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文房

当前位置: 首页» 碑帖文房

黄鸿琼 | 文化书法的格调与境界——《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精品集•黄鸿琼卷》后记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5-07-21

 

文化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精品集黄鸿琼卷》后记

 

黄鸿琼

 

小学二年级,父亲指导我临摹《颜勤礼碑》,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天课前练习半小时毛笔字,加深了我的书法功底。到了大学,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学生,但是系里开设书法公共课,老师是朱以撒先生,朱老师带我走上了书法艺术道路。大学毕业后,我到大学教书,既教中文系的课程,又教书法公共课。由于八十年代书法教材匮乏,我便撰写适合自己本校学生使用的书法公共课教材《书法教程》。之后我的理论研究一发而不可收,直至现在。为了使自己理论、创作、教育得以全方位的发展,我常到高校(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进修、访学并积极参加各种书学理论研讨会。待时机成熟之后,于2000年开始倡议并组建福建省至今唯一的本科书法专业——泉州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书法本科生,2015年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2021年招收海外留学生,2022年开始带联培博士生。书法专业办学已22年还是福建省唯一本科书法专业,培养了大量书法专业人才,遍布海内外。

2012年有幸被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聘为授课教师,并常年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任教书法。王岳川教授提出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教学、理论、创作实践中,我意识到技法是基础,人文修养是灵魂。一幅作品最关键的是格调,它犹如一个人的气质。格调就是人和文以及技的修养在作品中的体现,是一种境界的体现。就如黄庭坚《论书》所言:“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所以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是以笔墨线条的美来体现文化内涵、人格精神。人格精神包含胸怀、格局、情感、意志、性格、奉献等素养。

我的创作理想是:在这个急躁的社会里,我想创作出干净、安静、优雅、自然、清朗的作品,正如书法大家们对我的评价:“清气若兰”“洁来洁往”“心无尘埃”。这种格调,能使大众在欣赏我的书法作品时,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样的享受。

感谢一路走来,得到了朱以撒教授、王岳川教授、欧阳中石教授、陈振濂教授、柳曾符教授等各位恩师的指导与帮助!感恩!

2024年秋于北京。