,可凝练为以下四个维度:

其一,是立足全球的文化视野与战略高度。王教授的“文化书法”绝非闭门造车、自圆其说,而是始终立足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现状与未来图景,致力于打破中西古今的文化壁垒。他以其深厚的学养,精准探寻并阐述了东西方文化能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基石。其《发现东方》、《文化输出》、《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复兴》等一系列论著,部部都是黄钟大吕,不仅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更从文明互鉴的层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这使得“文化书法”超越了单纯的艺术技法范畴,升华为一种具备全球眼光和人类关怀的文化战略思想。

其二,是国学与美学的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在王教授的理论体系中,国学与美学绝非彼此割裂的学科孤岛,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他始终坚持二者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强调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并驾齐驱。国学为美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底蕴,确保了书法艺术的深度、厚度、高度与历史感;而美学的探索与实践,则以其现代性的表达方式与对审美规律的深入研究,反哺并不断丰富着国学的当代内涵与表现形式。这种深度的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使得“文化书法”既是深深植根于传统的,又是充满现代生机与活力的。

其三,是教学实践的清晰路径与“正大气象”。“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这十六字方针,是“文化书法”在教学实践层面的核心纲领与行动路径。它清晰地指明了书法学习与传承的正道坦途。“回归经典”是追本溯源,“走进魏晋”是取法乎上,“守正创新”是在恪守根本规律前提下的创造性发展,而“正大气象”则是最终追求的艺术境界与精神品格。这不仅是技法锤炼的指南,更是滋养书家心灵、涵养文化品格的“心法要诀”,是有效抵御浮夸、怪诞书风侵袭,引导学书者“写对、写准、写精、写美”,矢志追求“大美雅正”艺术境界的不二法门。

其四,是艺术本体的深度探究与价值捍卫。“文化书法”理论深入探究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基因之美、结构布局的形式之美、内涵意蕴的精神之美,以及整体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之美。它深耕美学境界,巩固文化根基,主动为“雅”与“俗”“美”与“丑”确立明晰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尺度。在当下书坛现象纷繁复杂,一些以胡乱书写为噱头的创作时有出现的情况下,王教授的理论无疑是一剂切中时弊的醒世良方,是守护书法艺术本体尊严、抵制各种亵渎与异化现象的重要理论武器与实践法宝。

总而言之,王教授的“文化书法”理论,体系严谨完备,立意高远恢宏。它既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沃土,又展现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胸襟;它既注重学术理论的深度构建与思辨,又强调实践应用的可行路径与成效;它既追求艺术形式的美轮美奂,更承载着崇高的精神品格与博大的人类情怀。这套理论不仅唤起了我们对传承国学经典应有的“挺膺担当”精神,更为我们如何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守正创新,如何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与充沛的精神动力。每每研读其论,深思其义,深感作为一名文化传承者,我们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王教授是中国书法理论与美育领域当之无愧的重要领军人物,其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深远而广泛。此次,王岳川教授出任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作为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创所所长,二十二年来,他持续推动并见证了北大书法教育体系从构建到拓展的全过程,始终将“文化书法”的理念精髓贯穿于教学、研究与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使北京大学成为当代书法美学研究与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阵地。他的此次就任,标志着北京大学书画美育传统自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书法研究会”以来一脉相承的精神接续,也预示着研究会在理论建设、艺术实践与校园美育方面,必将迎来更加系统、深入、开放的发展新格局。

这一职务的担任,不仅是其个人学术理念与卓越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施展平台,更将有力地促进北京大学书画艺术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深入探索与跨界融合,积极推动书法与国学、美学、国际传播等多维度的互动交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具有北大特色的高校美育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境界,提升新的高度。

最后,再次衷心祝贺书法艺术研究所二十二周年华诞!祝愿书法所基业长青,蒸蒸日上!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康健,桃李芬芳!祝愿同学们学业精进,书艺日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